金字塔是谁建造的 永遠的金字塔
永遠的金字塔
提到埃及,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字塔,因為金字塔太古老、太神秘。這失落的史前文明激發了人類無窮的想像力。有人說金字塔是送法老們升天的發射台,有人說金字塔不是地球人所為,是外星人造訪的結果,也有人說地球曾經遭受過一次毀滅,金字塔是毀滅前的人類建造的,但無論猜想是多麼地荒誕和不可思議,金字塔永遠只代表過去,象征人類對遙遠歷史的鐫刻,而不是遺忘。對於這些玄乎的事,我一向是相信的。就象深信2012世界末日的來臨(盡管時間不是現在的2012)所以心心念念的是對神秘金字塔的向往。今天終於來到它的面前,給我的衝擊和震撼是強大的,無論看了多少資料,看了多少圖片,當身臨其境的時候,沒有任何語言可以形容。站在金字塔前,人顯得太渺小了,渺小得猶如螞蟻,在這個龐然大物周圍蠕動。然而,這巧奪天工的傑作卻是「螞蟻」所築建,仰望矗立在吉薩高地上以胡夫、門卡拉、 哈夫拉祖孫三代法老命名的三座大金字塔,感覺是他們在昭示著一種靈氣,或許真的在法老歸天之時,他們靈魂附體一並注入了金字塔,軀體已經消失,可靈魂與金字塔一樣成為不朽。這祖孫三代不僅為人類創造了登峰造極的榮耀,更留下了千古不解的謎團。
為了能在最佳角度拍攝金字塔,陶飛安排旅遊車將我們拉到沙漠深處的一個高地上,那裡幾乎可以同時看到所有的金字塔一字排開。夕陽斜照在金字塔上,層次分明。金字塔後面的天際處,是青藍色調的現代開羅城,近處映襯著那些騎著單峰駱駝兜攬生意的阿拉伯人,勾劃出一幅奇妙的畫卷。
金字塔其實就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古代埃及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他們甚至認為「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停留,而死後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 信心地為死後做準備。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準備墳墓,並用各種物品去裝飾墳墓,以求死後獲得永生。
到目前為止,埃及境內共發現了大大小小80多座金字塔。(也有說一百多座的)雖然 數量眾多,但其中大部分風化嚴重,形同普普通通的大土包,極易被人們忽略。雖然地域分布廣泛,卻以開羅西南的孟菲絲古城一帶最為集中,其中規模最大,質量最精,保存最 完好的,當屬吉薩地區的金塔群。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據說,10萬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堆砌金字塔的巨大的石塊,來自尼羅河南端的城市阿斯旺。每年尼羅河泛濫的時候,也是埃及的農閒的時候,法老就讓農民用船把石 塊運往北方,用堆土、滾木將巨石堆砌起,為我們留下了這些世界奇跡。
離三座金字塔不遠是著名的獅身人面像, 據埃及傳說,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來到現開羅以西當時的金字塔建築工地,巡視自己那塊要竣工的陵墓,覺得美中不足的是自己雖然死後能升天堂,但是以後的人們卻不能見到自己的面容,於是指著采石場的一塊巨大巖石說:把我的像完整地雕刻在巖石上一位工頭投其所好,命工人用巨石雕成一頭雄獅,頭部換成胡夫像,以象征法老的無比尊嚴。就這樣,獅身人面像矗立起來了。在古代神話中,獅身人面像是巨人與妖蛇所生的怪物:人的頭、獅子的軀體、鳥的翅膀,叫做「斯芬克斯」。面對著斯芬克斯那張讓人難以捉摸的臉,突然感到,那是一張歷經滄桑的臉,在沙漠裡遙望。它與金字塔一起歷盡歲月風霜,見證了一個古王朝和無數生命的歷程。能親眼一睹真實的它們,對我已經足夠了。

本文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