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治通鉴比较好的版本 職業經理人該避免的錯誤行為,《資治通鑒》都講清楚了

火烧 2022-08-25 09:02:31 1047
職業經理人該避免的錯誤行為,《資治通鑒》都講清楚了 【出處】《資治通鑒》 卷一 周紀一【原文】楚悼王素聞其賢,至則任之為相。起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強兵,破遊說之言從

職業經理人該避免的錯誤行為,《資治通鑒》都講清楚了  

【出處】《資治通鑒》 卷一 周紀一

【原文】楚悼王素聞其賢,至則任之為相。起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強兵,破遊說之言從橫者。於是南平百越,北卻三晉,西伐秦,諸侯皆患楚之強;而楚之貴戚大臣多怨吳起者。

【譯文】楚悼王平素聽說吳起是個人才,到了便任命他為國相。吳起嚴明法紀號令,裁減一些不重要的閑官,廢除了王族中遠親疏戚,用來安撫獎勵征戰之士,大力增強軍隊、破除合縱連橫遊說言論。於是楚國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擋住韓、魏、趙三國的擴張,向西征討秦國,各諸侯國都害怕楚國的強大,而楚國的王親貴戚、權臣顯要中卻有很多人怨恨吳起。

【解讀】吳起可能是戰國時期最被低估的軍事家、政治家。他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但由於不善謀身,自視清高,外加功高蓋主,總是得不到君主和同僚的信任。

上文開始之時,吳起正被魏國國相算計,為了保命偷逃到楚國。受楚悼王信任後,吳起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的成效顯而易見,“南平百越,北卻三晉,西伐秦,諸侯皆患楚之強”。

但是由於改革的步伐邁得過快過大,也得罪了楚國的王親貴戚、權臣顯要。

結果楚悼王去世後,外來打工仔吳起立馬就被卸磨殺驢。

回看吳起在楚國變法的成敗,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作為職業經理人的吳起所犯的幾個典型錯誤:

一是沒有融入組織,搞清利害關係。吳起一上任,“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三把火”燒得好不熱鬧。可是任何一個組織,都有自己的文化,尤其是在中高層,更有特定的運行規矩。空降而來的職業經理人,往往一來就急於推行自己的主張,勢必會影響甚至破壞組織原有的運行規矩,進而也會影響自己。

二是沒有達成一致,陷入內部鬥爭。吳起強力推行改革的最大靠山在於楚悼王,而楚悼王統治楚國的基石在於楚國的王親、貴戚、權臣。這種刀刃向內的改革,除非能夠在內部達成高度一致,否則既有利益者必然會抵觸、反對甚至破壞。顯然,吳起沒有拿出針對內部不同意見者的安撫手段,導致“楚之貴戚大臣多怨吳起者”。

三是沒有明確權責,工作基礎不牢。據史書記載,楚悼王在吳起上任之初就宣布,令尹的命令就是我的令命,敢違抗者,殺無赦!但是實際上卻沒有授予他具體的職權。在權責不明晰的情況下,吳起又沒有組建一個強有力的改革班子推行他的變法,可以說是“先長頭腦,手腳缺失”,改革的持久性不強,工作基礎不牢。

四是改革紅利沒有釋放惠及大部分人。改革會影響部分既得利益者,但改革同樣會創造紅利給未得利益者。吳起的改革是強國強軍的變法,“安撫獎勵征戰之士,大力增強軍隊”,其結果是“南平百越,北卻三晉,西伐秦,諸侯皆患楚之強”。國家強盛了,但是普通老百姓卻沒有享受到變法的實際紅利。以至於當改革變法出現障礙時,沒有人站出來維護和鬥爭。

资治通鉴比较好的版本 職業經理人該避免的錯誤行為,《資治通鑒》都講清楚了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成敗,對後世有很大借鑒價值。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特別是新入職場、新到部門的打工者來說,融入組織、贏得信任、明確權責、創造價值、維護大多數人利益是基礎必修課,只能考好,而且要考高分、滿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