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乾隆出个上联刁难,考生不答转身就走,乾隆:停下,你就是状元了

火烧 2022-08-09 06:22:28 1040
乾隆出个上联刁难,考生不答转身就走,乾隆:停下,你就是状元了 古代的很多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那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为古代考科举进士的难度,比我们现在的高考难多了,

乾隆出个上联刁难,考生不答转身就走,乾隆:停下,你就是状元了  

古代的很多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那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为古代考科举进士的难度,比我们现在的高考难多了,竞争也更厉害。清朝乾隆年间,就曾经出现过一次“双状元”的情况,为了选出第一名,乾隆决定亲自出题。

说起古代的进士科举,首先是在隋朝出现的,从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足足1300年的时间,很多人一辈子就指着这个出人头地,入朝为官。

而科举考试里最高级别的一段,就是“殿试”。所谓殿试,顾名思义就是“殿前试人”,皇帝亲自垂问,决定这些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尖子生的名次、官位。乾隆这回主持殿试,碰上了两个都是状元之才的人,他决定出个对联刁难下,看他们谁能让自己满意。

乾隆为什么想到用对联来考这两位考生呢?因为乾隆自己就是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诗词歌赋、书法对联,他样样都学、样样都会。同时,他又很自负,觉得自己有才华,所以逮着机会,就想秀一下自己的水平。

乾隆皇帝曾经创造了一项个人记录,他活了89岁,居然写了4万多首诗,都快赶上整个唐朝诗人们作诗的数量总和了。而乾隆的水平也实在不咋地,没写过几首好的,起码我们的教科书里从来没收录过他的诗。

即便如此,乾隆可是皇帝啊,当时谁敢说他不好?乾隆对自己自信满满,他说这个好,就是好,他说这句上联是绝对,那就是绝对。所以乾隆给两位考生出题,说自己有一副很难对上的绝妙好上联,你们谁能对得上,谁就做状元。

乾隆出的上联是:“烟锁池塘柳。”这句上联看似简单,其实里面5个字的偏旁,暗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在内。两个考生一听,都低下头开始思考。没过一会,那个年轻的考生抬起头禀告乾隆,说这句上联是绝对,对不上来的,自己不打算回答了,先告退。

之后,他竟然真的作势转身要走。出乎意料的,乾隆命他停下,说,你通过了朕的测试,你就是状元了。旁边的臣子都迷惑不解,乾隆笑着说,自己出的上联确实是绝对,一下对不出来太正常了,这个人能早早明白,选择放弃,说明他足够聪明,是真正的大才。

乾隆出个上联刁难,考生不答转身就走,乾隆:停下,你就是状元了

当然,这只是乾隆表面上说的话,实际上,很可能是因为这个考生迎合了他的心意,让他觉得自己不但是个会治理国家的好皇帝,还是个才高八斗的才子,满足了乾隆的愿望,这才把那个考生钦点为状元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