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触即发的同义词 成语: 一触即发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一触即发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一触即发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550成语: 一触即发注音: | ㄔㄨˋ ㄐ|ˊ ㄈㄚ汉语拼音: yī chù jí fā
成语: 一触即发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一触即发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550成语: 一触即发注音: | ㄔㄨˋ ㄐ|ˊ ㄈㄚ汉语拼音: yī chù jí fā参考词语: 触而即发, 有触即发反义: 相安无事近义: 箭在弦上, 剑拔弩张释义: 一经触动就立即有所感发或反应。※语或本明.李开先〈原性堂记〉。后用「一触即发」比喻很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 △「剑拔弩张」Emoji符号: 1️⃣即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一触即发”对应Emoji表情符号“1️⃣”,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1️⃣、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1️⃣"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一触即发」典源作「触而即发」。指一经触动而立即有所感发或反应,多用于感情方面。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自称中麓子或中麓山人,山东章丘人。他前后做官十几年,罢官还乡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他以前认识一位前辈朋友张龙明。张氏曾私下托付他,将毕生之作〈原命〉、〈原性〉二文传世下去。二十几年来,他谨记于心。后来,在他的作品《李中麓闲居集.原性堂记》中记载:他有一间本来名为「面山」的屋子,有一次,来访的客人问他,为何不改称「原性」?李开先一听,有感于和张龙湖的往事,于是欣喜地就把屋子改名了。他在文章中说他改屋名是本来内心即存有「原性」之念,被客人之言触动而发,不知客人为何也和他有相同的见解呢?后来「一触即发」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转用来比喻很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典源: ※明.李开先1>〈原性堂记〉(据《李中麓闲居集.卷一一》引)近城园有一堂,已名之曰「面山」矣。客有过而谓予,何不改称「原性」。乃怆然2>有感于前事3>,而欣然即易4>其旧名。予方有意,触而即发,不知客何所见,适投其机乎? 〔注解〕 (1)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自称中麓子或中麓山人,山东章丘人。他前后做官十几年,罢官还乡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 (2)怆然:悲伤哀痛的样子。 (3)前事:指与张龙湖二十余年前谈话的事。张氏是个理学家,为文多谈原命与原性,他与李开先执手独处时,谈到「命」与「性」,前人所论均不够深入,其时能论者,非张氏即李氏也,并勉李氏多多用心,李氏乃铭记在心。 (4)易:改变。书证: 无书证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很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 【使用类别】用在「危急紧迫」的表述上。 【例 句】 <01>这场贸易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02>波斯湾战争一触即发,真叫人担心。 <03>抗议现场大有一触即发,酿成流血事件的可能。 <03>两国各在边境上部署重兵,形势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03>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低价促销的风暴一触即发,各通路商已做好不惜成本的准备。 辨识: 请参考『辨识550』 同「一触即发」及「剑拔弩张」都可用来形容形势非常紧张。异「一触即发」冲突随时会发生,侧重于形容局势的紧绷;「剑拔弩张」已在备战状态,侧重于形容气势的逼人。一触即发剑拔弩张辨似例句○ㄨ这场贸易战,大有∼之势。ㄨ○双方就这样∼地对峙著,谁也不肯先让步。 成语接龙“发”字开头的成语
发人深省发兵问罪“一”字结尾的成语
参差不一良莠不一“一”字开头的成语
一毛不拔一丘之貉一败涂地一暴十寒一鼓作气一鸣惊人一窍不通一日千里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视同仁一筹莫展一网打尽一丝不苟一挥而就一意孤行一见如故一尘不染一知半解一落千丈“发”字结尾的成语
东窗事发一触即发心花怒发言由衷发触而即发有触即发声泪俱发见义勇发百中百发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一触即发。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一触即发。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一触即发”分成的单字详解:
一, 触, 即, 发。

很赞哦!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