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古诗要摇头 古人常说“枪怕摇头,棍怕点”,你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吗?
古人常说“枪怕摇头,棍怕点”,你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吗?
一提起我们国家的兵器,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从大到小的,从长到短的,从有刃的到没刃的,无论是哪种兵器,其目的都是为了制敌取胜,所以在人们关注兵器的时候,最为看重的就是它的威力。在生活中,我们一定听到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没错,兵器长短确实能成为判断其威力大小的标准之一。
但是一提起长的兵器,枪和棍无疑是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的首选,连《水浒传》中的林冲都是凭借着一手枪棍功夫,成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而关于枪和棍,我们的老祖宗流传下来过一句俗语,用来在实战的时候供人借鉴使用,这句俗语就是“枪怕摇头,棍怕点”。

这句俗语将枪和棍分为两个部分,在上半部分,摇头只是一种比喻,意思是在我们与人交手的时候,如果他用的是枪和棍的时候,如果是用枪,要小心它摇头,而遇到用棍的武者时,要小心它向前点的那一下。
首先是枪,虽然枪这种武器很强,但是想舞出威力来,还要将搬、扣、刺三个动作连贯起来,一旦熟能生巧,将枪舞的能够摇摆起来,甚至成为圆圈,那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的,而且毕竟枪是有尖的,一旦刺中划到,是极有可能见红的。
而为什么能够摇起头来呢?因为枪尖在整根棍上占比重比较大,舞枪的人能够依据此重量借力,使枪飞舞起来。而枪又是棍的衍生,回头来看,可能会有人认为棍子没有枪的尖头,威力肯定比不上枪,但是这却是大错特错,在实战的时候,棍子的威力不容小觑。
棍真正的威力就在于其势大力沉,威力之大,在点出来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忽视它,在棍子点来的时候,往往悄无声息,而如果棍子真的点到身上的时候,用棍者全身力气在一点爆发,其威力比之枪刺在身上差之无几,所以说在真正实战的时候也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我们所知道的许多英雄都是使用这些兵器的,包括赵云、张飞,甚至在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都是使用这些兵器的,足以见其威力之大。不得不佩服的也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在对敌时能够想出如此技巧。
虽然说到如今我们很少使用这些兵器,甚至是很少能见到这些兵器,但是我们始终都不要忘记,这些兵器以及兵器背后所蕴含的东西,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我们应该铭记。不知道各位读者又知道哪些有关兵器的趣事呢?欢迎评论并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