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帝王刘隆 刘隆 汉殇帝,东汉殇帝是怎么死的?
刘隆 汉殇帝,东汉殇帝是怎么死的?
东汉殇帝是怎么死的?
刘隆——东汉第五位皇帝
汉殇帝刘隆,字盛,生于元兴元年(105年),是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刘隆的父亲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汉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 元兴元年(105年)十二月辛未日,汉和帝在章德前殿去世,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汉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自幼生有怪病,多年不愈,邓皇后认为他不适合做皇帝。于是立刘隆为皇帝,是为汉殇帝,改年号为延平,封其兄刘胜被封为平原王,邓皇后也升称邓太后,由邓太后临朝听政。 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106年9月21日),在邓太后发号施令之际,仅做了8个月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年仅两岁,因夭折而亡,故谥“孝殇皇帝”,死后葬于康陵。汉殇帝是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他被史家称为“八月皇帝”或“百日皇帝”。 汉殇帝即位后,由邓太后临朝听政。邓太后首先针对东汉的一些弊端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其一,对淫祀。其二,邓太后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教化为本,刑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延平元年五月,即下诏大赦天下,犯法禁锢者一律释放为平民,以“柔道”制天下。其三,东汉自开国至殇帝80多年的时间内,宫女入宫不绝如缕,以至宫女如云,造成了“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并且加重了汉廷的财政开支。邓太后自幼入宫,对此甚为了解,延平元年六月,一次诏免后庭宫人及羸弱老病即达五六百人。 但邓太后毕竟是外戚势力的总代表,在积极治国的同时,仍念念不忘巩固加强自己的统治。延平元年四月,她将哥哥邓骘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车骑将军,控制了拥有决策权的内朝机构。 汉殇帝在位的延平元年(106年)四月,鲜卑人中的辽东鲜卑突然再次攻打渔阳郡(今北京密云西南),大抢一通后满载而归。 渔阳太守张显接到报告后大怒,叫上几百个弟兄,出塞追击撤退的鲜卑人。鲜卑人渐渐把汉军引入危险地带,严授劝张显不要再急于追击,以免中鲜卑人的埋伏。严授建议先安下营寨,派出轻骑兵去打探一下再追也不迟。严授的主意很稳妥,但张显不听,反而认为严授胆小,气得几乎当场就要斩杀严授。最后张显虽然没有阵前斩将,但终究不听严授的建议,下令急速追击,结果真的中了鲜卑人的伏击,张显中箭阵亡,手下士卒四散逃跑。只有那被张显称为“胆小鬼”的严授,不仅没有逃跑,反而杀死多名敌人,自己身负十余处伤,最后战死。 邓绥接到渔阳战役的消息后非常感慨,亲自为烈士写文章予以褒奖,又赏赐烈士家属很多钱财,还提拔他们的子弟做官。从此以后,鲜卑人在历史舞台上登场的次数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刘隆皇帝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夭折,谥号孝殇皇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汉殇帝刘隆,字盛[1] ,生于元兴元年(105年),是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2] 刘隆的父亲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但大都夭折。汉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3] 登基 元兴元年十二月(106年1月)辛未日,汉和帝在章德前殿去世[4] ,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汉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自幼生有怪病,多年不愈,汉和帝皇后邓绥认为他不适合做皇帝。于是立刘隆为皇帝,是为汉殇帝,改年号为延平,封其兄刘胜为平原王[5] ,邓绥进升为太后,并由邓绥临朝听政。[6] 去世 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106年9月21日),在太后邓绥发号施令之际,仅当上220天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年仅一岁[7] ,因夭折而亡,故上谥号为“孝殇皇帝”,死后葬于康陵。汉殇帝是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他被史家称为“八月皇帝”或“百日皇帝”。 为政举措 政治 汉殇帝即位后,由邓太后临朝听政。邓太后首先针对东汉的一些弊端采取有力的措施。其一,反对淫祀。其二,邓太后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教化为本,刑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延平元年五月,即下诏大赦天下,犯法禁锢者一律释放为平民,以“柔道”制天下。其三,东汉自开国至殇帝80多年的时间内,宫女入宫不绝如缕,以至宫女如云,造成“内有怨女,外有旷夫”的局面,并且加重汉廷的财政开支。邓太后自幼入宫,对此甚为了解,延平元年六月,一次诏免后庭宫人及羸弱老病即达五六百人。 但邓太后毕竟是外戚势力的总代表,在积极治国的同时,仍念念不忘巩固加强自己的统治。延平元年四月,她将哥哥邓骘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车骑将军,控制拥有决策权的内朝机构。 军事 延平元年(106年)四月,鲜卑人中的辽东鲜卑突然再次攻打渔阳郡(今北京密云西南)[8] ,大抢一通后满载而归。 渔阳太守张显接到报告后大怒,叫上几百个弟兄,出塞追击撤退的鲜卑人。鲜卑人渐渐把汉军引入危险地带,严授劝张显不要再急于追击,以免中鲜卑人的埋伏。严授建议先安下营寨,派出轻骑兵去打探一下再追也不迟。严授的主意很稳妥,但张显不听,反而认为严授胆小,气得几乎当场就要斩杀严授。最后张显虽然没有阵前斩将,但终究不听严授的建议,下令急速追击,结果真的中了鲜卑人的伏击,张显中箭阵亡,手下士卒四散逃跑。只有那被张显称为“胆小鬼”的严授,不仅没有逃跑,反而杀死多名敌人,自己身负十余处伤,最后战死。 邓绥接到渔阳战役的消息后非常感慨,亲自为烈士写文章予以褒奖,又赏赐烈士家属很多钱财,还提拔他们的子弟做官。 从此以后,鲜卑人在历史舞台上登场的次数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9-10] 经济 邓太后除对一些弊端进行调整、革除外,还十分注意节俭与劝农。延平元年六月,诏令减损膳馐、帷帐、珍玩等耗物费工之物。此后,还下令郡国贡奉仅为原额的一半,御府、尚方、织室所负责的锦绣、冰纨、绮罗、金银、珠宝、玳瑁、雕镂等玩弄之物,一律不再继续造作,从而减省巨大的财政开支。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汉和帝刘肇 [2] 养母:和熹皇后邓绥(邓太后) 兄弟姐妹 哥哥:平原王刘胜 [5] 姐妹: 脩武长公主刘保[12] 共邑公主刘成[12] 临颍公主刘利,嫁即墨侯、侍中贾建。[12] 闻喜公主刘兴[12]汉殇帝刘隆到底是怎么死的 汉殇帝墓在哪里
您好。
在汉殇帝死后,他的遗体被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墓盒里,其陵墓安葬在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的邙山之上。刘隆为什么叫汉殇帝
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106年9月21日),在太后邓绥发号施令之际,仅做了220天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年仅一岁 ,因夭折而亡,故谥号“孝殇皇帝”。
汉殇帝不到一岁,为什么会让汉殇帝继位?汉和帝是他什么人?
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次子
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汉殇帝刘隆生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他是和帝与邓皇后的少子。元兴二年(公元106年)一月汉和帝崩,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有病,多年不愈,故将刘隆迎回皇宫做皇帝,刘胜被封为平原王。邓皇后也升称邓太后,临朝听政。 详细:://baike.baidu/view/165406.#sub5800834刘隆下一个皇帝是谁
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他是汉章帝的孙子、当年被废太子清河王刘庆的儿子,母左小娥。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夭折,谥号孝殇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小的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小的皇帝是汉殇帝刘隆。

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日,汉和帝在章德前殿去世,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按照传统,继承皇位的应是汉和帝的长子刘胜,但刘胜自幼生有怪病,多年不愈。于是立刘隆为皇帝,是为汉殇帝。邓绥进升为太后,由皇太后邓绥临朝听政。
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在太后邓绥发号施令之际,仅当上220天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年仅一岁,因夭折而亡,故上谥号为“孝殇皇帝”,死后葬于康陵。汉殇帝是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他被史家称为“八月皇帝”或“百日皇帝”。
扩展资料:
汉和帝后宫不宁,生下来的皇子大多数命不久矣便一命呜呼,到汉和帝二十多岁时,他的子嗣居然只有长子刘胜一人,于是为了避免皇室血脉的再次丧失,当汉殇帝刘隆一出生时,汉和帝便吩咐将其送至民间秘密抚养,为充实后宫子嗣。
汉和帝刘肇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留下身前的最后遗命,将刘隆接入皇宫里为下一任的皇帝。于是邓后便秘密命人将皇次子刘隆接入宫廷,同时将汉和帝的遗诏公开,行册封仪式。汉殇帝去世后,当时入围汉殇帝继承人的皇亲国戚有两位,他们分别是汉和帝之长子刘胜和汉章帝之刘祜。
在决定谁成为下一任继承人的时候,朝中大臣们大多是支持册立汉和帝之长子刘胜为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邓太后却力排众议,坚持册立了又一名稚子刘祜为下一任皇帝,继承汉殇帝的帝业,史称汉安帝刘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隆
汉殇帝活到了几岁?
汉殇帝刘隆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
是怎么(177)东汉(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