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孔夫子的「仁愛思想」為何在當時沒有市場,之後卻受到推崇?

火烧 2022-09-20 23:26:45 1053
孔夫子的「仁愛思想」為何在當時沒有市場,之後卻受到推崇? 孔子誕生在春秋時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到春秋時期,圍繞著爭奪霸權展開的戰爭基本沒停過。在那個戰亂不斷、誰武力強、誰就有話語權的
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孔夫子的「仁愛思想」為何在當時沒有市場,之後卻受到推崇?

孔夫子的「仁愛思想」為何在當時沒有市場,之後卻受到推崇?  

孔子誕生在春秋時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到春秋時期,圍繞著爭奪霸權展開的戰爭基本沒停過。在那個戰亂不斷、誰武力強、誰就有話語權的時代,突然冒出一個人來告訴你:你和別的國家爭鬥這樣是不對的,你們都是周天子的大臣,你應該疼愛百姓,尊奉周天子……一言以蔽之,對於諸侯們而言,孔子的仁愛思想在當時有點:不合時宜!
但是孔子的」仁愛思想」之所以能流傳千年,時至今日仍具有無限的生命力,是因為「仁者愛人」,這是天地大道啊。仁愛,是安邦定國、家庭和睦的重要支柱。孔子思想也因而廣受讚譽。
我們應當看到孔子的仁愛觀,是從人是自然之子,人性的本能出發,具有樸素的、自然的情感和行為。孔子建構了完整的道德思想體系,他的「仁愛」思想,是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他認為,人生天地之間,要相互關心愛護,不僅要關心自己家人,更要關心社會大眾,關心天下蒼生,關愛天下萬物。孔子的仁愛之心,感動天下萬物。
不久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重要源泉。所以,弘揚傳統文化是我們每一個現代人的使命。
今天的仁愛具有人與內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大愛。培養仁愛要有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自覺地愛黨、愛國家、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熱愛人與自然的和諧,並為此奮鬥終生。
我們這一百多年來,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把文化傳統都打倒了。學者們也說,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四個字給打倒了——封建迷信。我們對古老的東西,要不就是掛個封建的帽子,要不就是掛個迷信的帽子,全盤否定。 中華民族雖飽經憂患,歷盡滄桑,但始終屹立不倒、綿延不絕幾千年,都是在於她的人民接受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洗禮,在民族血液中流淌著仁義道德的精神,在心靈的深處凝結著正確的羞恥感!
古人留給我們很多法寶,只需要拿著這些法寶,就能讓我們的人生四平八穩。所以,我們只有對傳統文化有了深層次的了解以後,才會對「仁愛思想」從內心裡認同。活用在現在這個社會裡,中國文化的主要體系是儒釋道三家。儒家解決了人與人如何相處的問題,道家解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佛家解決了人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問題。我們看看,古人的心量、德行和智慧比今人強。強在什麼地方呢?古人為公,今人為私,是私和公的區別。就是我們古人講的:「愛人者,人恆愛之」。
道德是治理國家和教化人民的堅固基石!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都在講教化、德教,講修身養性、立身處世、安身立命的德育內容。所以,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傳統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它們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傳承,對中華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對中國人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確立,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都起著非常巨大的至關作用,從而產生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