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 2015江苏小高考历史答案解析
2015江苏小高考历史答案解析
1.2010江苏小高考历史答案在哪里找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D B A C A D B D C A A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D B C B A B A B C C A D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B A B B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
(1)人本身 天赋人权
(2)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启蒙运动
(3)民主和科学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相互学习交流发展
37.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马歇尔计划 北约
(2)欧洲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3)多极化趋势
(4)多极化趋势加强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
(1)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2)上海发昌机器厂
(3)辛亥革命的推动、列强放松了中国侵略、爱国运动
(4)较快发展
(5)上海浦东开发 带动江苏省经济的发展
2.2012江苏小高考历史答案有吗
参考答案
选择题:ABCCD,ACBDC,DDACB,CDADB,BACDB,ACDAB,ABBBA
36、(1)管理严格;市坊分开,定时开关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晋商和徽商 (3)工商皆本;“圣王时代就有工商业” (4)唐朝;农业为商业提供商品;商业促进农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37、(1)革命不彻底;封建伦理道德根深蒂固;民主和科学
(2)自由平等独立的思想;封建伦理纲常思想
(3)林则徐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
(4)赞同;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正统地位,宣传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38、(1)欧共体的建立;两极格局下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经济发展的需要;
(2)“同一个声音说话”;成立欧洲议会;
(3)欧盟成立;多极化趋势加强;促进经济全球化;
(4)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发展、国家利益的需要等。
3.2012江苏小高考历史答案有吗
参考答案选择题:ABCCD,ACBDC,DDACB,CDADB,BACDB,ACDAB,ABBBA36、(1)管理严格;市坊分开,定时开关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晋商和徽商 (3)工商皆本;“圣王时代就有工商业” (4)唐朝;农业为商业提供商品;商业促进农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37、(1)革命不彻底;封建伦理道德根深蒂固;民主和科学 (2)自由平等独立的思想;封建伦理纲常思想 (3)林则徐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 (4)赞同;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正统地位,宣传了民主和科学思想;38、(1)欧共体的建立;两极格局下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经济发展的需要; (2)“同一个声音说话”;成立欧洲议会; (3)欧盟成立;多极化趋势加强;促进经济全球化; (4)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发展、国家利益的需要等。
4.2015历史高考真题卷十二套汇编
材料一、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
……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第三帝国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政治、经济上主要有哪些表现?(4分)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叉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如何“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的?(4分)材料三、全世界都说,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却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的共和国"的主要特点。(3分) 答案(1)政治:废丞相设内阁、设置军机处,强化君主专制;经济:海禁、闭关政策,重农抑商。

(2)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1832年议会普选权扩大到工业资产阶级。(3)实行联邦制政体;依据三树分立原则分割联邦政府权力;坚持人民主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