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哪一个 孔子与弟子被困陈蔡边境断粮数天 照旧读书弦乐

火烧 2022-10-30 23:25:52 1072
孔子与弟子被困陈蔡边境断粮数天 照旧读书弦乐 核心提示:这些,都是普通人的习性,而他又有普通人所没有的不屈。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边境,断粮数天,他照旧读书弦乐,饿着肚子招徕子路、子贡、颜回论道

孔子与弟子被困陈蔡边境断粮数天 照旧读书弦乐  

核心提示:

这些,都是普通人的习性,而他又有普通人所没有的不屈。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边境,断粮数天,他照旧读书弦乐,饿着肚子招徕子路、子贡、颜回论道,而后对弟子的对答数落或赞扬。

孔子周游列国途中讲学 资料图

本文: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孔子与弟子被困陈蔡边境断粮数天照旧读书弦乐》

2565年前的今天,孔子诞生。

就在四天前,一场盛大的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如何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这位在两千多年前不停游走和奔波的夫子身上,储存了智慧和力量。

站在当下回头,是孔子当年感叹的“逝者如斯夫”。穿过两千多的岁月,没有几个人如这位夫子,古老而又年轻。

孔子何人?在很多年轻人眼中,他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一张年老的画像――俯身、颔首,谦卑慈祥,而后是絮絮叨叨的教导。

学者李零在《丧家狗》中说,他少时不爱读《论语》,觉得它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读懂孔子,或许需要年长一些,经历点世故人情。而后,方能懂得夫子与弟子之间那些嬉笑怒骂,毫不掩饰、又充满智慧。

只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孔子被描绘成一个拘执小节,少有情味,高高在上的圣人。事实上,他最怕受人尊敬,他善感多情,又有不少的怪癖。

比如,他避见不喜欢的来访者,又高声弹唱,使得那人听到;他还是个偏心眼的老师,处处表扬弟子颜回,却对“子路每下毒手”;他不吃这样又不吃那样,每一餐必定使孔太太伤透了脑筋。

这些,都是普通人的习性,而他又有普通人所没有的不屈。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边境,断粮数天,他照旧读书弦乐,饿着肚子招徕子路、子贡、颜回论道,而后对弟子的对答数落或赞扬。

再读《论语》,会在那些简短的句子之间,读出孔子的智慧,他甚至不高深,只是谈论日常的生活和如何生活,借此,关注“人”的问题。

林语堂先生说,孔子对人性没有强人所难的要求。他不专注于罪恶的问题,而只是注意缺乏教养的人的不良态度、不良出身,以及无知的自满。

弟子樊迟曾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爱所有的人!”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了解人。”

的确,孔子对人的洞察,细细想来真叫人叹服。

读读孔子那句招骂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尽管后人对女人和小人的释义有不少变化,却不能不慨叹于夫子对人的细微体察。他其实从来就不是迂腐的男子,而懂得尺度进退,只是有点无奈而已。

又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孝当然不是酒肉饭菜,而是脸色,每一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是否从未给长辈看过脸色,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啊。

颠沛流离的孔子,欣然接受了别人对他“丧家狗”的描述,他奔忙于春秋时代那个贵族时代的黄昏中,j惶无奈,口干舌燥,他实则是孤单的,访遍诸侯,并无大获。而后,返回故国,子亡徒逝,都经历过了,但他依旧保有人情味、个人气节、美学的标准,甚至用今人看来萌萌哒的言行去掩饰与消解这种孤独。

进而,带出了那个纷繁的春秋时代。

孔子去世后,很多弟子在墓前筑室定居。300年后,司马迁到曲阜,睹物思人。“祗回留之不能去”。

即使到今天,仍是如此,孔子不是一尊坐像,也不是故纸堆的那个老者。走近他,会发现他作为一个人的鲜活,他的言行,与当下的80后90后,也并无多大的沟壑。而读一读孔子,从大处讲,可为当下的难题寻求出路,从小处讲,是对自我的关注。

无论如何,读他,便愈发靠近他的初衷。

B1~B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释义:在现实中或在书本里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产生思想的共鸣,哪怕相隔万里,穿越时空,不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吗?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释义:自己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论语・为政》和《论语・颜渊》

释义:为政之道,在于以德服人。为政之道在于正直。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哪一个 孔子与弟子被困陈蔡边境断粮数天 照旧读书弦乐

原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释义:君子不一定性格、爱好一模一样,但他们能够真诚对待彼此。而小人看上去好像喜好一致,但实际上他们内心互相防范。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