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仕途的具体意思 錯失真愛,仕途蹭蹬,一生壯志未酬

火烧 2022-01-03 14:58:48 1025
錯失真愛,仕途蹭蹬,一生壯志未酬 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公元1210年元月,八十五歲的陸遊,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絕筆詩。從詩文和詩人的一

錯失真愛,仕途蹭蹬,一生壯志未酬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公元1210年元月,八十五歲的陸遊,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絕筆詩。從詩文和詩人的一生理想來說,此詩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那麽詩人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呐喊呢,這就要和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了,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愛國詩人陸遊。

陸遊畫像

公元1125年,陸遊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爺爺陸佃,曾官至尚書右丞,老爸陸宰,能詩善文,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轉運副使。有著這樣的基因再加上自幼聰慧過人,才氣那自是滿滿。

因爺爺、老爸等長輩有功,小陸遊便以恩蔭被授予登仕郎之職。所謂的恩蔭是封建制度下,祖輩、父輩的地位而使得子孫後輩在入學、入仕等方面享受的特殊待遇。到了宋代,恩蔭制度的待遇更加優越,朝廷遇重要慶典時,官員子孫大多會承恩特許入國學讀書並入仕。

公元1153年,時年二十九歲的陸遊便來到當時南宋的首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參加現任官員及恩蔭子弟的進士考試。結果是,有著真才實學的陸遊同學,原本是被主考官取為第一名的,哪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原因是秦檜的孫子秦塤也參加了這次考試。

開考前秦檜便多次向這次的主考官陳之茂暗示,其時年十七歲的孫子秦塤也參加了此次考試,要把他取為第一名。但陳主考為官正直,且一向不滿秦檜,於是就沒有買秦檜的账,照樣是公事公辦。

秦檜畫像

在批閱陸遊的答卷時,讚不絕口,於是當即判定陸遊第一。因顧及秦檜的勢力便將秦塤取為第二名。而後在第二年由朝廷禮部舉行的省試中,主考官被換成了秦檜的親信,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啦,秦塤為第一,陸遊直接來了個落榜,讓你沒有機會參加接下來的殿試。

緊接著便是殿試,即由皇帝主持的考試,其中一、二、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一般來說,皇帝在欽點狀元時大多都會參考在鎖廳試和省試的排名。如此說來狀元幾乎是非秦塤莫屬的,但結果高宗卻欽點了張孝祥(歷史上是一位清官賢臣)為狀元,但還是給秦塤點了探花。

落榜後的陸遊也只有無奈的回家了,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心情鬱悶的陸遊來到禹跡寺的沈園散心,可巧的是,在此遇到了一生的真愛;幾年前已經離婚的前妻才女唐婉。

什麽情況!原來陸遊在二十歲時與十七歲的表妹(是否是表妹有爭議)唐婉結婚,因有著共同的愛好,因此婚後二人的感情很好。但好景不長,結果是,一年後,老媽擔心兒子這樣下去,會耽擱學業,影響入仕,再加上唐婉不生育。於是來了個二罪並罰,直接命兒子休妻了事。

唐婉畫像

心裡有一百個不情願的陸遊最終也只能接受了這個結果,雖然不久再婚,但這顆心卻始終在唐婉哪裡。落榜的失意,再加上痛失了真愛,讓他的心情更加的鬱悶,於是短暫的相會後,在沈園的牆壁上題了《釵頭鳳.紅酥手》詞一首。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相傳,後來唐婉再次到沈園遊玩,看到已經被人刻在牆壁上的陸遊這首詞後,對陸遊始終不能釋懷的她,也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陸遊《釵頭鳳》

落榜在家的陸遊一年後,等來了好消息,那就是秦檜病逝了。不久,陸遊便被納入公務員行列,先是分配到地方歷練一下。召回京後,因上書建言獻策得到賞識,升任負責司法工作的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似乎陸遊仕途的春天來了。

公元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後,有著報國情懷的陸遊便上疏,建議整飭吏治軍紀、固守江淮以待徐圖中原。結果不僅沒有被采納,反而遭到了貶官外放的處罰。

公元1163年,南宋朝廷雖然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北伐,但因軍隊中將帥不合,結果不僅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反而又是以簽訂割地賠款,金宋叔侄相稱的屈辱條約而告終,史稱隆興和議。

仕途的具体意思 錯失真愛,仕途蹭蹬,一生壯志未酬

自此後,主和派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主戰派幾乎徹底涼涼。陸遊的仕途可謂是幾度沉浮,不是貶官外放就是罷官閑賦在家,報國無門的鬱悶,我們從他的詩文中可見一斑。

宋孝宗畫像

訴衷情

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公元1172年,時年已經四十八歲的陸遊應四川宣撫使王炎的邀請,從夔州前往當時西北前線重鎮南鄭軍中任職,在那裡度過了八個多月的戎馬生活。這段軍旅生涯是陸遊一生中最懷念的歲月。多年後,陸遊退隱山陰時回首往事,不免發出了對英雄末路的哀歎。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到公元1192年,時年六十八歲的陸遊,已經罷官多年,閑居家鄉山陰。從這首詩中可以體會到陸遊雖已年邁,但日夜思念報效祖國的情懷卻是絲毫未減。收復國土的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只能在夢中實現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了。

陸遊塑像

陸遊等愛國志士收復國土、馳騁中原的夢想之所以無法實現,和不思進取的求和派是有著莫大關係的。現實中宋金之間軍事實力上的懸殊陸遊等人是清楚的,但他們所真正擔心和反對的是那些“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當權者。

陸遊

軒轅

壯志難酬尚未哀,

金戈鐵馬戰輪台。

賦閑身老思國事,

萬裡封侯夜夜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