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舍利法门寺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佛指舍利現藏於中國,信徒遊客絡繹不絕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佛指舍利現藏於中國,信徒遊客絡繹不絕
2004年法門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第九大奇蹟”,這令這座具有1700多歷史的古老寺院頓時享譽海內外,而法門寺從東漢時期建起直到今天,所經歷的興衰也正反應了歷朝歷代的風風雨雨。
寺內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舍利寶塔下的唐代地宮,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地宮,裏面所出土的兩千起大唐國寶重器,也使得法門寺成“世界寺廟之最”。
1987年4月3日,在考古工作者的發現下,這塵封了1113年的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終於重現人間,數千件唐王朝宮廷奉品簇擁着佛指舍利展現在世人面前,這一考古發現不僅引起國人振奮,更令世界矚目。這陝西地下究竟藏有多少歷史文物,頓時成爲焦點話題。
爲了向世人展現盛唐氣象,法門寺內還專門建造了一座法門寺博物館,博物館內所館藏的文物就是當年地宮裏所發現的這些國寶重器。據統計,國寶級文物多達27組40件,一級以上文物佔三分之一,其中10件文物堪稱“世界之最”。
如世界等級最高、品類最全、包括女皇武則天金襉繡裙在內的皇家絲綢服飾品,世界絕無僅有的琉璃器羣,世界最爲珍貴的玳瑁開元通寶,佛教世界最高法器四股十二環錫杖等等。
對於舍利寶塔的供奉,其歷史上最輝煌時期要屬唐朝,這也是法門寺香火最旺的時候。唐朝八位帝王每次開示佛骨舍利進行供奉的時候,其規模一次比一次宏大,所供奉的奉品也是一次比一次貴重,數量也隨之增加。因此,今天我們在博物館內所見的這些唐代文物可謂十分罕見。
而在法門寺幾件典藏文物是不得不看的,這也是不論是逛博物館還是逛寺院都要有所瞭解的文化之一。如果有幸看了一場《法門寺往事》,想必你會對這些文物產生更深厚的興趣和探知慾。
佛指舍利,是世界僅存的釋迦摩尼手指舍利。在1987年5月5日至12日,舍利地宮打開期間共發現有4枚舍利,其中一枚佛骨就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因爲這件文物的發現,每年來此朝聖的信徒和觀光遊客數不勝數。

走進博物館,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雙輪十二環金花銀錫杖,這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體型最大、等級最高、製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被譽爲“錫杖之王”,堪稱稀世珍寶。地宮一共出土了三枚錫杖,但此錫杖是最引人注目。
而盛裝佛指舍利的八重寶函是博物館最不能錯過的文物之一,是迄今發現的製作最精美、層數最多、等級最高的舍利寶函,而這樣的珍貴盒子是爲當年唐懿宗所賜之物。在博物館的牆上還專門有寶函的解析設計圖紙,其花紋圖騰一目瞭然,不愧是最爲精美。
但我最喜歡的要屬鎏金雙蛾紋銀薰球,這樣類似的文物在陝博也有見過。它直徑12.8釐米,鏈長245釐米,重547克,迄今爲止是唐銀薰球存世品中最大的一件。值得一提的是關於銀薰球的設計機巧所運用到的平衡裝置原理,歐洲人到了17世紀~18世紀才掌握了其中奧祕,但我們的祖先們卻早在公元8世紀就熟練地將這種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器物中。
同時,鎏金蓮花紋五足銀薰爐十分精美,爲唐代宮廷作坊文思院的產品,爐高29.5釐米,爐臺高21釐米。在它的下方還有一個鎏金銀爐臺,這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瑰寶。爐蓋的蓋鈕是一朵大蓮蕾,這不僅遵循蓮花在佛教中的重要位置和寓意,同時也表現中唐代工匠的精湛技術。蓮蕾下的覆蓮座的各蓮瓣向上半翹,形成一週薰爐的出煙孔。這樣的銀薰爐在所有唐代出土的香爐中十分少見。
但博物館內還有其他更多值得一看或歷史研究的文物,如鎏金銀捧真身菩薩、14件唐宮廷祕色瓷、一套完整的唐代宮廷茶具、玳瑁幣、唐代密宗金剛界曼荼,以及各種佛經佛像絲織品等等。
雖然這些都說是一件件獨立的唐代文物,但凝聚一起就更清晰見當時唐朝雄厚實力,繁榮昌盛的局面,以及法門寺在唐朝時候的地位,反應佛教的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