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逆境的名人事例 关于现代在逆境中成长的历史人物的事例
关于现代在逆境中成长的历史人物的事例
1、桑兰
1998年7月21日,桑兰在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进行赛前训练时,不慎受伤,最后导致重伤事故。
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10个月后,伤情基本稳定的桑兰回到祖国,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之后,她加盟了星空卫视,成为《桑兰2008》节目的主持人,在众多媒体上开设了她的体育评述专栏。
1999年1月她成为了第一位在时代广场为帝国大厦主持点灯仪式的中国人,2000年5月点燃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火炬手,2000年9月代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演出。
2002年9月,桑兰加盟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新闻集团下属的“星空卫视”,担任一档全新体育特别节目《桑兰2008》的主持人、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破格免试录取,就读广播电视专业。
2、张海迪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在济南出生。
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
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
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其二是"“当代保尔”。
dp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
3、霍金
霍金患有一种不寻常的早发性和慢发性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这种疾病俗称渐冻症。
这疾病开始于霍金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最后一年,那时,他发现自己动作越来越笨拙。
时常不知缘由地摔跤,划船也变得力不从心。
有一次,他还从楼梯上摔下来,头先着地,造成暂时的记忆力轻微丧失。
在剑桥大学时,状况更加恶化,他的讲话有些含糊不清。
霍金的父母亲也注意到他的健康问题,带他去看专科医生。
在21岁时,医生诊断其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只有两年好活,但是,两年光阴飞驰而去,他仍旧活着。
60年代后期,霍金的身体状况又开始恶化,行动走路都必须使用拐杖,不再能定期教课。
由于霍金逐渐失去写字能力,他自己发展出一种替代的视觉性方法。
他在脑里形成各种不同的心智图案与心智方程,他可以用这些心智元素来思考物理问题。
物理学者维尔纳‧以色列表示,霍金的思考过程,有如莫扎特只凭借想象就写出一整首极具特色的交响乐曲。
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
他最喜欢被视为是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4、贝多芬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
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5、华罗庚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因家境贫困,从小就替父亲担起全家的生活重任。
但一有空,就借几本数学书来看,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初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8岁那年染上了伤寒病,为此,家里的东西全部当光,而病情不见好转。
幸好有家人的精心照顾,总算保住了生命,但却成了终身残疾。
后来在原就学的中学老师的关怀下。
到这所中学里当勤杂工。
他一有空就借书看,伤残的左腿时常疼痛得钻心,他仍一心在数学王国的海洋里劈波斩浪,将身躯的疼痛、生活的艰辛和世道的不公统统抛在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