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升初奥数题大全 小升初必考奥数题,求题目、答案及解题思路(通过文字能给孩子讲明白)。越全越好,越多越好。
小升初必考奥数题,求题目、答案及解题思路(通过文字能给孩子讲明白)。越全越好,越多越好。
小升初必考奥数题,求题目、答案及解题思路(通过文字能给孩子讲明白)。越全越好,越多越好。
下面是50道行程类应用题及参考答案大全,欢迎喜欢奥数的孩子做一做练一练。
41、甲、乙两港相距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了5小时。现在有一机帆船,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这机帆船往返两港要多少小时?
分析与解:要求帆船往返两港的时间,就要先求出水速。由题意可以知道,轮船逆流航行与顺流航行的时间和与时间差分别是35小时与5小时,用和差问题解法可以求出逆流航行和顺流航行的时间.并能进一步求出轮船的逆流速度和顺流速度。在此基础上再用和差问题解法求出水速。
解:轮船逆流航行的时间:(35+5)÷2=20(小时),顺流航行的时间:(35-5)÷2=15(小时),轮船逆流速度:360÷20=18(千米/小时),顺流速度:360÷15=24(千米/小时),
水速:(24-18)÷2=3(千米/小时),帆船的顺流速度:12+3=15(千米/小时),
帆船的逆水速度:12-3=9(千米/小时),帆船往返两港所用时间:
360÷15+360÷9=24+40=64(小时)。
答:机帆船往返两港要64小时。
42、 某船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两港之间,顺水而下需用10小时,逆水而上需用15小时。由于暴雨后水速增加,该船顺水而行只需9小时,那么逆水而行需要几小时?
分析与解:本题中船在顺水、逆水、静水中的速度以及水流的速度都可以求出。但是由于暴雨的影响,水速发生变化,要求船逆水而行要几小时,必须要先求出水速增加后的逆水速度。
解: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80÷10+180÷15)÷2=15(千米/小时)。
暴雨前水流的速度是:(180÷10-180÷15)÷2=3(千米/小时)。
暴雨后水流的速度是:180÷9-15=5(千米/小时)。
暴雨后船逆水而上需用的时间为:180÷(15-5)=18(小时)。
答:逆水而上需要18小时。
43、一条隧道长360米,某列火车从车头入洞到全车进洞用了8秒钟,从车头入洞到全车出洞共用了20秒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画出示意图
火车8秒钟行的路程是火车的全长,20秒钟行的路程是隧道长加火车长。因此,火车行隧道长(360米)所用的时间是(20-8)秒钟,即可求出火车的速度。
解火车的速度是360÷(20-8)=30(米/秒)。
火车长30×8=240(米)。
答:这列火车长240米
44、铁路旁的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小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千米/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骑车人用26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
【解】:分析:本题属于追及问题,行人的速度为3.6千米/时=1米/秒,骑车人的速度为10.8千米/时=3米/秒。火车的车身长度既等于火车车尾与行人的路程差,也等于火车车尾与骑车人的路程差。如果设火车的速度为x米/秒,那么火车的车身长度可表示为(x-1)×22或(x-3)×26,由此不难列出方程。
我要小升初要掌握的奥数题,最好是华罗庚奥数!越多越好!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培训教程(小本)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专用培训教程初中版(蓝皮)和小学版(黄皮)
以上三本书都挺不错的,尤其是后两本,是“华杯赛”主试委员会推荐的,一般书店应该有卖的,实在不行可以去九章书店看看。我觉得没必要买太多书,认真地把每一本读透就肯定没问题,希望它们能帮你一点忙。

求多解奥数题(5,6年级,问题+答案,越多越好,至少两解
1 某厂女工占工厂总数的1/5,后来又调来20名女工,这时女工是男工人数的1/2,则厂里现在有工人( )名。
男工人数没有变化,把男工人数看成单位1
原来女工是男工的
1/5÷(1-1/5)=1/4
男工有
20÷(1/2-1/4)=80人
现在女工有
80×1/2=40人
厂里现在有工人
80+40=120人
2 在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有相距100米的A,B两点。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逆向跑【也就是甲跑一边乙跑一边】。两人相遇后,乙立即转身与甲同向而跑,当甲跑到A时乙到达B。当甲追上乙时,甲从出发算起跑了多少米
设二人第一次相遇点是C
由题意得知,甲从出发到回到A点,行了400米,乙行了二个BC
又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行了AC,乙行了一个BC
所以AC=400*1/2=200米,BC=400-100-200=100米
即甲行200米时乙行100米,多行了:100米
第二次甲从A追B处的乙,二人相差:300米
那么甲追上乙时要行:300/100*200=600米
再加上甲原来行的一周400米,所以甲从出发到追上乙共行了:600+400=1000米
初一奥数题及答案,要快、、、越多越好、、、、(不要复制后的)
一、
小明家有一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半分钟,小明晚上9点整时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6点55分起床,于是他将闹钟定在了6点55分,请问:这个闹钟将在标准时间何时响起?
解:∵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半分钟
∴钟走的速度与实际时间速度之比为59.5/60
∵钟从晚上9点走到早上6点55分
∴钟要走9小时55分,即595分钟
∴正确时间将走595×60÷59.5=600分钟,即10个小时.
∵21+10-12=7(时)
所以闹钟将在标准时间早上7点响起.
二、
闹钟每小时响一遍, 若连续响铃6次,需5秒,若响铃12次,至少需要多少秒?
解:∵连续响铃6次,需5秒,
∴每次响铃间隔1秒
∵响铃12次,有11个间隔
∴就需要11秒
5秒 12次
------------------------- -------------------------------------------------
^ ^ ^ ^ ^ ^ ^ ^ ^ ^ ^ ^ ^ ^ ^ ^ ^ ^
答:至少需要11秒;
求10道史上最难奥数题,越多越好,越难越好,急用。
观察下的每项都是(n+1)^3-n,你可以一次试试的!
1*2*3+2*3*4+3*4*5+···+25*26*27+26*27*28
= (2³ - 2) + (3³ - 3) + …… + (27³ - 27)
= 1³ + 2³ + 3³ + …… + 27³ - (1+2+3+……+27)
套用连续立方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 (1+2+3+……+27)^2 - (1+27) * 27 / 2
= [(1+27)*27/2]^2-378
=378^2-378
=378*377
=142506
1x2+2x3+3x4+4x5+...+2002x2003
=1/3*1*2*3+1/3[2*3*4-1*2*3]+1/3[3*4*5-2*3*4]+....+1/3[2002*2003*2004-2001*2002*2003]
=1/3*2002*2003*2004
=2678684008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比是3:2,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1/5,乙的速度提高2/5,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26KM。两地相距多少KM?
设AB两地相距x千米
[2/(3+2)x]/[3×(1+1/5)]=[3/(3+2)x-26]/[2×(1+2/5)]
x/9=3x/14-130/14
13x/126=130/14
x=90
1/1*3+1/2*4+1/3*5+1/4*6+1/5*7......1/98*100+1/99*101
=(1-1/3+1/2-1/4+1/3-1/5+1/4-1/6+1/5-1/7+……+1/98-1/100+1/99-1/101)÷2
=(1+1/2-1/100-1/101)÷2
=15049/10100÷2
=15049/20200
甲、乙、丙三人同去商场购物,甲花钱数的1/2等于乙花钱数的1/3,乙花钱数的3/4等于丙花钱数的3/5,结果丙比甲多花了98元钱,问他们共花了多少钱?
98÷(3/4÷3/5-1/3÷1/2)×(1+1/3÷1/2+3/4÷3/5)
=98÷(5/4-2/3)×(1+2/3+5/4)
=98÷7/12×35/12
=168×35/12
=490元
甲和乙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假设两人的速度保持不变),当甲跑了75米时,乙跑了60米。那么,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跑了多少米 ?
100×60/75
=100×4/5
=80米
6分之1+12分之1+24分之1+48分之1+96分之1+192分之1
=1/6×(1+1/2+1/4+1/8+1/16+1/32)
=1/6×(1-1/32)
=1/6-1/192
=31/192
因数5的个数决定末尾0的个数
2008÷5=401个(取整)
2008÷25=80个(取整)
2008÷125=16个(取整)
2008÷625=3(取整)
401+80+16+3=500个
1*2*3*4*5*6*……*2008末尾有500个0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度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0分=2/3小时
原定时间1÷【1-1/(1+20%)】=6小时
原来速度【120-120/(1+25%)】÷【6-2/3-6/(1+25%)】=24÷8/15=45千米/小时
甲乙相距45×6=270千米
四(1)班数学期末测试全班平均成绩92分,男生参加测试的人数是18人,平均分是89分,女生的平均分是94分,求女生人数(用小学四年级的方法做)
(92-89)×18÷(94-92)=27人
陈明骑车旅行,平路每天走38千米,山路每天走23千米,他15天共走了450千米。问这期间他走了多少千米山路
(38*15-450)/(38-23)*23=8*23=184千米
小升初分班考试试题(越多越好)
一、 积累与运用(55分)
1、看拼音写词语,并按后面的要求做题。(10分)
kang kai zu nao yan jun shang xin yue mu bo lan zhuang kuo zhan ding jie tie
( )( )( )( )( )( )
(1)、整体认读的字: (2)、读平舌音的字:
2、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5分)
膝盖(xi qi) 露骨(lu lou) 相称(cheng chen) 动弹( dan tan) 歼灭(qian jian)
厌恶 (wu e) 号 叫(hao hao) 开凿(zao zuo) 涨涌(zhang zhang) 强迫(qiang qiang)
3、 改正错别字。(6分)
无精打彩( ) 留光溢彩( ) 精兵简正( ) 困或不解( )
服荆请罪( ) 初出矛庐( ) 湛测路线( ) 理志气状( )
神彩奕奕( ) 浓装淡抹( ) 汗流夹背( ) 顾名思意( )
4、成语是祖国语言文字中的瑰宝,六年了你究竟掌握了多少,按要求或者照样子写出来。(12分)
(1)、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 、 。
(2)、表现人物品质的成语: 、 、 。
(3)、样子:书声朗朗 、 、 。
(4)、样子:光亮——亮光 、 、 。
5、精彩回忆。(12分)
(1)、在课文中有许多能给你的做人、处事、生活等方面有启发的句子,摘抄一句写下来。(2分)
(2)、你的作文中多次出现你的神来之笔或优美的片断,回想一下,写下几句来。(2分)
(3)、六年来,哪一句名言或者格言一直激励着你努力学习。(2分)
(4)、《郑人买履》中的那个人“宁信度,无自信也。”谈谈你对这个人的看法。(2分)
(5)、写一幅含有比喻手法的对联。(2分)
(6)、从下列诗人中选一位你佩服的,并且默写出他的一首诗词。(2分)
(md、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王昌龄、苏轼), 。 , 。
6、实践与运用(10分)
(1)、明天,我们就要毕业。你对母校、老师、同学最想说的话是什么?(2分)
(2)、写一句很幽默的谚语或者歇后语。(2分)
(3)、请以“安全”为内容,写一条广告语。要求语言简明,琅琅上口。(2分)
(4)、以“关爱”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例句字数相等,格式相同。(4分)
例: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 。。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读《第一声喝彩》,完成文后问题。
① 我家附近有户带院子的普通住家,女主人拖儿带女,有点早衰。她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有时女主人就采些花插在一个水桶里在门口出售。我曾在那儿买过大红的康乃馨、黄色的玫瑰,她把花束递过来时,我能看见她那双粗糙的花农的手。
② 有一天黄昏,我路过那儿,看见院子里有两株玫瑰开的十在灿烂。它们的花辨红得像火焰,我指着他们说想要。女主人摇摇头,说每年最好的两朵玫瑰她都要彩摘(zai zhai)下来寄给远方的两个女儿。女主人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絮絮叨叨地埋(mai man)怨妻子太落五,认为还不如卖掉实会,寄一包玫瑰花给女儿毫无意思。可女主人执拗地摇摇头,眼里闪过与她年龄不相称的羞怯。
③ 翌日清早,我路过那个鲜花盛开的院子,女主人正守着那两枝挑出的红玫瑰,一脸的慈爱,那种真情流露有一种晶莹剔透的美丽。我忍不住告诉她:我被感动了,我正在心里为她喝彩。
④ 女主人很吃惊,微微开启的唇中没说出一个字,连老花眼镜滑下来也没发现。然后,她再见到我时,眼里充满亲切的神情。有一次她一定要送我一束黄玫瑰,说:“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我回家把玫瑰数了数,一共十朵,我把其中的一朵送给楼下的漂亮女孩,剩余九朵插入花瓶。那九朵玫瑰代表着我内心的祈盼: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地久天长的喝彩声。因为我深知,每一声喝彩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⑤ 在生活的长河里徜徉,谁都会有拿不准的时候,感觉自己没分量,快被命运冲走,若是此时传来一个振奋的声音,也许这个人就会成为一座大山。也有人将人生比作球赛,若两旁没有真诚的喝彩,这场球赛如何精彩得了!记得我在念初中时有过一个同桌,她牙齿长歪了,说话爱像男生那么骂骂咧咧,打蚊子像拍手鼓掌一样噼啪作响。()我不喜欢她的粗鲁,( )我们两个有过相互肩碰肩坐着却一连半个月没开口说话的纪录。
⑥ 在一次作文评比中,我的一篇精心之作没评上奖,名落孙山,我为此心灰意冷,带着一种挫折感想把那篇作文撕成碎片。这时,我那位假小子同桌忽然发出愤怒的声音,她说那篇作文写得很棒,谁撕它谁是有眼无珠。
⑦ 她其实是在说反话表示对我的喝彩。那是我写作生涯中第一位喝彩者,那一声叫好等于是拉了我一把,记得当时我流出了泪水。
⑧ 那位同桌后来仍(ren ren)然不改好(hao hao)战的脾气,我俩也时常有口角,相互挑(tiao tiao)战,耿耿于怀。( )我至今难忘这个人 因为她的第一声喝(he he)彩就像一瓢生命之水 使我心中差点枯萎的理想种子重新发芽 长叶 开花 结果 而且当我回首往事时 都会遗憾当时为何不待她更温和一些 因为她是我生活中的一道明媚的阳光 ‖
⑨ 也时常有人跑来谢我,说是我的某一句肯定的话,使他眼前豁亮了。其实,我早忘了曾为他喝过彩。不过,那也无妨,当我们看到别人生命中的亮色,不妨就大声喝彩。这样( )使对方变得完美,生活充满爱,( )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博大。因为( )诚实而有热忱的人( )会由衷地为别人喝彩。‖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V”(3分)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3、改正文中第2节中的错别字,先圈出来,再改在横线上(3分):
4、 给第8节空白处加上标点(3分)。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热忱( )执拗( )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博大( )粗鲁( )
7、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耿耿于怀----名落孙山----
8、认真读第5节,说说这节开头的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9、第2节中写女主人每年都要摘下最好的玫瑰花寄给远方的女儿,而她的丈夫却觉得寄花给女儿毫无意思。你是赞成女主人的做法呢,还是赞成她丈夫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10、你怎么理解“她是我生活中的一道明媚的阳光”在文中的含义?(3分)
11、 根据分好的段落,写出第二段的大意(2分)。
三、习作与表达(35分)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大家熟悉的旋律《真心英雄》中的歌词,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你会想起些什么?以此为内容,写一篇400字以上的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事例具体,有条理,语句流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学期六年级升初中模拟试卷
二、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6分)
如果a÷7/8=b×7/8(ab都是自然数),那么( )。[ ①a>b ②a=b ③ a<b ]
2、在自然数中,凡是5的倍数( )
[ ①一定是质数 ② 一定是合数 ③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3、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重量和磨成的面粉的重量( )
[ ①成反比例 ②成正比例 ③不成比例 ]
4、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 ①增加16 ②乘以2 ③除以1/3 ]
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最大是89度,这个三角形是( )。
[ 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 ]
6、一个圆柱体,如果它的底面直径扩大2倍,高不变,那么它的体积扩大( )倍。
[ ① 2 ② 4 ③ 6 ]
二、填空题(1—9题每题2分,10—11每题4分)(共26分)。
1、二千零四十万七千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2、68个月=( )年( )个月 4升20毫升=( )立方分米( )
3、0.6:( )= 9.6÷( )=1.2= 1 5 =( )%
4、自然数a除自然数b,商是18,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 )。
5、在比例尺是1 :50000的图纸上,量得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这两点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6、在一个比例里,已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内项是( )。
7、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如果它们的体积相差32立方分米,那么圆锥体的体积为( )立方厘米。
8、从168里连续减去12,减了( )次后,结果是12。
9一根钢材长5米,把它锯成每段长50厘米,需要 3/5小时,如果锯成每段长100厘米的钢段,需要( )小时。
10、一个长方体木料的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是8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如果把这根木料锯
成两个正方体,那么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 )。
1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10平方厘米,它的长和宽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三、操作与计算:(15分)
1、要求出环形的面积,请量出右图有关的数据,并计算出来。
下表是甲乙丙三个长方体木块的长、宽、高的数据(单位:厘米)。把这三块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有多种拼法。请你把其中的一种拼法所得的长方体有关数据填在下表。
四、计算题:(18分)(另附)
五、应用题:(35分)
1、只列式不计算。(9分)
某机关精简后有工作人员75人,比原来少45人,精简了百分之几?
甲乙两地相距40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驶了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多少小时,这辆汽车就可以到达乙地?
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滚筒直径⒈2米,长⒈5米。现在滚筒向前滚动120周,被压路面的面积是多少?(π取3.14)
2.某厂生产一批水泥,原计划每天生产150吨,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增产30吨,结果只用25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完成生产任务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4分)
3.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作5小时完成,甲独做9形式完成。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2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4分)
4.体育场买来16个篮球和12个足球,共付出760元。已知篮球与足球的单价比是5:6,体育场买篮球和足球各付出多少元?(6分)
5.某商店购进一批皮凉鞋,每双售出价比购进价多15%。如果全部卖出,则可获利120元;如果只卖80双,则差64元才够成本。皮凉鞋的购进价每双多少元?(6分)
6.张师傅要利用两张铁皮(见下图)做一个圆柱体,选用其中一张剪出两个底面,然后用另一张做侧面。要求做成的圆柱的体积尽可能大,那么张师傅做成的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不考虑接缝,π取⒊14)(6分)
求小升初数学竞赛的题!类型越多越好!
(1)(x+y-2xy)(x+y-2)+(xy-1)∧2
第一题,通过观察式子x+y和xy都重复了两次,所以可以考虑用还原法,分别设x+y=a,xy=b
则原式可以化为:(a-2b)(a-2)+(b-1)^2
=a^2-2a-2ab+4b+b^2-2b+1
=(a^2-2ab+b^2)-2(a-b)+1
=(a-b)^2-2(a-b)+1
=(a-b-1)^2
所以最后一步还原式子,结果为(x+y-xy-1)^2
2)(2x-3y)∧3+(3x-2y)∧3-125(x-y)∧4
第二题我在草稿纸上做了的,算起来很麻烦,答案我就不给了,我只给你个思路,你按我的思路做,一下就可以做出来了
思路:这题观察三个式子,发现不能把式子展开,因为展开的话式子就会很长,算起来很麻烦,但是仔细发现2x-3y+3x-2y=5(x+y),又有公式a^3+b^3=(a+b)(a^2-ab+b^2),这就可以发现解这道题的线索了,可以把式子
(2x-3y)∧3+(3x-2y)∧=[(2x-3y)+(3x-2y)][(2x-3y)^2+(2x-3y)(3x-2y)+(3x-2y)^2]
好了就提醒到这里,你把[(2x-3y)+(3x-2y)]这个式子合并同类型就可以很快得到答案了,接下来你自己做啊,我做老师的点到为止啊,呵呵。。
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奥数题及答案越多越好
一、选择题
1.某商品的单价为a 元,买50件这样的商品的总费用不高于342元,则
A. 50 a ≤342
B. 50 a <342
C.50 a >342
D.50 a≥342
2.哥哥今年5岁,弟弟今年3岁,以下说法正确的为( )
A.比弟弟大的人一定比哥哥大
B.比哥哥小的人一定比弟弟小
C.比哥哥大的人可能比弟弟小
D.比弟弟小的人绝不会比哥哥大
3.设“●”、“▲”、“■”表三个不同的物体,用天平比较它们的质量的大小,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个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为 ( )
A. ■、●、▲
B. ■、▲、●
C. ▲、●、■
D. ▲、■、●
4.毛笔每枝2元,钢笔每支5元,现有的购买费用不足20元,则购买毛笔和钢笔允许的情况是 ( )
A.5枝毛笔,2枝钢笔
B.4枝毛笔,3枝钢笔
C.0枝毛笔,5枝钢笔
D.7枝毛笔,1枝钢笔
5.小明用1.00元钱去购买三角板和圆规共30件,已知三角板每副2元,每个圆规5元,那幺小明最多能买圆规 ( )
A.12个
B.13个
C.14个
D.15个
6.现有若干本连环画册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8本,那么不够分,现在每人分7本,还多10本,则小朋友人数最少有 ( )
A.7人
B. 8人
C. 10人
D.11人
7.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
A.6折
B.7折
C.8折
D.9折
8.一种浓度是15%的溶液30千克,现要用浓度更高的同种溶液、50千克和它混合,使混合的浓度大于20%,则所用溶液的浓度x的范围是 ( )
A.x>1.5%
B.x>23%
C.x<23%
D.x<50%
9.(十堰市中考题)采石块工人进行爆破时,为了确保安全,点燃炸药导火线后要在炸药爆破前转移,到400 m以外的安全区域;导火线燃烧逮度是1 cm/s,人离开的速度是5 m/s,导火线。的长度至少需要( )
A.70 cm
B.75 cm
C.79 cm
D.80 cm
10.某风景区招待所有一两层客房,底层比二层少5间。一旅行团共有48人,若全部安排住底层,每间住4人,房间不够;而每间住5人,有的房间未住满;若全部安排住二层,每间住3人,房间也不够;每间住4人,有的房间未住满.这家招待所的底层共有房间 ( )
A.9间
B.10间
C.11间
D.12间
跪求!四大名校小升初的试卷 题目 过后再给20分 越多越好 不要英语 附加答案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4分)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2分)
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4分)
①“卸却”责任指:(10字以内)②“解除”责任指:(10字以内)
4、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2分)
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2分)
6、读完全文后,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2分)
急求小升初试题,什么科都行,越多越好,谢谢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zhàn lán xuán ɡuà qīnɡ yínɡ línɡ tīnɡ qiè ér bù shě
( ) ( ) ( ) ( ) ( )
二、将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写在括号里。(4分)
1、学校植树时,李景负责提水,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 )
2、秋天的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学校组织我们去秋游。( )
3、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柳树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 )
4、小伟对待学习真是有恒心,有毅力,这次语文测验终于考到了全班第一名。 ( )
三、写出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6分)
响声( ) 袭击( ) 忧伤( )
严肃( ) 负责( ) 赔偿( )
四、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4分)
1、 牢靠 ①坚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稳妥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鲜 ①食物没有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吧,请填空。(11分)
1、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海水变得______________。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______________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烟台的海常常_______________,宛如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_______________,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_______________。(《烟台的海》)
六、自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结合注释,写出诗句大意。(6分)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在南京的朋友。 ②畦(qí):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的田地。③排闼(tà):开门。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4分)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累累(lěi léi)的果实 显露(lòu lù) 起初(chū cū )
2、短文中使用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语,请找出四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写出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5分)
(1) 露水消逝( ),橘柚树闪烁( )着阳光,绿叶金实。
(2) 累累的果实渐渐( )从叶子中间显露( )出来。
(3) 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
4、文中第3、4、5自然段中加下划线的三个词分别指什么。(6分)
(1) “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4+8=12分)
(1) 作者写了__________这一天三峡的景色,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是按_________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写三峡黄昏特色时突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1) “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这句话意思是( )
① 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② 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时,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③ 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2) 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这是因为( )
① 长江到这里便窄了,像小溪一样。
② 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③ 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溪。
八、习作(30分)
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一些地方,有过深切的感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一下你去过的某个地方吧。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介绍你身边的地方。
附加题:(3分)
你会填这些带数字的成语吗?
一(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