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89年文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89年文学奖得主
文学奖 西班牙作家塞拉因创作风格融合了旷达的笔法和激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JoséCela,1916 年 5 月 11 日-2002 年 1 月 17 日) ,西班 牙 作 家 、 诗 人 , 出 生 于 西 班 牙 加 利 西 亚 (Galicia) 哥 鲁 那 (LaCoruña) 巴 特 龙 (municipiodePadrón)伊里亚?福拉比亚(IriaFlavia),2002 年 1 月 17 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 里逝世。 简介 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JosêCela,1916~)西班牙小说家。出生于西班牙加利西 亚省的小镇帕德隆。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英国人。塞拉在马德里念完中学后,先后学过 医学、哲学和法学。当过军人、斗牛士,也做过官员、画家和电影演员。1957 年当选西班 牙学院院士,稍后又担任国会参议员。60 年代曾在英、法、美大学作巡回讲学。 人生历程 1936 年, 塞拉以诗集 《踩着可疑的阳光走》 踏上文坛。 成名作是长篇小说 《帕斯夸尔· 杜 阿尔特一家》 (1942 年) ,这部作品开“战后小说”的先声,奠定了作家在西班牙文学史的 地位。
塞拉的代表作《蜂房》由于对 佛朗哥政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因此尚未出版就遭到查禁,它的第一版是在阿根廷首 都出版的,该小说被算作西班牙当代第一名著,评论家们认为,要谈西班牙战后文学, 第一要谈《蜂房》 。塞拉是位多产作家,在从事文学创作的 50 多年里,出版的作品已达 40 多部,其中重要的还有《静心阁》 (1943 年) 、 《小癫子新传》 (1944 年) 、 《考德威尔太太与 儿子的对话》 (1953 年) 、 《金发女人》 (1955 年) 、 (193 年的圣卡米洛节》 (1969 年) 、 《早待 第五集》 (1973 年) 、 《为两个死者演奏的玛祖卡舞.曲》 (1983 年)和《圣安德烈斯的十字 架》 (1994 年)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游记、诗歌和剧本等。 在西班牙文学史上,塞拉是继塞万提斯、加尔多斯之后又一个里程碑,是当今西班牙最 负盛名的作家。 他在创作上受流浪汉小说影响较大, 现实主义既是对西班牙古老文学传统的 继承又与先辈大不相同,显得极不“规矩” ,被称为西班牙的新浪潮派作品暴露了佛朗哥政 权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对反动统治发出了抗议。在艺术上,多用譬喻卡米洛·何塞·塞拉简介,语言隐晦,曾有人专 为他写了一部辞典: 《塞拉用词的奥秘》 。
1989 年 10 月 19 日,瑞典学院宣布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西班牙著名作家卡米 洛·何塞·塞拉,以表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情节生动而富有诗意” “带有浓郁情感的丰 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消息传出后,在世界文坛上 引起了一番争论。1989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中,有略萨、帕斯、富恩特斯、格林、格 拉斯、昆德拉、欧茨等一大批世界公认的名家,而塞拉居然力挫群雄卡米洛·何塞·塞拉简介,荣摘桂冠,不少人都 觉得不可思议。[1] 这一方面当然也说明评奖时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但另一方面也得承认, 塞拉确实是一 位富有挑战精神和革新精神的作家, 不仅是战后复苏和重建西班牙文学的先驱者, 开辟了一 代文风, 而且对拉丁美洲的文学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95 年, 塞拉又获塞万提斯文学奖。 个人经历 塞拉从小酷爱文学,早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写作,一九三五年出版诗集《踏着白日犹豫的 光芒》 。一九四二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一家》 ,一举成名,引起文坛轰 动。 这部作品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西班牙小说中, 影响仅次于 《唐吉诃德》 , 一九八四年被评为十部西班牙语最佳小说之一。
诚然,小说中的某些描写,显然受到自然主 义的影响,因而被人称为“恐怖主义” ,这不能不说是这部小说的不足之处。 在这以后,塞拉又陆续出版了反映肺病患者悲观绝望生活的长篇小说《憩阁疗养院》 (1943 年)、讽刺当时西 班牙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小癞子新传》(1944 年),短篇小说集《飘过的那几朵云彩》 (1945 年),诗集《修道院 与语言》(1945 年)、 《阿尔卡里亚之歌》(1948 年)和游记《阿尔卡里亚之旅》(1945 年) 等。 1951 年,塞拉花五年时间写成的长篇代表作《蜂房》出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 塞拉还相继出版了用内心独白描写一个发疯母亲给死于海难的儿 子写信、表现内战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考德威尔太太和儿子谈心》(1953 年),用美洲西班 牙语写成、反映委内瑞拉风光和人情的《金发姑娘》(1955 年),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实 际上是对内战进行反思的《圣卡米洛》(1969 年),再现西班牙偏僻山区家族矛盾的《为亡 灵弹奏玛祖卡》(1983)、 《寻找阴暗面的职业》(1977 年)、 《圣安德列斯的十字架》 (1994 年)和《黄杨木》 (1999 年)等。其中《为亡灵弹奏玛祖卡》为塞拉晚年的重要作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塞拉还出版了多部短篇小说集, 其中主要有 《关于发明的争执》 (1953 年)、 《风磨》(1955 年)、 《十一个有关足球的故事》(1963 年)等。 个人荣誉 所获奖项:1989 年诺贝尔文学奖 塞拉是位多产作家,在他从事文学创作的 50 多年里,出版的作品已达 40 多部,其中重 要的还有《静心阁》 (1943 年) 、 《小癫子新传》 (1944 年) 、 《考德威尔太太与儿子的对话》 (1953 年) 、 《金发女人》 (1955 年) 、 (193 年的圣卡米洛节》 (1969 年) 、 《早待第五集》 (1973 年) 、 《为两个死者演奏的玛祖卡舞.曲》 (1983 年)和《圣安德烈斯的十字架》 (1994 年) 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游记、诗歌和剧本等。 1989 年,由于他的作品“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 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