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疃地雷战遗址 小山村里的抗日地道遗址太震撼了
小山村里的抗日地道遗址太震撼了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开展游击战争,灵活运用多种战略战术,出其不意,克敌制胜,抓住有利时机,巧妙地打击敌人。 地道战就是华北平原广大人民群
小山村里的抗日地道遗址太震撼了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开展游击战争,灵活运用多种战略战术,出其不意,克敌制胜,抓住有利时机,巧妙地打击敌人。 地道战就是华北平原广大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杰出创造。「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的电影《地道战》里的这首歌曲,至今听起来仍然振奋人心,而战争中留下的那些地道也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 七十多年前,侵华日军为了达到「 ”以战养战”的目的,不但疯狂地掠夺占领区的各种矿物资源,而且还经常到占领区「 ”清乡”、「 ”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山底村,位于太行山南麓鼓山脚下,因为地处产煤区,日军三天两头来村里扫荡,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抵御和粉碎日军扫荡,山底村的群众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村子里修建了总长达一万三千六百多米的地道,在如迷宫一般的地道里,每个拐弯处都留有枪眼、陷阱、暗洞,灶底、树洞、水井、碾盘底、野地崖旁、都有伪装的地道洞口,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战斗堡垒,有效地保护了自己,打击了敌人。 硝烟散去,山底村的地道却留存下来。由于土质原因,历经七十多年,山底村的地道仍保存完好。据资料介绍,山底地道现存地道主巷1626米,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陷阱4个,直通枯井的地道2条,通向西山的地道1条,还有辐射王看、宿风等地的地道,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巷道最长的抗日战争时期地道。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电影《地道战》时,剧组人员曾多次在山底村实地考察、采访,许多故事情节取材于此。 历史不容忘记,今天,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作为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出生于山底村的军旅作家徐怀中少将专门为家乡题写了「 ”山底村抗日地道遗址”的匾额,据最新消息,徐怀中先生刚刚凭借作品《牵风记》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山底村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很赞哦!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