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举始于什么朝代 花甲始于哪个朝代

火烧 2022-03-25 05:25:42 1059
花甲始于哪个朝代 六十花甲子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循环组合成的60个干支,俗称“六十花甲子”。花甲: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 赵牧 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

花甲始于哪个朝代  

科举始于什么朝代 花甲始于哪个朝代

六十花甲子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循环组合成的60个干支,俗称“六十花甲子”。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至于“60岁不死也要活埋”这是中古时期因为生活资料缺乏而产生,为保证家族延续从而产生的残酷的弃老行为,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时期均有发生,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最古老的例子是在距今50-60万年北京人考古证据表明,在缺乏食物时期,北京人会杀掉本族的老年个体作为食物。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在火地岛考察的时候发现过一个遗弃老人的部落。

那个接待过达尔文的原始部落,还跟北京山顶洞人一样住在山洞里或者树窝里,而且不穿任何衣服。

据说人类在七万年前就已经开始穿衣服了,这个非洲部落竟然比他的祖先落后这么多年。

达尔文最为惊讶的是,这个部落总是把年老的妇女放逐到森林里让她们饿死,请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酋长回答说,妇女是生孩子的,年长的妇女既然不会生孩子,还留着白吃饭干什么呢?这个回答尽管赤裸裸,但是真实而又简明。

在那种生存资源极为缺乏的环境中,人类奉行的生存战略就是如此残酷。

有限的食品与其养活老人,不如养大孩子,因为孩子长大了就成了生产力,可以生产更多的食品。

可是如果食品过于匮乏,连孩子也难于养大了,那种环境中的人就选择吃孩子。

首先杀死孩子就为青壮年省出了粮食,其次孩子还可以作为食品补充生产的匮乏。

日本国家偏安小岛,能源本来就有限,为了人群的活命,一直延续了弃老这样的风俗到上个世纪中叶。

所以才会有日本导演木下恵介,1958年拍摄了一部以贫瘠山村抛弃老人为题材的电影《楢山节考》,讲的是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饿死。

随着日本现代化程度的发展,这种习俗才消失。

当地遗留的楢山小调说明了这一史实

在中国 早在1936年,民国学者马长寿先生就发表了《中国古代花甲生藏的起源与再现》一文。

这应该是目前所知最早关注到中国“弃老俗”的文章。

马长寿先生在论文中曾提到,在今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乐平镇河西村有一座金元时期的“生藏”古墓。

“生藏”也叫“六十花甲子葬”。

马先生所描述的“生藏”与“模子坟”真是太相似了,连传说“六十花甲子”都一样。

而烟台市博物馆阎勇主任在他的论文中,曾提到“明初,为了解决胶东半岛人少地多的问题,从今山西等地大量移民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将阎勇主任与马长寿先生的论文合在一起读,便能得出这样的推断:山西“生藏”与山东“模子坟”,应该同根同源。

由于山西移民迁往山东胶东半岛,他们便将自己一种独特的葬俗—“生藏”带到了胶东半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