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侵略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历史
土库曼历史
1.土库曼斯坦的历史 人种 地理 和前苏联的渊源
【历史】公元前1000年,土库曼境内出现阶级社会。公元前6世纪后,一直连续不断被外族人入侵和统治。直至15世纪,才基本形成土库曼民族。16世纪到17世纪,隶属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19世纪60-70年代,并入帝俄。1917年底,主要领土并入土耳其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1924年10月,成立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10月27日,宣布独立。该称土库曼斯坦共和国,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2005年8月26日在喀山会议上宣布退出独立国家联合体。
2006年12月21日,总统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因心脏骤停而逝世。古尔班古雷·别尔德穆罕默多夫成为代总统。2007年2月11日,举行总统选举。别尔德穆罕默多夫当选。
【自然地理】面积为48.81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第二最大中亚国家:在全世界排名第52,比西班牙略细,但比加州要大。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西南部的内陆国。西濒里海,北邻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东界阿富汗,南部是伊朗。全境大部是低地,平原多在海拔200米以下,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大沙漠覆盖。南部和西部为科佩特山脉和帕罗特米兹山脉。主要河流有阿姆河、捷詹河、穆尔加布河及阿特列克河等,主要分布在东部。横贯东南部的卡拉库姆大运河长达1450公里,灌溉面积约30万公顷。属强烈大陆性气候,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民族】 主要民族有土库曼族(77%)、乌兹别克族(9.2%)、俄罗斯族(3%)、哈萨克族(2%)、亚美尼亚族(0.8%),此外还有鞑靼族和阿塞拜疆族等100多个民族。
2.土库曼斯坦的历史遗迹
梅尔夫在土库曼斯坦算是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举足轻重。
当然也已经被列为联合国文化遗产。可称为土库曼斯坦历史的缩影。
这里位于土国第二大城马雷市郊东边30公里,不但是古丝绸之路的绿洲名城,更是连接中亚和波斯的枢纽,还是数代王朝与帝国的舞台。堪称中亚各着名景点中,年代最久远,最多元的遗址。
其腹地之大,时代之长远,古迹种类之多元,可能在地球上找不到第二个了。 之所以有这种特色,要归功于历代的统治者,在改朝换代后不像其他统治者在原地改建属于自己的政权中心,而是在原古迹的旁边建立属于自己的建筑。
如此世代相传,得以保留了如此长远的历史记忆。其幅员之辽阔,光开车绕一周就得两个小时。
宛如一座城镇,也难怪史籍上记载当时曾有将近百万的居民在此生活。大家熟知的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有不少故事的背景都取自于梅尔夫。
最早的时代于纪元前六世纪,甚至更早就开始发迹,波斯系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此建立了城堡。在位于古迹较南边的地带,有后期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出来的塞琉古王朝(纪元前3至4世纪)的城堡遗址。
该城堡直到后来的帕尔提亚帝国和萨桑朝都被使用着。特别是萨桑朝时代(3至7世纪)多种宗教并存,附近还有佛教寺院,拜火教祭坛和基督教修道院的遗址和相关的出土文物。
梅尔夫除了经济发展繁荣外,还成为学术及文化的中心。思想家和学者辈出。
知名的波斯诗人兼数学家奥马尔-海耶木(Омар-хаиям)出任天文台主任,市内拥有八座藏书超过一万本的图书馆。 进入后来的花剌子模帝国(13世纪),梅尔夫的命运走向了终点。
1218年,额德拉事件发生后,蒙古军特使来到此地,要求纳税并献出美女,不但遭到拒绝还将特使杀害。此举引来了毁灭性的报复,1221年,成吉思汗的末子拖雷率军攻入城内,命令每个士兵一天必须屠杀300至400人,结果将近一百万居民遭到屠杀,繁荣昌盛的梅尔夫化为灰烬。
后来帖木尔帝国的君主虽然在此建立过小型的卡拉(城堡),但梅尔夫已不复往日的荣耀和光彩。 随着各个古迹来流览各个年代 # 中亚年代最古老的遗迹:埃雷克卡拉(Ерк-Кала): 这里位居梅尔夫的最高点,也是全中亚最古老的遗址。
是纪元前六至四世纪,波斯系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此建立的城堡。最顶端是拜火教的祭坛,象徵着拜火教至高无上的尊荣,站在该处可以一览整个梅尔夫遗址。
城堡旁边有一个巴扎遗址,是当时的统治者为建造该城堡的工人们建立的,据说统治者不让工人们居住他处,所有的消费必须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进行,直到完工才恢复其自由允许回乡。设想得很周到……。
* 百花齐放的基亚乌勒卡拉和佛塔遗址 (Гяур-Кала и Остатки Пагоды): 建立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的塞琉古王朝(西元前3-4世纪),到后期的帕尔提亚(安息国),萨桑朝都一直使用着。坐落于遗迹的南方区域。
特别是萨桑朝时代多种宗教并存,佛教和基督教也在此地盛行过。位于其南角有佛塔和寺院的遗迹。
在1950年的挖掘调查中发现了描述6世纪萨桑朝时代生活的陶壶,还有佛像(估计为西元2世纪)等佛教文物。如今该陶壶已被移至阿什哈巴德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内收藏。
# 中亚罕见的萨桑朝遗址:齐兹卡拉(Кыз-кала) 萨桑朝的齐兹卡拉遗址 是[姑娘城堡]的意思,共有大小两座。建立于萨桑朝(西元六世纪),直到后来的塞尔柱朝都一直使用着。
从外部的形状分析,波浪形的城墙的构造是为了防御弓箭及火炮而设计的。所以蒙古军队无法破坏。
内部还有庭院的痕迹,当时的大王们在此召集姑娘们行乐的场景可想而知。 # 塞尔柱朝的荣耀:苏丹-桑扎尔王陵(Мавзолей Султана Санджара): 这里是梅尔夫的中心地,似乎象徵着当时的繁荣昌盛。
墓主是塞尔柱朝后半期的君王苏丹-桑扎尔(1118-1157)。陵墓高38米,外壁厚5米,地基深6米。
建造于1140年,其结构固若金汤。蒙古军来袭时,想尽了火炮,弹丸等各种办法破坏却无法撼动其分毫,见其稳如泰山只好放弃。
塞尔柱朝的苏丹桑扎尔王陵 这座陵墓圆顶的天窗开了个洞,关于这个洞有这样的传说: 苏丹-桑扎尔国王,爱上了美丽的天女而向其求婚,天女告诉桑札尔有叁个条件:你不能看我梳头,不能看我的脚,不能揽我的腰。桑扎尔答应了并与其结婚,可他却没有遵守诺言而毁约,原来发现天女没有头发,没有脊椎骨,脚是鸟儿的脚。

这个秘密被苏丹-桑扎尔知道后天女非常生气,一怒之下飞上天去再也不回来了。 但为了疏解苏丹相思之苦,每年只有一次会从天窗的洞来探望桑扎尔。
# 默罕默德-伊本-泽伊德陵寝(Мавзолей Мухаммад Ибн Зейда): 圣行者默罕默德-伊本-泽伊德陵寝 1112年建立的伊斯兰圣行者陵墓,然而当事人早在400年前就已经去世,内中到底葬的是何人还没有定论。附近有当时为巡礼者建造的宿舍和烧窑的痕迹。
蒙古西征后梅尔夫急速地没落,虽在后期的帖木尔帝国的汗王曾在遗迹地西南方3公里处建造了阿布杜拉汗城堡(Абдуллахан-кала),18世纪的拜拉姆阿力汗也在更远处兴建了城堡(Байрамалихан-кала)。但其规模和繁荣程度已经不复当年。
除了遗迹本身,在梅尔夫周围各地还有如清真。
3.帮我介绍一下土库曼人的起源和历史
使用土库曼语, 分成多种方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1928年前有阿拉伯 字母的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从1940年起又改用斯拉夫字 母。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土库曼人的远祖可追溯为古代 草原地区使用伊朗语的马萨格特人和萨尔马特-阿兰人中亚地区土库曼斯坦的主体民族。又称土尔克明尼亚人。
在乌兹别克、塔吉克、北高加索、阿斯特拉罕地区及许多城市也有分布。另有部分分布在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西亚国家。
属欧罗巴人种与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土库曼语,分成多种方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1928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从1940年起又改用斯拉夫字母。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土库曼人的远祖可追溯为古代草原地区使用伊朗语的马萨格特人和萨尔马特-阿兰人 ,以及古代马尔基安纳、花拉子模等国的部分居民。土库曼人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同一村落的居民有的务农,有的游牧。
主要种植小麦、高粱、棉花、瓜类,饲养绵羊、骆驼、牛 、马等。农耕技术落后。
手工织毯技艺高超。十月革命后,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和文化生活有了很大变化。
4.土库曼斯坦的梅尔夫国家历史和文化公园建于什么时候
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梅尔夫是中亚地区丝绸之路沿线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绿洲城市。这片宽阔的绿洲横 跨了四千年的人类历史,有许多纪念性的建筑。
梅尔夫国家历史和文化公园建于12世纪,公园中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土库曼斯坦 帝国时建造的。 现在国家公园内大部分建筑不是受到人为的破坏就是毁于一次接一次 的地震。
梅尔夫国家历史和文化公园是一个一般游客难以想象的国家公园,这里没有 入口、没有大门,所以也就没有门票;也没有任何告示牌、没有护林员、没有公园地 图、宣传册子;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公园附近连厕所、快餐厅都没有,有的只是沙漠 上一些废弃的遗迹。 国家公园内的陵墓是一座高达12英尺的砖制建筑,它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尽管陵 墓的圆顶已经遭到破坏,但它仍然耸立如初。
在古代,人们可以从很远的地方看到陵墓的 园顶。目前陵墓的状况不容乐观,亟待维护。
国家公园内的克兹卡拉要塞建于公元7世纪,要塞的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古时候,苏丹把所有的青年女子都关进了克兹卡拉要塞,而命令所有的青年男子去 守卫国库。
守卫国库的青年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进入要塞来和自己相爱的人见面,但都未成功。有一天苏丹下令说,如果有人能把苹果从国库扔到要塞,它就可以从要塞中选一 名女子为妻。
聪明的青年发明了弹弓,成功的实现了夙愿,据说这也是弹弓的由来。 塞尔卡拉城的城墙从古至今一直在修建,城墙也因此一次比一次高。
考古学家发现在 城中尚有一些带有古希腊、古罗马及其他民族风格的建筑遗迹。直到公元3世纪,城中居 住着不同信仰的民族,如穆斯林民族、基督教徒以及索罗亚斯德教徒。
城中的塔式建筑相 距大约有60米远。 埃克卡拉城的城墙建于公元前6世纪,城墙高达150英尺,长约1800英尺左右。
埃克 卡拉城是公元前六世纪由崇敬火神的索罗亚斯德教徒募资建起的。当信仰穆斯林、基督教 及佛教的民族迁移至此后,又在埃克卡拉城周围建起了塞尔卡拉城。
埃克卡拉城四周是高 墙,城中央是祭拜火神用的高台。 梅尔夫绿洲城市对中亚和伊朗产生的巨大影响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特别是塞尔卡拉城 在建筑、建筑装饰以及科学文化发展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的筑城术以及城市规划 反映了几个世纪中亚地区的文明。
5.土库曼斯坦的概况如何
面积为49.12万平方公里,是位于中亚西南部的内陆国。
西濒里海,北邻哈萨克斯 坦,东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东界阿富汗,南部是伊朗。全境大部是低地,平原多在 海拔200米以下,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大沙漠覆盖。
属强烈大陆性气候,是世界上最干 旱的地区之一 历史上曾被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鞑靼人征服。19世纪60年 代末至80年代中期,部分领土并入俄国。
土库曼人民参加了 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社 会主义革命。1917年12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其领土并入土耳其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 共和国、花拉子模和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在划定民族管理区后,于1924年10月27 日建立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0年8月23日,土库曼最高苏维 埃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0月27日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土库曼斯坦,同年12月 21日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
6.撒拉族历史
元代后期,世居中亚土库曼斯坦,撒拉尔部落的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不堪忍受部落贵族的毁谤、排挤、倾轧,率领族人长途跋涉,辗转迁徙到青海循化定居下来。今循化街子地区保留着为尕勒莽和阿合莽建造的“拱北”、“拱北”附近一泓泉水称“骆驼泉”,是撒拉族祖先远途迁徙而来的纪念。元时,撒拉族先民的首领已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达鲁花赤”、“世袭百户”和“副千户”,成为本民族的统治者。明朝沿袭之,清朝时“尔最”(世袭总掌教)制和“哈尔”(长老、头人)、土司等构成撒拉族内部新的统治者。明朝时,撒拉族为河州“招茶中马十九族之一”。每年纳马易茶。明初制定“金牌信符”制度,撒拉族领有金牌一面,每年纳马大约360匹。嘉靖时领获金牌两面,纳马倍之。清雍正时终止。
/link?url=wSK30Vmm-9eKrA6--SBpwyD4n-f2vRh4YWIKfu-XcAbtDMJuRxBky-DyH2hFSAOVqlhbncEaIfClaZqyI7kkOK#2
7.中国有土库曼族吗
中国官方资料显示中国民族之中没有土库曼族。
土库曼族是土库曼斯坦的主体民族,又称土尔克曼人。在乌兹别克、塔吉克、北高加索、阿斯特拉罕地区及许多城市也有分布。
另有部分分布在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西亚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
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中国民族内容如下: 01汉族02 蒙古族 03 回族 04 藏族 05 维吾尔族 06 苗族 07 彝族 08 壮族 09 布依族 10 朝鲜族 11 满族 12 侗族 13 瑶族 14 白族 15 土家族 。
16 哈尼族 17 哈萨克族 18 傣族 19 黎族 20 僳僳族 21 佤族 22 畲族 23 高山族 24 拉祜族 25 水族 26 东乡族 27 纳西族 28 景颇族 29 柯尔克孜族 30 土族 31 达斡尔族 32 仫佬族 33 羌族 34 布朗族 35 撤拉族 。 36 毛难族 37 仡佬族 38 锡伯族 39 阿昌族 40 普米族 41 塔吉克族 42 怒族 43 乌孜别克族 44 俄罗斯族 45 鄂温克族 46 崩龙族 47 保安族 48 裕固族 49 京族 50 塔塔尔族 51 独龙族 52 鄂伦春族 53 赫哲族 54 门巴族 55 珞巴族 56 基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