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沐猴而冠成语意思 沐猴而冠成语故事_成语“沐猴而冠”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火烧 2021-12-13 06:07:30 1050
沐猴而冠成语故事_成语“沐猴而冠”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沐猴而冠成语故事_成语“沐猴而冠”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沐猴而

沐猴而冠成语故事_成语“沐猴而冠”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沐猴而冠成语意思 沐猴而冠成语故事_成语“沐猴而冠”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沐猴而冠成语故事_成语“沐猴而冠”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沐猴而冠的故事:秦王朝灭亡后,项羽见宫室残破没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自己又占着优势,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乡炫耀此时的身世。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就好比'锦衣夜行'(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一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楚汉之争正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候,项羽这种务虚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见的政治眼光,对他自己和楚国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有人对他鄙视,气愤地说:“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说对了。”结果,被项羽投入鼎镬煮死。

  楚人管猕猴为“沐猴”。“沐猴而冠”,是说猕猴而戴上人的帽子,也就是说假充人样的野兽。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汉书·伍被传》也有此语:伍被曾在淮南王刘安手下做“淮南中郎”的官,刘安谋反,伍被多次谏劝,刘安不听,以轻蔑的口吻对伍被说:“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