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何理解新时代历史使命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火烧 2022-08-01 07:25:40 1067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股市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不一样。它不是投资的市场,而是用来融资的市场。更确切的说,它只是政府用来变卖国有资产的交易市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股市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不一样。

它不是投资的市场,而是用来融资的市场。

更确切的说,它只是政府用来变卖国有资产的交易市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国有企业体制演变为如今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结构。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因体制及背负的历史包袱太重等原因,不敌外资、合资、私营企业败下阵来,只能靠政府不断注入资金输血维系生命。

由此造成了承担着输血任务的国有银行因不堪重负形成了大量的坏帐,中央政府又不得不几次从中央财政资金中拨出资金来救济银行,以此来维系银行系统的运转。

国有企业成了的巨大的经济婴儿,躺在政府的怀抱里,贪婪地吞噬着其它经济体创造的社会财富,而政府却不得不扮演一个偏心的老娘,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喂养它。

因为不管国有企业如何的不争气,但在现在这个时候,它仍然国民经济的支柱,现在它还不能倒。

国有企业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一次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性,变国家政府经营为社会经营。

然而这种转变之路走得颇为坎坷,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引发了国有企业的贱卖和腐败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也最终催生了国资委――处置国有资产的机构。

中国股市的产生最初并不是为了要解决国有企业问题,而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以西方市场经济模式为参照物,股市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搞股市带有很大的实验性质,因此它的产生在当时也备受争议。

然而股市强大的融资功能和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要求却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转型提供了一条捷径。

企业借了银行的钱要还贷,还要支付利息,通过上市融资却不用还一分钱,减轻了银行的压力;要上市就得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优化了企业管理结构,又减少了政府的麻烦,至少可以少抱几个只会吃奶拉屎的孩子,何乐而不为。

因此一家又一家的国有企业在经过一番股份制的改造后源源不断地挂牌上市。

但国有企业上市后只是一时解决了当时的融资问题,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的状况。

股市成立时出于对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担心使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制度设计上做了折中的处理,上市公司的资产只有少部分进行流通,上市企业的控股权仍然掌握在国企大股东手里。

此种设计引发了二个恶果:一股独大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股市上能够轻易地融到几个亿的资金的诱惑使得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不去考虑如何改善经营业绩,而是利用证券监管制度的薄弱环节在股市上大肆圈钱,利用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把上市公司变成了提款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无法在股市上进行。

对此弊端的纠正由此引出了全流通的股改。

中国的股市诞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国有企业要改造,实现从政府经营向社会化经营的转变,所有权也要经历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过程。

在这一转变的实现过程中,股市就成了国有资产的变卖或卖出的交易市场,因此它也承担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使命。

中国的股民无疑是这场经济变革的牺牲者。

如何理解新时代历史使命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从中国股市成立至今,上千家上市公司在股市里得到了几万亿的资金,企业也因此焕发了活力。

而中国的股民们得到的回报却是亏损,再亏损。

从密集的公司上市,不良上市公司的造假圈钱,直到大小非解禁,以及政府为了使上市公司融资的最大化在股票发行制度上的设计,造成了上市公司股价市盈率的高企,各种因素造成了中国股市长期的低迷,低迷的熊市一次次的将股民深套其中。

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股市却表现得持续低迷,这种异常现象为世界所无,中国独有。

原因纷繁复杂,从表面上看是政府在操控着股市,频繁密集的股票发行不断地抽取着股民的入市资金,当股市低迷到危及股市的正常运作时就暂停发行,引发一波行情,才缓过气又再次发行,形成了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现象。

然而核心问题却是因为中国经济的组织结构正经历着一场所有制的蜕变,这种蜕变的压力主要由股市来承担,由此造成了中国股市的低迷。

如果换个角度跳出股市去看中国问题,不难发现另一番景象,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在一场脱胎换骨的过程:从国有到私有。

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不难认识到中国经济只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市场化机制才是健康的,国有企业只有经过私有化改造,才具有持续发展的活力。

只有建立在一个完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股市,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而这一过程无疑是相当漫长的,也许要十年,也许要二十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并且至今仍然在膨胀的国有资产,至少需要一两代股民和机构的资金投入去消化。

只有当相当规模数量的国有企业转型为私有后,中国股市当前的历史使命才告结束。

而在此之前,中国的股市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寒冬,才能迎来温暖的春天。

无数的股民和机构也必须在熬过这个寒冬后,才能在充满了生机的股市中收获自己的所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