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假設葉挺沒有犧牲,他真的會成為開國元帥嗎?估計有點難
假設葉挺沒有犧牲,他真的會成為開國元帥嗎?估計有點難 葉挺,廣東惠州客家人,民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他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加入了粵軍追隨孫中山先生鬧革命,並且加入了國民黨。因在戰場上作戰勇敢,在成立大元帥
假設葉挺沒有犧牲,他真的會成為開國元帥嗎?估計有點難

葉挺,廣東惠州客家人,民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他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加入了粵軍追隨孫中山先生鬧革命,並且加入了國民黨。因在戰場上作戰勇敢,在成立大元帥府時,他被任命為元帥府的警衛營長,負責保護孫中山的人身安全。
在粵軍軍閥陳炯明叛變時,葉挺率領警衛營英勇作戰,與叛軍周旋,掩護孫中山夫婦撤退。可以說,在這場叛變過程中,葉挺的警衛營為保護中山先生的安全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為此,在1924年,孫中山先生派葉挺到蘇聯學習,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國民革命軍培養軍事人才,另一方面,孫中山有意栽培葉挺。不過在蘇聯期間,葉挺接觸了共產主義,從此,他的信仰慢慢由三民主義轉而共產主義。當然了,在孫中山先生還沒有去世之前,他是主張聯俄,聯共的,所以葉挺也沒有公然宣布要加入我黨。
不過在北伐時期,他領導的一個團,因為他擔任團長,所以後人也稱它為葉挺獨立團。這個葉挺獨立團,裡面的成員有很多是我黨的同志。然而,在北伐戰爭中,該團作戰勇敢,參加湖北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為此,團長葉挺也獲得「北伐名將」之美譽。
不過,在第一次北伐戰爭剛結束後,蔣介石的反共面目就暴露了,在軍隊內部發動清除異己事情,殺了不少人,只要不是信奉三民主義的,統統都被他殺掉了。面對蔣介石的屠刀,我黨於1927年8月1日在南昌打響反動派第一槍,史稱南昌起義。而這次起義的主要領導有,周公、賀老總、葉挺等人發動的,而葉挺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當時,葉挺與賀老總的部隊是這次起義的主力軍。雖說後來起義失敗了,但是也揭開了我黨的武裝鬥爭史。之後葉挺還參加了廣州起義,但是都失敗了。從此葉挺也開始他的流亡生活,先後到了香港、馬來西亞、日本,然而到了蘇聯後他加入了我黨,不過後因受到排擠,他憤怒退黨了,加入左派成員有鄧演達、陳友仁、宋慶齡等人,也稱之為「第三黨」。這樣一來,導致葉挺既不是屬於國民,也不屬於共產。
在抗戰爆發後,兩黨雙方再次合作,而無黨人士的葉挺擔任新四軍軍長,而副軍長就是由項英(新四軍的元老級別的人物,在新四軍內部說話葉挺還管用)擔任。其實,葉挺擔任新四軍軍長也是挺憋屈的,重要會議不讓他參加,都是等開完會後,再向他傳達會議的一些決定。
不過在皖南事變後,葉挺被捕,不過蔣介石也沒有殺他,只是把他關押起來了,直到抗戰勝利後才獲得釋放。
不過很可惜,在準備從重慶乘飛機回延安的路上,飛機出了事故,葉挺遇難身亡,同機遇難的還有王若飛、博古(秦邦憲)、鄧發等人。對於葉挺的意外死亡,大家都感覺到有點可惜,畢竟是一位有才華的人,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就死了,甚是可惜。因此,就有人認為,假設葉挺沒有犧牲,在新中國成立後,他會不會被授予元帥軍銜?在小編個人看來,如果,葉挺沒有犧牲授予元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第一個原因,10大元帥都是各個山頭的代表;擔任過紅軍方時期的面軍的總指揮,與者野戰軍總司令。雖然,葉挺參加了南昌起義,但是他沒有堅持到最後,在最困難的時候離開了。也沒有參加土地改革時期的戰鬥,或者創建蘇區根據地。像賀老總,雖說在解放戰爭時期沒有擔任野戰軍司令員,但是他參加了創造紅二方面軍的戰鬥史。因此他成為代表紅二方面軍代表人物,所以被授予元帥軍銜。葉挺沒有,所以不能授予元帥軍銜。
雖然,後來他擔任新四軍軍長。但是新四軍是誰的隊伍?大家一清二楚,葉挺只是名譽上的軍長,實際掌權者還是項英。再說在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重建後的新四軍,根本與葉挺無關,所以他也不能代表新四軍的山頭。假設沒有皖南事變,葉挺在新四軍一直這樣平穩地發展下去,他也不可能成為華東野戰軍(也就是新四軍)的代表,有項英,陳老總,還有在軍事上後來崛起的粟裕司令員。葉挺頂多擔任華東野戰軍第二副司令員或者是第三副司令員。照這樣發展下去,可能在新中國成立後,他會授予上將軍銜。因為東北野戰軍幾位副司令員都是上將軍銜,要麼是無軍銜,身為無黨人士的葉挺自然也高不到哪裡去。
再假如,他從重慶回到延安時,飛機沒有出事故。在即將爆發的解放戰爭時期,他頂多是在統帥擔任參謀以類的工作。再說,這個時候的各野戰軍都有自己的總司令,不可能把他們其中一個人拿掉,讓無黨人士的葉挺去擔任吧。所以,葉挺沒有犧牲,他授元帥的可能性也不大。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假設。有不同想法的讀者們,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很赞哦!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