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备杀关羽 张飞被杀的真正原因,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张飞被杀的真正原因,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张飞被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写为范疆,三国志中为范强)杀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为什么被杀呢?按照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刘备为帮二弟关羽报仇出兵讨伐东吴,命令身在阆

张飞被杀的真正原因,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张飞被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写为范疆,三国志中为范强)杀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为什么被杀呢?按照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刘备为帮二弟关羽报仇出兵讨伐东吴,命令身在阆中的张飞前往江州会合。张飞临行前令部下三天之内制作白旗白甲,第二天张达、范强入营报告;说时间紧迫希望能宽限几天;张飞大怒,拉出去每人赏了五十鞭,但是仍然命二人筹办军务。并严令在期限内完成,若有延误斩首示众!张达、范强回到自己的营帐一商量;这个任务根本完成不了,横竖都是死。便在当天夜里趁张飞醉酒潜入了中军大营将张飞杀害。带着张飞的人头叛降孙权! (就算这个是真实的,单从用人方面来说,肯定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能及时换人的话就没有后来的悲剧了。就像关羽出兵攻打襄樊,临行前糜芳和傅士仁喝酒误事被关羽处罚,打了还继续用,为后来二人背叛关羽投降东吴埋下了伏笔。血淋淋的教训啊!张飞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没能重视,导致最后被杀,遗恨人间!) 那么张飞被杀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正史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跟张飞本身有莫大的关系!接下来小编将从三个方面跟大家详细探讨一番! 一是性格 《三国志》中提到张飞对文人君子尊敬有加,武将里除了那几个有名的,其它一概不放在眼里!对手下的士卒更是非打即骂!这说明他的性格有粗有细,但总体还是粗多一点。在三国演义中他追随刘备之前家有庄园,卖酒屠猪。虽然是虚构的,但和他暴躁的性格还是比较接近也很合理。后来追随刘备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建功立业,随着地位的上升,打骂士卒的毛病也越来越严重,刘备常常告诫「 ”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意思是说你用严刑频繁杀人,天天鞭打手下的士卒,却还要用他们办事,这是自取祸患。但他都左耳听右耳冒,不放在心上。张飞因为暴躁必然少恩,手下的忠诚度不会很高,这也为张达、范强谋害他间接地提供了条件。 二是能力 试想作为一个优秀的带兵将领,除了自身的武力值之外,全局观、指挥、谋略缺一不可!当阳长坂坡他率领二十骑兵,阻挡曹操数十万大军。帮助刘备顺利转移,靠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曹操阵营里程昱的评价,张飞万人敌的名声人人都有耳闻,张飞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所以在气势上就已经压曹操的部队一大截了,再加上他只带领二十骑兵,让生性多疑的曹操觉得必有蹊跷?未敢进兵。从而促成了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头水倒流的英雄气概!还有刘备进攻益州刘璋,他和诸葛孔亮分道援助,在江州义释严颜,充分说明了他爱惜人才,甘愿为人才低头!一路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甚至比诸葛亮还早一步到达成都附近与刘备会合!在汉川带领精兵万人与曹操大将张郃激战五十多天,最后出奇兵,抄小路,利用山间道路狭长的地理优势大败张郃,这正是谋略的体现!但随着年龄增长,威名的增加,也难免心生骄傲。骄傲就容易被人钻空子。 三是环境 张飞年轻时虽然鞭打士卒,但刘备正处在上升期,势力越来越强。他自己也带兵有方。再加上刘备、诸葛亮、赵云等人在他身边时常劝告,自然不会有什么事。就像人高兴的时候遇到不开心的事也不会太在意,反过来就不行了。不高兴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尤其是二哥关羽被东吴杀害后(也为张飞埋下了致命的种子),天天想着讨伐东吴,心里被悲痛时刻环绕着,每天都喝的大醉,心烦意乱。一旦抓住手下的毛病,即使是小错也会从重惩罚!刘备、诸葛亮他们又不在身边,难以相劝。手下的劝说他又一句不听!张达、范强也可能是看到这点!感觉求生无望,所以才对他痛下杀手。 以上三个方面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个都不算大毛病,但综合在一起就致命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但也毁英雄!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凡事都有法度,学会掌握。才能有助于工作和生活。性格决定命运,改变命运从改变性格开始! 很赞哦!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