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话剧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中国话剧的历史

火烧 2022-11-03 21:04:41 1115
中国话剧的历史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800年以上的历史,由南宋戏文、金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地方小戏直到现代新戏曲,不断地发展蔓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戏曲艺术家,对京剧的内容和演出

中国话剧的历史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800年以上的历史,由南宋戏文、金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地方小戏直到现代新戏曲,不断地发展蔓延。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戏曲艺术家,对京剧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先时代的要求。

曾经流行一时的时装新戏,乃是对中国戏曲进行改革的尝试。

在旧剧改革和西方戏剧的双重影响下,20世纪初出现了学校演剧活动。

1907年在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同年在上海成立的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等所演的“新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

春阳社于1908年上演的《迦茵小传》,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

1910年以后新剧被称为“文明戏”,多是用幕表的形式,只有剧情大纲,由演员即兴编演。

在这前后,这种戏剧形式还有“爱美剧”、“白话剧”等名称。

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把它定名为“话剧”,意在使之与中国戏曲、歌剧、舞剧、哑剧等相区别。

中国话剧只有约八、九十年的历史,它形成于20世纪初,由在美国学习西方戏剧,并毕生致力于将其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洪深命名为话剧,已示域依靠唱,念,做,打,手段注重对生活进行程式化表现的中国戏曲相区别。

话剧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中国话剧的历史

话剧在“五四”运动前后已臻成熟。

此后,一般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分为现代当代两个时期。

中国现代戏剧以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戏剧的众多流派为起点,在社会运动和革命斗争的浪潮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