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推动司马氏掌握政权的寿春之战

火烧 2021-12-29 03:04:26 1030
推动司马氏掌握政权的寿春之战 寿春之战是以司马昭为主角的一次重要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曹魏甘露二年(257年)至三年(258年),为了平定诸葛诞的叛乱而进行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寿春,作为一次攻城战
推动司马氏掌握政权的寿春之战

推动司马氏掌握政权的寿春之战  

寿春之战是以司马昭为主角的一次重要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曹魏甘露二年(257年)至三年(258年),为了平定诸葛诞的叛乱而进行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寿春,作为一次攻城战役,全程歼灭了敌军大约20万人。后世有学者认为这场战役的胜利积极地推动了司马氏掌控魏国大权的进程,意义十分深刻。 司马昭 诸葛诞叛乱是寿春之战发生的最初原因,他心中对于司马家的专权又惧又怕,心怀不满。在征东以后,他开始积聚力量,收拢人心,壮大自己身边的护卫力量,野心显现。当时东吴意图攻打徐,诸葛诞是主动请缨作战,远离中央,到地方发展势力。但是其野心还是被前来督军慰劳军队的贾充发现,告知了司马昭。并且建议司马昭尽早将他控制起来,避免他拥兵自大,起兵造反,司马昭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诸葛诞为司空,诏命他迅速回京。 诸葛诞恐事情已败露,不敢返京,在猜疑和恐慌中还处死了身边的乐琳,他开始加快屯兵,并且派遣手下的长史吴纲把自己的小儿子去到吴国去寻求救援。孙吴大臣惊喜非常,即刻派兵出征,还给了诸葛诞一个职位叫做寿春侯。 诸葛诞 司马昭率领大军出发讨伐,并且命令王基先行出兵,双方对抗中,孙吴派兵参与救援的朱异和孙琳相继失败,吴国人大量伤亡,国内不满之声四起。而诸葛诞一方被困城内,粮食逐渐出现短缺情况,诸葛诞周围几位谋士对于出城反击还是坚守不出爆发了争论,最终蒋班、焦彝两位谋士发现诸葛诞意图除去他们选择逃到魏国一边去,诸葛诞手下全怿也被司马昭用计策反,他陷入了极其绝望的情景中。 到了甘露三年(258年),他和谋士文钦的矛盾已经无法掩藏,对于如何对抗魏军,两人意见冲突极大,互不认可,最终诸葛诞杀文钦,他也在突围中被司马胡奋杀死,吴国兵士一万多人被俘。就这样司马昭顺利地除去了拥护魏帝的势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