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武力 關羽夏侯惇都不是他的對手,一個忠臣、名將,可惜跟錯了人
關羽夏侯惇都不是他的對手,一個忠臣、名將,可惜跟錯了人
高順是三國一流名將,戰績很彪悍。他是呂布麾下第一將,地位高於張遼。呂布文有陳宮,武有高順。高順跟“五虎將”、“五子良將”等都是一個級別的。

高順手下有著名的“陷陣營”,雖然只有700人,卻是裝備先進、紀律嚴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高順曾經帶兵攻打劉備。曹操派遣夏侯惇救援劉備。高順卻擊敗了劉備、夏侯惇,並俘虜了劉備的妻兒。高順除了打仗厲害外,還非常忠心。他經常勸諫呂布做事要多考慮後果,要信任部下。但呂布卻沒有聽從。後來呂布還懷疑高順,奪了他的兵權。高順卻依然對呂布忠心耿耿。最後,呂布、陳宮、高順三人都被曹操處死。
高順是一個忠臣、名將,可惜卻跟錯了人。他要是跟了曹操、劉備、孫權,也能成為流芳千古的大將。可惜跟了不靠譜的呂布,最後落得個斬首示眾的結局。實在是可惜。呂布實在是不值得他的效忠。
提起高順,就不得不提張遼。就是張遼這位威震逍遙津打得孫權滿地找牙的名將,在若乾年前居然還只是給高順打個副手的份。不過,在那個時候他們的領導呂布還很風光。
當然,這個曾經力壓張遼一頭的高順,確實也是一位有兩把刷子的人物。我們先來看一下裴松之注解的《三國志》:“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有去無回,有我無敵”,軍規嚴密的“陷陣營”在性質上應該有點類似現代的“海豹突擊隊”。正因“陷陣營”的強悍,名將關羽、夏侯惇在小規模的遭遇戰中均成了高順的手下敗將。只可惜,高順生不逢時,他的領導呂布是個輕率的人。高順曾經經常勸諫呂布說:“凡是破家亡國的君主,並不是手下沒有忠臣和能臣,是因為君主不能用人。將軍每次的言行舉動,都不肯深思熟慮,在事後卻推諉於‘失誤’,將軍的這種失誤太多了。”
【呂曹徐州之戰】曹軍先鋒夏侯惇帶大軍攻打徐州,高順領陷陣營拒之,以破竹之勢直搗其後方大寨,再大敗夏侯淵,使其敗退而歸。其部下的曹性奪去夏侯惇一目。陳宮用計令曹方誤以為高順被貶,實則是引曹軍攻城。高順再以陷陣營於外圍一舉殺之,最終大敗於禁。
這個高順的確不是吃閑飯的,那麽高順為何不投降曹操:
其一,引頸赴死,大丈夫所為。既然追隨呂布,就要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高順在史書上幾乎是個完人,所謂愛兵如子,所謂清清白白,不願意讓投降玷汙自己高尚的品行,可惜追隨了一個貪生怕死的主子,這次曹操打徐州,陷陣營完敗,手下士兵肯定會遭殃,作為主帥,高順自然不忍獨存。
其二,高順如果投降,曹軍和劉備等人未必願意容納。高順多次打敗曹軍,還有劉備等人的隊伍,說不定這些人早已咬牙切齒,這和張遼還能得到關羽的器重並不相同,另外對高順如果不殺,也會傷害了自己將士的心!好嘛,我們在戰場上拚死格鬥,死傷無數,好不容易把這個死對頭捉住了,你當領導的充好人,就給放了!對得起俺們那些死去的弟兄們嗎?以後再打仗誰還肯賣命?所以,對待俘虜,該殺的還是要殺的!高順知道,自己和曹軍和劉備的軍隊不同路,因此才不投降。
其三,民間傳說高順和呂布的女兒有愛情糾葛,可陳宮卻主張把呂布的女兒嫁給袁術的兒子作為政治聯姻,因此高順和陳宮不和睦。後來呂布又不把女兒許給袁術的公子,因此高順一直在呂布身邊效力。呂布就是高順的準嶽父,自然高順不願意投降,英雄難過美人關嗎?
唉高順當時名將,為呂布手下難得的獨當一面可獨立作戰的大將。然高順如無柄刀,無人信任,無人敢用。張遼投降時有高順之才,無高順之威望,曹操才能用,可降。高順不可降,八百陷陣所當皆破,後世如嶽飛臣強主弱不可久,必冤殺。不降而死實無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