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类在手机哪里 手机历史和演变
手机历史和演变
1.手机的演变历史
1902年,一个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 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1973年4月,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马丁·库帕”从此也被称为现代“手机之父”。
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G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2.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发展历程: 一、智能手机发展早期:苹果风靡全球,中华酷联格局初定 1、在智能手机的发展初期,苹果凭借着单一的iPhone手机引爆了整个全球的智能手机发展。
尤其是到苹果第四代手机iPhone4和iPhone 4S的时候,iPhone手机更是风靡全球,不少用户甚至不惜卖肾只为买一个iPhone手机。而在苹果智能手机的推动下,全球各地的智能手机厂商也都开始纷纷效仿之。
2、于是,三星奋起追赶,成为了在高端市场唯一能够与苹果匹敌的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国产手机们也开始纷纷崛起,并形成了苹果、三星之外的四强格局: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史称“中华酷联”。
二、智能手机发展中期:小米模式崛起,国产手机进入低价时代 1、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以小米为代表的低价手机迅速崛起,小米凭借着低价和饥饿营销方式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用户的支持。随着小米手机销量不断攀升甚至一度排到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排行版的冠军位置。
2、在受到小米手机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都开始推出低价手机,并与小米开始了价格战,同时在这期间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互联网品牌低价手机,诸如锤子、一加、荣耀等等。 三、智能手机发展后期:小米逐渐没落,OPPO、vivo、乐视生态手机崛起 1、在国内市场,小米手机开始走下坡路,以乐视为代表的生态手机开始崛起。
而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三星也正在开始受到来自华为、vivo、oppo等智能手机的冲击。 2、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称,2016年Q2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华为排名第一,与此同时OPPO、vivo两大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也大幅攀升,而小米的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第二季度的17.1%下降至9.5%,是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的厂商中降幅最大的。
OPPO、vivo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迅速崛起,而小米则受到了来自荣耀、乐视生态手机的强烈冲击。
3.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
手机,是现代社会极其重要的通讯工具,曾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手机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1958年,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这就是最早的移动电话。手机的前身是座机电话,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理论后,终于在数十年后得到验证。
座机电话由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1876年),此后,电话的方便传遍了整个世界。手机在早期体积非常大,大小与砖头差不多,因此又被称为“板砖电话”,“水壶电话”等。
早期手机的著名代表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尔后有更多的牌子出现,两大老牌逐渐淡出市场。2009年,触摸屏技术发生飞跃性的突破,原本只属于国家拥有的触摸屏开始广泛进入民间,2012年,全世界将近50%的手机都使用了触摸屏技术。
2015年后,世界范围内80%的手机和智能产品都实现了触控智能化。现今手机的著名代表:外国品牌:iphone,三星电子,黑莓。
中国品牌:华为,宇龙计算机科技(酷派),魅族,小米,oppo,vivo,TCL,联想,步步高。
4.手机发展历史
1902年,一个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 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1973年4月,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马丁·库帕”从此也被称为现代“手机之父”。 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
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
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
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G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
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5.手机的起源和发展
手机就是手提式电话机的简称,或称移动电话,香港地区也称行动电话,是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话。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亚历山大·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乔,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
这个当年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产物现在已经遍地开花,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马丁·库帕今年已经74岁了,他在摩托罗拉工作了29年后,在硅谷创办了自己的通讯技术研究公司。目前,他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兼CEO。马丁·库帕当时的想法,就是想让媒体知道无线通讯——特别是小小的移动通讯手机——是非常有价值的。另外,他还希望能激起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兴趣 谀ν新蘩 珹T&T(AT&T也是美国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竞争中,能支持前者。
其实,再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亚历山大·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1946年,亚历山大·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罗拉这两个公司才开始对这种技术感兴趣起来。当时,AT&T出租一种体积很大的移动无线电话,客户可以把这种电话安在大卡车上。AT&T的设想是,将来能研制一种移动电话,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车上的无线电设备来加以沟通。库帕认为,这种电话太大太重,根本无法移动让人带着走。于是,摩托罗拉就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规定移动通讯设备的功率,只应该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过三瓦。事实上,今天大多数手机的无线电功率,最大只有500毫瓦。
从1973年手机注册专利,一直到1985年,才诞生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
6.手机发展历史介绍
如果追溯我们会发现,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现了。
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1940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
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 1973年4月,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
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事实上,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不同手机。
第二代手机——GSM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来区分用户。到了今天,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
于是,更新的、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机的CDMA技术应运而生。应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还能减少辐射,可称得上是“绿色手机”。
发展历史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
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02年 ,一位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194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造出战地移动电话机。 1946年,世界上从圣路易斯的一辆行进的汽车中打出了第一个电话用移动电话所拨打电话。
1957年,苏联杰出的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
1958年,他已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 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
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 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 1958年,苏联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тай)。
1959年,性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
马丁·库帕(Martin Cooper) 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
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
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
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
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
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发展详情 现在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是所谓的第三代手机(3G),以欧洲的GSM制式和美国的CDMA为主,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无线应用协议等。
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及,CDMA手机也很流行,整个行业正在向第四代手机(4G)迁移过程中。电话键盘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机、摄影、录音、GPS、上网等多种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DA发展的趋势。
电话的口承、耳承和相应的话筒、听筒都装在单个把手上。旧称为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传真,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距今的手机安全产品基础防护功能比较完备,但在防骚扰、隐私保护和数据保护方面仍有欠缺,未来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QQ手机管家、安全管家、网秦等安全厂商纷纷宣布进军云安全领域,2013年将是移动云安全加速落地的关键年,各大安全厂商必将继续加大对移动云安全解决方案的投入力度。 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
最先研制出手机的是美国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
很多人称呼这种。
7.手机的发展历史
手机发展史1844年5月24日。
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泊。
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
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
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
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
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8.手机的发展历史
手机发展史 1844年5月24日。
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泊。
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
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
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
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
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9.手机由来及发展历史
手机,英文为mobile phone或cellphone。
电话的口承、耳承和相应的话筒、听筒都装在单个把手上。旧称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手机制式 所有目前的手机都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双频手机和多频手机是可以用于同一制式的两个或三可不同频段的手机。 双模手机和多模手机是可用于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移动网络的手机,如GSM和PHS,GSM和CDMA,2G和3G等。
尽管这些手机在价格上稍逊于单模手机,但是给用户多了一种选择,提供更好的灵活性。他们作为现在标准过渡阶段的产品,在提高网络效率方面,对客户和运营商都是比较划算的选择。
【手机由来】 移动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旧称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
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体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等。 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部分采用用触摸屏的手机减少了按键)。
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录音、摄像、GPS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DA发展的趋势。 【手机发展历史】 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
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
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
此中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G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
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第三代手机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兆字节/每秒、384千字节/每秒以及144千字节/每秒的传输速度。
未来手机 未来的手机将偏重于安全和数据通讯。一方面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另一方面加强数据业务的研发,更多的多媒体功能被引入进来,手机将会具有更加强劲的运算能力,成为个人的信息终端,而不是仅仅具有通话和文字消息的功能。
手机会更加智能化,微型化,安全化,多功能化。 目前手机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
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 (技术)|MMS(彩信、多媒体简讯)、无线应用协议(WAP)等。 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部分采用用触摸屏的手机减少了按键)。
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录音、摄像、定位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ocket PC发展的趋势。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与保密性不足,无线宽带利用不充分。
在第二代手机出现以后有了对比,人们才把这些模拟制式的手机称为第一代手机。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手机也已经研制出来了,但是由于相关网络没有普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三代手机的开始的目标之一是开发一种可以全球通用的无线通讯系统,但是实际最终的结果是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制式,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
10.手机演变历史
我国移动电话经历了模拟机、GSM 数字机,再到现在 2.5G 的 CDMA 1x 和 GPRS 。在这段发展历程中,有很多手机是值得我们怀念、铭记的。首先从国内的手机说起。
第一款移动电话:摩托罗拉 3200
第一款 GSM 手机:爱立信 GH337
第一款机卡分离 CDMA 手机:摩托罗拉 V8060
第一款双频手机:诺基亚 6150
第一款翻盖手机:摩托罗拉 8900
第一款折叠手机:摩托罗拉 328c
第一款抽盖式手机:诺基亚 8110
第一款双屏手机:三星 A288
第一款横握键盘手机:诺基亚 5510
第一款内置天线手机:诺基亚 3210
第一款可换壳的手机:诺基亚 5110
第一款旋盖手机:摩托罗拉 V70
第一款自编铃声手机:爱立信 GH398
第一款三防手机:爱立信 R310sc
第一款 256 色 GSM 彩屏手机:爱立信 T68
第一款使用 EPOC 操作系统的手机:爱立信 R380sc
第一款 MMS 手机:索尼爱立信 T68ie
第一款 内置游戏的手机:诺基亚 6110 ,内置贪吃蛇

第一款全中文手机(中文显示及中文输入):摩托罗拉 cd928+
第一款彩屏手机:西门子 s2588
第一款支持语音拨号的手机:飞利浦 Genie 828c
第一款内置双卡功能的手机:夏新 A8198
第一款转为女性设计的手机:三星 A408
第一款带摄象头手机
第一款内置 MP3 功能,带有移动存储器的手机:西门子6688
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诺基亚 7650
第一款 16 和弦手机:夏新 A8
第一款 40 和弦铃声的手机:联想 G808
第一款 65536 色 GSM 的手机:联想 I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