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备入川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出川伐吴?如果不去伐吴,能否打败曹操统一天下

火烧 2022-03-28 08:59:33 1050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出川伐吴?如果不去伐吴,能否打败曹操统一天下 刘备登基称帝 公元221年汉皇后裔刘备在蜀中称帝,蜀汉王朝正式成立,从此与北方的曹魏、东吴的孙权正式构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之中就综合国
刘备入川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出川伐吴?如果不去伐吴,能否打败曹操统一天下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出川伐吴?如果不去伐吴,能否打败曹操统一天下  

刘备登基称帝 公元221年汉皇后裔刘备在蜀中称帝,蜀汉王朝正式成立,从此与北方的曹魏、东吴的孙权正式构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之中就综合国力进行对比,当属曹魏最强,因为他们占据北方广袤的土地和资源,;东吴次之,孙氏三代人创下坚实的基业,也算是根深蒂固;而蜀汉从进入川蜀到建国就短短的几年,因此最弱。 所以就国力而言此时的蜀汉应该正是休养生息养兵蓄锐的时候,但是汉皇刘备却做了一件大相径庭的抉择,那就是出川伐吴。公元221刘备登基后,发布第一道诏书就是东征伐吴,主要是因为荆州被袭关羽被杀。 关羽剧照 序幕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与曹操展开了决战,曹操大败而归,刘备趁机占领了汉中全境,可谓是大获全胜,这给驻守在荆州的关羽是一大鼓舞,在此影响下,同一年关羽也开始从荆州北上伐魏,在这一路之上关羽势如破竹,斩庞德、水淹七军、收于禁可谓是高歌猛进。 但就在樊城前线,关羽大军遭到了魏将曹仁的顽强反击,樊城久攻不下,双方在此僵持许久,然而就在双方正在激战之时,东吴大都督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就这样经营了数十年的荆州被东吴夺走。荆州丢失使得军心大乱,已经无力再与曹军僵持下去了,此时的关羽也是无路可退,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走麦城,但是东吴吕蒙并没有就此罢休,在关羽撤退的路上,设下埋伏截杀了关羽,一代名将关羽就这样丧命于此。 关羽败走麦城 刘备的反应 荆州被袭关羽被杀,这才让刘备有了讨伐东吴的决心,所以在刘备称帝后,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出川伐吴,然而在这件事情上,刘备与诸葛亮、赵云等人在意见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诸葛亮等人极力反对刘备东征伐吴,因为作为蜀汉而言,最大的敌人应该是北方的曹魏,而东征伐吴有损孙刘联盟。经过诸葛亮等人的利弊相劝,刘备伐吴的决心稍有缓和。 然而就在此时他的手足兄弟张飞被叛将所杀,所以更进一步激发了刘备伐吴的决心,作为一国之主的刘备,此时正处在怒火中烧的时候,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伐吴的决心了,哪怕是诸葛亮。所以这就是导致刘备出川伐吴的起因,他伐吴的目的也就两点一来为关羽报仇二来为了收复荆州。 荆州古城 刘备的结局 但是事情的发展结果也出乎意料,公元222年刘备大军在夷陵前线与东吴大军相遇,双方僵持不下,此时的夷陵地区正值酷暑季节,刘备大军出川以来连连征伐不曾间断,所以此时蜀军兵困马乏士气低落,见此情景刘备认为军队不宜再战,需要休整,所以将大军带入丛林之中驻扎,准备等到入秋以后再与吴军大战。 夷陵之战示意图 然而刘备的如意算盘却在此打错了,东吴大都督陆逊不会再给他机会了,刘备的大军进入丛林,对于东吴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战机,在陆逊的指挥下,吴军连夜攻破蜀军的大营,利用丛林的优势一把大火,将刘备所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全部毁灭,蜀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了吴军的突然袭击,所以导致了全军覆没。刘备在众人的奋力保护下逃到了白帝城,最终因此战的大败抑郁而亡,带着他未尽的事业驾鹤西去。 病危中的刘备 这就是有名的夷陵之战,这场战争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蜀汉的国力也因此严重受挫。夷陵大战的失败也让我不由的在想,刘备当初选择东征伐吴到底是对是错,为什么一定要伐吴?如果他能够听取诸葛亮的意见,最终能否大败曹操一统天下?这是一个战略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的来分析。 魏蜀吴三国地形图 战略目的 我们来看刘备伐吴到底是对是错?产生这个疑问是因为刘备战败,要是这场战争刘备打赢了,那么这个问题就是绝对的肯定了。至于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是什么,前面已经讲到了,第一是为了给关羽报仇、第二是为了收复荆州。通过这两点似乎可以看出,刘备发动这场战争于公于私都是对的。 但是当初还是遭到了诸葛亮等人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蜀汉的最大敌人是曹魏而并不是东吴,对吴作战严重破坏了孙刘联盟,也不符合《隆中对》里面的既定方针,说到这里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制定了怎样的一套战略方针,大概意思就是告诉刘备,第一步就是要夺取荆州以此为根据,第二步就是进取西川,得到西川后就得南抚夷越,西和诸戎,外结孙权、内修政务。待到天下有变时,派一位上将率军从荆州北上,于此同时刘备自己亲率大军出秦川,如此以来曹魏必定能破,大业一定能成。 然而刘备的这一举动严重打乱了当初的既定方针,所以才使得诸葛亮当初极为反对。但是我们仔细来想,其实这一套战略规划,因为荆州的被袭就已经被打乱了,看似完美的《隆中对》也随之破灭。因为荆州的丢失,意味着蜀汉失去了重要的战略支点,根据诸葛亮的制定方针,是待到时机成熟时,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才有必胜的把握,除此之外伐魏是很难成功。 隆中对 荆州的重要性 所以通过这一点来看,刘备发动这场战争,其战略目的没有错,刘备意欲夺回荆州,因为荆州对于蜀国的确太重要了,失去了荆州的蜀汉集团就不能对曹魏展开两面进攻,也就构成不了钳形攻势,单一的从川蜀出兵北上,面对实力数倍于己的曹魏,蜀汉的北伐也势必是艰难的,因此这也就是刘备的伐吴主要意图。 对于荆州的重要性,从诸葛亮后来的北伐问题上就能看出来,后来诸葛亮从川蜀带兵北上,因为路途艰险每次遇到粮草无法正常的运进的时候,就会感慨道:”要是荆州还在我们手中该有多好!”也就是说从荆州出兵要比从川蜀之地出兵便利的多。 荆州的战略图 刘备的看法 诸葛亮辅佐刘备多年,刘备自己也一定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在很多的问题上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当一些事情发生后,刘备也能看出东吴这个所谓的盟友其实并不可靠。因为在荆州的问题上,东吴早已将其视为己物,早在周瑜在世的时候,就一心想把荆州夺回去,那时因为有鲁肃一直从中调解,才使得孙刘联盟勉强得以维持,然而从根本上来讲,孙刘联盟也只是蜀汉的一厢情愿而已,然而当荆州被袭关羽被杀使得这种岌岌可危的联盟关系彻底破灭。 周瑜剧照 因此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伐吴没有错的。只是刘备战术上的失误导致他的大败。如果他不去伐吴而是去伐魏,也不见得就能成功,因为还是实力的原因。虽然说刘备不去伐吴,在军事实力上会有所增强,但是面对川蜀和汉中巍峨的地形,刘备出秦川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如果不能做到速胜,就蜀汉和曹魏两国的实力而言,蜀汉也是耗不过曹魏的,长期的僵持只会让蜀国的国力消耗殆尽,最终也还是会和诸葛亮的北伐一样,注定不能成功。 孙权剧照 东吴存在的威胁 如果刘备不去伐吴,东吴也就会认为蜀汉没有实力与之一战,既然他们敢在关羽北伐的时候敢去偷袭荆州,也就敢在刘备北伐的时候偷袭益州。作为后者不管他们能不能成功暂缺不说,只是他们这一举动,也势必会给刘备的北伐带来后顾之忧。 通过他们袭取荆州,让刘备也明白了,东吴不除日后一定会成为大患,对北伐曹魏形成威胁。看明白了这点,刘备也改变了既定方针中的一点,那就是由原来的联合孙权变成了灭掉孙权。 因为作为东吴,他们不会像蜀汉和曹魏那样一心想要图霸天下,因为他们身居江南,在军事实力上他们拥有的水师只能凭借长江天险尚可自保,但不足以让他们图伐中原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也许在这里你会觉得矛盾,他既然是自保为何还会再去袭击刘备呢? 红色为东吴的势力范围 东吴的立场 其实我要说的是他们之所以去袭取刘备的后方,其实也是为了自保,因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作为东吴他们也知道,刘备如果不去伐吴,就会集中力量伐魏一旦曹魏被灭,那么东吴就是蜀汉的下一目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蜀汉和东吴之间早晚必定会有一场大战,到那时蜀汉实力会更加的强大,东吴必将不是对手,东吴也将面临着灭顶之灾,所以东吴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一定不会让蜀汉得逞,所以会选择先下手为强。 如果蜀汉实力强大,在关键的时候还会在背后捅上一刀,然而诸葛亮在后来的北伐中没有遭到东吴的偷袭,是因为蜀汉的实力不及曹魏,所以东吴也就没有出手。而是选择坐山观虎斗,东吴不希望任何一方被灭,那样他自己也就要面临了危险。 诸葛亮剧照 东吴要想长期的稳定下去,就必须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通过后面的战争我们不难发现,东吴的立场并不稳定,当刘备刚开始率领大军伐吴的时候,孙权为了自保立刻向曹魏俯首称臣。而当曹魏正要发动五路大军伐蜀的时候,东吴又重新与蜀汉结盟。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所以在自身利益的趋势下,东吴的立场是不稳定的。 结语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当初刘备在执行诸葛亮的战略方案的时候,把东吴这个盟友估计过高了,在荆州的防御上,忽略了东吴的存在。所以才酿成了悲剧,荆州的被袭是整个蜀汉命运走向的一个转折点,所以说东吴的存在,完全破坏了刘备的北伐大业,东吴不除北伐就很难成功,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刘备是对的。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