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众叛亲离 成语: 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众叛亲离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编号: 970
成语: 众叛亲离
注音: ㄓㄨㄥˋ ㄆㄢˋ ㄑ|ㄣ ㄌ|ˊ
汉语拼音: zhòng pàn qīn lí
参考词语: 众散亲离, 亲离众叛
反义: 众星拱月, 众望所归, 归之若水
释义: 众人反叛,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处境孤立。语出《左传.隐公四年》。 △「玩火自焚」、「治丝而棼」
Emoji符号: 众叛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众叛亲离”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据《左传.隐公四年》载,春秋时代,卫国公子州吁(ㄒㄩ)杀了自己的哥哥桓公想要自立为君。由于多数的大臣百姓不赞成他弑兄夺位的行为,所以州吁打算出兵攻伐与卫国有世怨的郑国,希望能借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恰巧当时宋国殇公即位,郑国收留了从宋国出奔的公子冯,并且想要用武力送他回国为君。州吁便以此为名,联合宋、陈、蔡等国出兵攻打郑国。四国的大军于是开到了郑国,把首都的东门团团包围,连续打了五日都没办法攻下,只好无功而返。鲁隐公就此事问他的大夫众仲:「你觉得州吁的计谋最后会得逞吗?」众仲回答:「我只听过以德服人,没听过以战乱为手段可以让人心悦诚服。以乱服人,就像要整理丝线却不先找出头绪,只会让情况愈来愈糟。州吁这个人仗着强大的武力进行残忍的征伐,总有众人反叛,亲信背离的一日,他的计谋显然难以得逞。」后来,四国联军又再次出兵攻郑,取得了胜利,但州吁并未因此而获得百姓的爱戴,反而在不久后就被杀了,果真应验了众仲的预言:「众叛亲离,难以济矣。」「众叛亲离」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不得人心,处境孤立。
典源: 《左传.隐公四年》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脩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1>之也。夫州吁2>,阻兵3>而安忍4>。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5>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注解〕 (1)治丝而棼:比喻行事不得要领,反而越做越糟。见「治丝而棼」。 (2)州吁:春秋卫国人,庄公之子,桓公之弟。桓公立十六年,州吁弑之而自立。吁,音ㄒㄩ。 (3)阻兵:仗恃著强大的军力。阻,依恃、依仗。 (4)安忍:安于行使残忍之事。 (5)济:成功、达到目的。

书证: 01.《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源) 02.《三国志.卷八.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公孙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袁绍与瓒书曰)既乃残杀老弱,幽土愤怨,众叛亲离,孑然无党。」 03.《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幽州饥俭,人皆蔬食,众叛亲离,甲旅寡弱,此则内无强兵以御我也。」 04.《陈书.卷三○.傅縡列传》:「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 05.《旧唐书.卷五五.薛举等传》:「史臣曰:『李轨窃据鹰扬,僭号河西,……及杀害谋主,崇信妖巫,众叛亲离,其亡也宜哉。』」 06.《朱子语类.卷五○.论语.尧曰篇》:「他众叛亲离,那里有至亲?」 07.《宋史.卷三○七.杨覃列传》:「请诏边臣谨守疆候,毋得轻举,俟其众叛亲离,则亡无日矣。」 08.《隋唐演义.第五三回》:「不意今日一战,至于众叛亲离,欲守无人,欲归无地。」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不得人心,处境孤立。 【使用类别】用在「失道无助」的表述上。 【例 句】 <01>你再这样我行我素,迟早会众叛亲离。 <02>为政者倒行逆施,最后总是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03>商朝纣王暴虐无道,以致众叛亲离,终于走上被迫自焚而亡之途。 <04>他因处事不公而陷入众叛亲离的危机,完全是咎由自取,无可同情。 <05>我原来的老板就是刚愎自用,才会众叛亲离,最后公司只好关门大吉。
成语接龙“离”字开头的成语
离乡背井
离乡别井
离乡避井
“众”字结尾的成语
乌合之众
大庭广众
寡不敌众
稠人广众
广庭大众
乌集之众
寡不胜众
大廷广众
“众”字开头的成语
众志成城
众口铄金
众叛亲离
众矢之的
众望所归
众寡不敌
众心成城
众盲摸象
众望所依
众望攸归
众口烁金
众口金铄
众人广坐
众腋成裘
众怨之的
众望所属
众望所集
众口销金
众望所积
众散亲离
“离”字结尾的成语
扑朔迷离
颠沛流离
光怪陆离
众叛亲离
寸步不离
形影不离
跬步不离
失所流离
神光陆离
故步不离
半步不离
光陆离
众散亲离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众叛亲离。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众叛亲离。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众叛亲离”分成的单字详解:
众, 叛, 亲, 离。
- 上一篇
没有应不应该只有愿不愿意 博主应不应该承担他们的责任?Should the Bloggers Shoulder Their Responsibilities?
博主应不应该承担他们的责任?Should the Blogger Shoulder Their Re o i ilitie ? The I ter ha created a ew ace for hu
- 下一篇
古诗中带晓的诗句 晓发(一作赵嘏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晓发(一作赵嘏诗)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晓发(一作赵嘏诗) [作者] 姚鹄 [朝代] 唐代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残星萤共失,落叶鸟和飞。去去渡南浦,村中人出稀。《
相关文章
-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带有故事的成语10个
- 疾言厉色意思相同的成语 成语: 要言不烦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 历史典故成语 成语: 豺狼当路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 历史典故成语 成语: 谷马砺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 最难理解的十大成语典故 成语: 清风亮节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 历史典故成语 成语: 名缰利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 历史典故成语 成语: 为小妨大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 历史典故成语 成语: 拔萃出群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成语 成语: 洗心革面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 四个字成语故事 成语: 口出不逊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