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孔融让梨中孔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融曾因給哥哥讓梨美名遠揚,但哥哥吃了梨子,卻也搭上了性命

火烧 2021-06-03 01:37:32 1059
孔融曾因給哥哥讓梨美名遠揚,但哥哥吃了梨子,卻也搭上了性命 ????說起孔融來,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孔融讓梨」故事被譽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千年。即便到了現在,他讓梨的故事仍被收錄在小學一年級的課本中,

孔融曾因給哥哥讓梨美名遠揚,但哥哥吃了梨子,卻也搭上了性命  

孔融让梨中孔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融曾因給哥哥讓梨美名遠揚,但哥哥吃了梨子,卻也搭上了性命
????說起孔融來,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孔融讓梨」故事被譽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千年。即便到了現在,他讓梨的故事仍被收錄在小學一年級的課本中,是無數老師大談特談的案例,更是無數學生自小的品德「啟蒙老師」,其故事傳遍大街小巷,可謂婦孺皆知。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致如下: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少時便有異才,更以孝義聞名。四歲時,他曾與哥哥共同吃梨,不過在眾多的梨子中,孔融卻從來不拿大梨,只顧著吃小的。他的父親孔宙感覺奇怪,便追問他為什麼這樣做,只聽他回道:「我是小孩子,應該吃小的」也正是憑著讓梨的美名,孔融孝名遠揚。而當父親去世時,他傷心到幾近暈厥,難以起身的模樣,更令他成為了當時孝義的典範。
????不過他的這份孝義,最終卻坑死了哥哥!在「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孔融的哥哥孔褒,正是其中主角之一。孔褒生於孔家,為人忠厚老實,又才識不凡,因而被舉孝廉,做了朝廷命官。
????東漢末年,朝政腐朽,大權幾乎都由宦官所把持。當時,官員張儉眼見朝野風氣不正,便向朝廷揭發了宦官侯覽的罪行。哪想,他的揭發不僅沒有起到作用,反而被宦官們倒打一耙,鬧到最後,甚至連官府都要抓他。
不得已下,張儉便逃到了孔家,想找孔褒避避風頭。但當他敲開門後卻發現,孔褒當時並不在家,家中只有孔融這個16歲的孩子。眼見家主不在,張儉一時犯了難,準備動身離去。孔融見他行色匆忙,像是陷入了困難。便說道:「我哥雖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朋友,我難道就不能做主收留你么?」於是孔融將張儉領回府內,並讓他連躲數天才離開。
????哪想,此事卻被人偷偷報給了官府。這樣一來,孔褒及孔融就都被抓了起來。但到了準備定刑時,官府卻犯了難:這事兄弟倆都有責任,究竟該斬誰呢?對此,孔融答道:「是我私藏張儉,理應斬我。」而孔褒也維護弟弟道:「張儉是來找我的,罪不在我弟弟,應該斬我」,誰也不肯讓對方擔責任。眼見兄弟倆「一家爭死」,官吏也愈發犯難,便將此事向朝廷請示。
????經過朝廷的調查,漢帝認為孔融素有讓梨美名,又是弟弟,因此該由孔褒擔責。再加上此事本就是張儉來投孔褒,於情於理,都是孔褒的責任。就這樣,孔褒遭到處決。不過雖然孔褒被斬,卻也怪不得孔融。收留張儉時,他並不知道張儉犯了罪,而當哥哥將被定罪時,他又主動擔責,可見他確實是個忠義兩全的人。但誰都沒想到,事情竟會是這般走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