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英雄人物事迹 中国人反抗的英勇事迹
中国人反抗的英勇事迹

中国人反抗的英勇事迹
1,李牧
或许是因为《史记》是汉朝人写的,所以对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多名将的记录就显得淡化了。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代,李牧是一个绝不能被忽视的人物。战国时代他是赵国对秦作战最具战功的将军,廉颇赵奢皆不及他。不过今天讲的是对外战争。对秦的作战就不必赘述了。
李牧的赫赫功业是对匈奴的战绩上,此前的赵国一直受匈奴威胁。赵军屡败于匈奴,以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知耻而后勇。赵军从装备和作战方式上高度学习匈奴,建立了让六国震惊的骑兵部队。但骑射终非汉人所长。任赵国骑兵如何在中原纵横驰骋,对匈奴战争依然是屡战屡败。毕竟,以骑兵对抗匈奴,对于当时骑兵战法还相对幼稚的汉人来说,无疑是以己之短击彼之长。这种情况直到李牧戍守长城后才得以改变。本来李牧被发配北疆,是赵王中了秦国反间计的结果。但感谢秦国的反间计,因为李牧的到来,从此中国有了农业民族战胜游牧民族的第一个成功战例。
李牧真正意义上的与匈奴一战只有一次,但仅仅是这一次,就打的匈奴几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战中李牧将孙子兵法的智慧发挥到及至,先是连败五阵,丢弃牛羊辎重无数,将匈奴主力从他们擅长的草原引诱到汉人所擅长的长城外围来进行决战,并以示弱于敌的手段麻痹对手。接着火速出击,深夜集合人马,夜袭匈奴大营,把那些在马上纵横的匈奴骑士在睡梦中杀死。同时重装战车包围匈奴营地出口,以密如蝗虫的箭矢射杀匈奴逃亡者。此战打的匈奴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几年难以恢复元气。更重要的是,此战是汉族军队步骑车兵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为日后汉政权与匈奴作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2.李靖
中国自汉朝以来,到唐朝又迎来了一个盛世,一群名将为帝国建立了一连串的丰功伟绩,裴行检,李绩,侯君集等,无不战功赫赫,名垂青史。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还属李靖将军,他几乎是唐朝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故事被编成了神话和传说,在一代一代人心中广为传诵。他与红线女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与传说中的游侠李靖相同的是,历史上的李靖年轻时也曾是一位除暴安良的侠士,后来结识李世民,随他太原起兵,从此效忠一生。所不同的是,与传说中李靖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性格相比,历史上的李靖是位极其谨慎的人,《唐史》中记载,李靖平日寡言少语,性格内向,每与其他将领发生争执,往往谦让再三。但他一开口就可抓住事情的要点,言简意赅陈述要义,因此很得唐太宗的赏识。其作战风格也与气魄狂放的李绩侯君集不同,其用兵极为低调,却每每出其不意,一战而捣中敌人的要害。因此其每次出征前,虽态度谨慎,战果却为最大。
李靖最为经典的战役有两次,一次为征东突厥战役,一次为征吐谷浑战役,两次战役都尽显其谨慎的用兵态度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作战风格。征东突厥战役,突厥三十万大军压境北线,与唐军相持,李靖却完成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最伟大的迂回穿插战。3000铁骑夜袭阴山,迂回穿插千里,直导突厥老窝,要知道,此战是在风雪连天的腊月进行的,以汉人组成的唐军战士,要完成这一壮观的长征,所要面对的不止是突厥精锐骑兵,还有中原人所难以想象的严寒,但唐军将士爬兵卧雪,硬是完成了这一不可想象的奇迹,此战杀敌万人,突厥军与唐军伤亡比例高达10:1,更重要的是,突厥几十万大军就此全线崩溃,突厥可汗也遭俘虏。此战基本解除了突厥对唐朝的威胁,一战定乾坤,可谓盖世奇功。而征讨吐谷浑战役则有所不同,吐谷浑盘踞青海,地势险要,唐朝三次征讨均无功而返。后李靖挂帅,一改先前正面进攻的策略,几十万唐军硬是从青海甘肃交界的狭窄小路穿越过去,从吐谷浑身后发起攻击,一举歼灭吐谷浑。盛唐诗人王昌龄曾赞颂此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此战基本打通了中国进军西域的道路,从此,自五胡乱华以来,200年后,中国军队再次进入西域地带。
3,岳飞
契丹人有句老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此话印证了女真人战斗力的强大。但如此的神话却被一个叫岳飞的中国人打破了。谁说女真满万不可战,十万金军照样在岳家军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而且还是女真人最擅长的野战,而且岳家军每次的参战兵力还远远少于女真人。
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当时的岳飞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抗战的,今天的人更难想象,堰城大战两万岳家军击败女真人精锐的辉煌是怎样书写出来的。那是中国人勇敢反抗外来侵略的铮铮铁骨,那是中国人在忍受了近百年异族欺压后发出的强国之音!
岳家军的组成有些类似东晋时候的北府军,都是由南逃的北方农民组成的,士兵们各个与敌人有血海深仇,因此求战情绪强烈,士气高涨,加上良将指挥,因此战斗力空前强大。然而遗憾的是,与北府军一样,岳家军也用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战场上,造成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悲剧。但北府兵缔造者谢安最终得以善终,而岳家军的领袖岳飞却遇害风波亭,遗恨千秋。
有人说岳飞用兵足智多谋,事实上打仗虽然靠计谋,但与游牧民族作战,关键拼的是谁凶谁狠,谁更不怕死,以硬碰硬才是取胜之道。霍去病的成功就说明了这点。而岳飞更是杰出的代表,岳飞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士兵的精神鼓动力,他不是以什么封建伦理纲常去说教,而是真正从士兵的切身利益出发,鼓舞他们北度黄河,收复家园。因此他的战士们士气高昂,杀敌勇猛。金朝大将金兀术感叹“从军二十年,未遇如此之劲旅也。”女真人更是在民歌里悲哀的唱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作战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受所谓阵图的摆布。其实宋军不是不能打,宋朝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装备,和规模最大的常备军。只要给前线充分的自主权,发挥将领的指挥能力和自身优势,则必然发挥百倍战力。可惜宋朝的军事制度象一条无形的锁链,捆住了宋军将士自己的手脚。而岳飞却从不遵守此等陈规。收复襄阳战役,他没有按照阵图要求原地待命,而是主动出击,乘金军主力空虚的机会一举拿下襄阳,迫使金军回援,再于运动战中杀伤敌人,使金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堰城大战更是陈步兵于阵前,引诱金军精锐铁浮图出战,再以骑兵于敌人两翼发起反击,将敌人阵型冲乱,笨重的金人骑兵在岳家军轻骑面前首尾不能相顾。被岳家军骑兵大肆砍杀,终至全军覆没,此战岳家军伤亡数千,但主力尤在,金军精锐阵亡数万,被迫北撤。(当时的金朝全国的女真人军队只有不到十万人,此战打击可谓惨重)此战开创了宋金战争的最好局面,当时宋军进抵黄河一带部队多达十万,金军却只有数万残余部队,只要坚决进兵,何愁山河不能光复。
至于岳飞的被害,无疑是秦烩的陷害,但根子还是在宋高宗。在宋高宗看来,光复山河虽然好,但是一旦迎还二帝,他这个代理的皇帝往哪里摆,江山与皇位二者只能选其一,选皇位则要牺牲岳飞,于是岳飞就顺理成章的被害了。如此看来,今天在岳飞坟前跪着的,不应只有秦烩,还应有宋高宗本人。
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
上面灌水的 打他
九一八事变那天? 应该是后面的吧
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等等。。。
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精神
从1840年到1900年的60年间,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中华民族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京师、烧杀抢掠的民族耻辱步履蹒跚地迈进20世纪的。而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被严重损害,中国在列强的殖民侵夺中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伴随列强侵华战争同时而来的,是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的侵略和殖民掠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顽强斗争。正是中华民族的这种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使列强不能灭亡中国。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是怎样反抗的
黄海海战,虎门销烟,反割台运动
陈连升的反抗侵略、英勇作战的主要事迹
人物简介陈连升(?—1841年)鹤峰邬阳关人。清嘉庆初,投入清军,从征四川、湖北、陕西白莲教及湖南瑶民起义,逐次被提拔为把总、千总、参将、副将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一月,陈连升随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七月,他率守军击沉一艘前来挑衅的英军双桅飞船后,被提升为三江协副将,调守虎门沙角炮台。他进驻沙角后,积极修筑工事,加强练兵,添置大炮,增设地雷,加强巡逻,严阵以待。道光二十年(1840 陈连升年)八月,英舰入侵磨刀洋。陈连升受命率五艘战舰,三千水兵,与英军进行了激烈的海战,击退了英军的进攻。次年一月十五日,英军大举 陈连升进攻沙角炮台。面对腹背受敌、敌强我弱的不利战局,陈连升毫不畏惧,毅然指挥六百官兵英勇抗敌,用地雷、火炮歼敌数百人。在火药消耗殆尽,又无外援的情况下,他先率官兵用弓箭射杀,然后抽出腰刀冲入敌阵,进行殊死搏战,不幸中弹牺牲。广州人民为了纪念陈连升,为其建立了“昭烈祠”),并在沙角炮台收敛遗体,建立义坟。 卫国战绩1939年1月,湖广总督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陈连升和他的儿子陈长鹏随行。陈连升到达广东后担任九龙官涌营参将。7月,中国水师巡逻船3艘在九龙海面巡弋,忽遭英国舰队袭击。陈连升从望远镜里看到中国水师奋勇还击,但逐渐不支,便立即下令发炮支援,从清晨到黄昏,激战10多个小时。英军伤亡惨重,1艘双桅船被击沉,其余逃窜。道光帝闻报,降旨嘉奖参战有功人员。陈连升晋升为三江 林则徐协副将,调守“虎门第一隘”沙角炮台。 1840年8月,英舰侵入磨刀洋,陈连升受林则徐之命率5艘战船、3000水兵与英舰激战,又获胜。此后侵略军对广东不敢贸然进犯。陈连升为巩固南疆,一面报请水师提督关天培派兵增强防守,一面自己添置大炮,埋设地雷,随时准备痛歼来犯之敌。英军见广东防守严密,无懈可击,乃北上攻占浙江定海,窜扰天津。清廷惊慌失措,革去林则徐职务,派直隶总督琦善南下媾和。琦善到广州后,责陈连升“擅开边衅”,要给以处罚来讨好洋人,这个消息激起了广东军民的义愤,数千人自发到饮差衙门请愿。琦善难犯众怒,被迫收回成命。但仍下令不准擅自向英军开炮,还强令拆走全部木排铁链,裁减兵船三分之一,遣散船工水勇,从各方面削弱陈连升部队战斗力。 1841年1月7日,正当琦善卑躬屈节与英方反复“谈判”之际,英军以陆军少校伯麦为司令,指挥兵船20多艘,陆战队2000多人,从穿鼻湾登陆,分兵进攻虎门门户沙角、大角炮台,自清晨至下午,共施放炮弹千余发。陈连升指挥反击,一次又一次击退敌人进 林则徐攻。英军从正面屡攻不上,利用汉奸带路,偷越后山夹攻。清军虽腹背受敌仍毫不畏惧,陈连升率炮台守军600多人浴血奋战,激战竟日,伤亡甚重,火药消耗殆尽,英军乘虚攻入。陈连升抽出腰刀,冲入敌阵,士兵亦随陈与敌军肉搏。肉搏中,陈连升不幸中弹,壮烈牺牲。陈长鹏见父亲阵亡,悲愤中挺戟大呼,冲进敌群,砍杀数敌,自己受伤10余处,最后投海捐躯。英军恨陈连升坚守不屈,脔割其尸,并将坐骑黄骠马掳去香港。后传此马悲愤不已,遥望大陆绝食而死,时人称为“节马”。 官涌之战为了加强官涌营防御能力,林则徐、邓廷桢和关天培经过认真的考虑,增调水师官兵二百人,添置大炮六座,以备攻坚之用。并调派了熟悉这一带情况的候补知府余保纯、候补县丞张鹍、新安县知县梁星源、驻守大鹏湾的参将赖恩爵、都司洪名香、宋王台参将张斌就近带兵往官涌通力合作,准备夹攻来犯英军。 第五次交战,中国水师采取先发制人。十月初六日(11月11日)晚,官涌营盘守军按五个山梁分五路准备用大炮主 动出击。英兵舰见官涌营盘已作战斗布置时,也装上大炮准备迎战。但当官涌营盘五路大炮重叠齐轰时,英军措手不及,根本无力还击,只得带着创伤逃窜到外洋躲避,第二天清晨,英兵舰半数已逃窜至外洋,留下的一只三桅船半沉半浮于海面,还有些船篷桅墙绳杠具都已被重炮击坏,洋面一副狼狈景象。十月初八日(11月13日)下午,英兵舰第六次来犯,官涌营盘仍以五个山梁,五路大炮叠轰的方式对付来犯的英兵舰,逼得他们不得不退出官涌洋面。因而,英舰六次进犯,中国 官涌水师每次都获得胜利。英兵舰、趸船被迫退到龙波、筲洲、赤沥角、长沙湾等外洋洋面分散停泊,放弃了这个优越基地。这样,由于陈连升等的英勇作战,英兵舰遭到六次失败,处于既不能在澳门陆上居住,又不得在尖沙嘴、官涌一带海上长期停泊,使他们企图采取步步进逼,进入内河的阴谋遭到破产。 继官涌之战胜利后,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为防止英国侵略者再犯,又主持了在尖沙嘴、官涌添置炮台,经过余保纯、赖恩爵、梁星源等实地勘察后,于尖沙嘴山麓、官涌之南山上各建炮台一座,由内地调配大炮五十多门,有效地控制了官涌一带洋面。还将大鹏湾营改为协,派副将驻守③。大鹏协与香山协东西遥相对峙,加强了虎门要塞东西两翼的防守能力。 由于官涌之战的胜利,陈连升被提升为三江口协副将,这时他已年逾花甲,但他老当益壮,斗志昂扬。提升后,他被调守虎门第一道防线的沙角炮台。 沙角殉国陈连升调守沙角炮台,把守虎门第一道防线,深感责任重大。他在沙角作了认真布置,带领三江和惠州兵勇六百余人,埋藏下许多地雷,作好随时打击来犯敌人的准备。英兵舰不时开船到大角、沙角来刺探军情,都被陈连升率兵弁将他们驱退。这时林则徐、邓廷桢已被 关天培革职,琦善和义律的“谈判”正在进行中,琦善诬陷陈连升轰击英国送信船,要对他加以惩办,遭到爱国官兵反对。义律一面谈判,一面在加紧训练士兵,而琦善则一边谈判,一边将经过五、六年大肆整顿的虎门设施撤除尽净,使陈连升在沙角退到无可防守的地步。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1841年1月7日)义律利用琦善已撤防的有利时机派出大小战船二十余艘,突然向大角、沙角炮台发动猛攻,英军二千余人由汉奸带路架起竹梯攀登上形势险要的沙角后山,并焚毁山下三江口守军和水师船。 陈连升亲自坐镇炮台后卫,凭着自己丰富的战斗经验,使用杠炮及事先埋藏的地雷,炸伤爬山而上的英兵数百人。驻守靖远炮台的广东水师关天培,威远炮台的总兵李廷钰都只有数百兵力,进不能攻,退不能守,无法前往支援。陈连升率领六百余守岛官兵,使用着掺杂炭屑的劣质炮弹,与数倍于自己的英兵作殊死斗争,并用弓箭堵击来犯的英军,英军在箭雨下被击退数次。陈连升“请备兵与火药”,琦善不许。由于琦善不发援兵,坐视海防被突破。陈连升及其所属兵勇终因兵力单薄,难以抵挡已占据山顶阵地的英军,终因敌我悬殊而全部壮烈牺牲。陈连升之子武举陈举鹏、守备张清龄都英勇奋战,直至身死。
在列强发动侵华中,中国人们进行了哪些英勇的反抗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4、资产阶级立宪派:清末新政
5、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国共合作)
6、无产阶级: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
还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被你采纳,谢谢。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请你写出几件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事情。
第一,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中法战争。
第三,甲午战争。
第四,义和团运动。
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老将陈化成】
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今厦门)人。行伍出身,习水性,精武艺,累迁至总兵。1830年(清道光十年)晋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多次率水师战船缉拿、驱逐英国等国鸦片武装走私船。1840年初,调任江南水陆提督。
1841年8月英国侵略者攻陷厦门,9月再次攻陷定海及镇海、宁波。厦门陷落,陈化成家乡遭难,他叹道:“毁家不足忧,特恨未能速剿耳。”定海失陷,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为国捐躯,陈化成老泪纵横,他激励部下说:“武臣卫国,死于疆场,幸也,尔等勉之。” 1842年英国侵略者进一步扩大战争,拟沿长江内犯,占领南京。5月英军先攻陷江浙两省防重镇乍浦,然后企图利用汉奸引导同进攻占上海,见吴淞防备极严,未敢轻入。陈化成自度敌人必攻吴淞,乃进一步固防,稽查汉奸,申明纪律,激励士卒,誓师抗战,宣告:“化成经历海洋,凡五十年,为国而死,死亦无妨。我无畏死之心,则贼无不可灭矣。”
英国侵略者传言:“不畏江南百万兵,唯惧一人陈化成。”为此,侵略者为进攻吴淞要塞,颇用心机。他们先派奸细窥探吴淞炮台,6月又从印度派来援军。侵略者先对吴淞炮台进行试探,恣意挑衅。接着侵略者用木排浮来战书,陈化成不予回答,将战书掷于海塘之外,同时发布命令,准备抵抗。当时清廷两江总督牛鉴被敌人的武力吓坏了,亲至陈化成兵营,说敌人船坚炮利,难以抵挡,不如迎接犒劳侵略者,缓和空气,延缓开战日期,企图逃避战斗。陈化成愤然说:“某经历行阵,四十余年,今日见贼异议,是畏敌也。且某奉命剿贼,有进无退。”他对兵士们说:“我今日极力用兵,欲以死报国恩,汝等幸助我全忠节焉。”兵士们更为感奋。
6月16日,英国侵略者以大小船只百余艘,陆军万余人,全力进攻吴淞要塞,六十七年的老将陈化成率官兵五千人把守吴淞炮台,麾令开炮抵抗。激战几小时,打伤敌舰几艘。战斗打响后,牛鉴排列着总督仪仗前来观战,被敌舰了见,开炮轰击,炮弹落在附近,牛鉴吓得魂不附体,慌忙脱掉纱帽朝靴,混在士兵中逃跑。
牛鉴一逃,把守吴淞东炮台的参将崔吉瑞、游击董永靖和防守宝山城西北的徐州总兵王志元也跟着溃逃,于是全军大乱,陈化成扼守的西炮台成了孤军。敌人乘势猛攻西炮台,陈化成率士卒死战,身受七处重伤,血流至胫,犹自秉旗促战,大呼“毋畏!施炮……”陈化成声渐微弱,一直到壮烈牺牲,呼声不绝。敌人登陆后,经过激烈肉搏,才占领西炮台,上海、宝山也随之失陷。 部将将陈化成的尸体匿于芦苇中。送陈化成灵柩回籍的那天,宝山人民焚香道旁,无比痛悼。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什么时候才正真的反抗的,
918事变后东北就出现了义勇军。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联都一直奋勇的抵抗 还有1932年凇沪抗战19路军英勇抵抗,后张治中率87、88师(两个德式师)和中央军校总教导队增援,打的非常的猛烈。长城抗站29路军(西北军)和中央军第2师,第25等顽固抵抗。!到七七事变后建立了统一战线~全民抗战,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
抗日英雄英勇事迹
- 琼崖华侨回乡服务总团团长——符克(图) [2005年09月27日04:53]
- “我们的军需部长”——贾力更(图) [2005年09月26日09:01]
- 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图) [2005年09月26日06:05]
- 日本友人——加藤克己 [2005年09月25日00:00]
- 中国空军抵抗外侮捐躯第一人——黄毓全 [2005年09月23日08:55]
- 港九大队短枪队神枪手——刘黑仔(图) [2005年09月22日05:15]
- 美国革命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图) [2005年09月21日05:43]
- “永爱中华 此志不渝”——庄希泉(图) [2005年09月20日08:28]
- 雁翎队中一英豪——邸芝科 [2005年09月19日10:13]
- 中国人民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图) [2005年09月19日10:09]
- 宁死不屈女军工——安顺花 [2005年09月19日00:00]
-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图) [2005年09月16日06:15]
- 铁道游击好儿男——洪振海(图) [2005年09月14日14:00]
- 美洲华侨义捐运动的领袖——邝炳舜(图) [2005年09月14日08:51]
- “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冯白驹(图) [2005年09月13日06:38]
- 坚贞不屈 矢志不渝——周斌(图) [2005年09月12日06:28]
- 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群体——王殿元等十烈士 [2005年09月11日06:33]
- “当代花木兰”——李月美(图) [2005年09月10日07:34]
- 铁骨铮铮 抗日到底——周建屏(图) [2005年09月09日06:36]
- 忠肝义胆写赤诚――曾生(图) [2005年09月08日08:16]
- 击落12架日军战机的抗日英雄——罗伯特·斯科特(图) [2005年09月07日00:00]
- 英勇善战 战功显赫——王树声(图) [2005年09月06日08:45]
- “独臂将军”建奇功——贺炳炎(图) [2005年09月05日13:43]
- 出生入死撼敌胆——叶飞(图) [2005年09月05日08:46]
-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图) [2005年09月05日08:14]
- 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青春和才智——罗生特(图) [2005年09月01日17:57]
- 英名天下扬——许光达(图) [2005年09月01日09:42]
- 二战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图) [2005年08月31日17:47]
- 收复察哈尔的总司令——方振武(图) [2005年08月30日09:53]
- 将军英勇炳千秋——杨得志(图) [2005年08月29日00:00]
- 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2005年08月27日11:15]
- 能文亦武 功勋卓著——罗瑞卿(图) [2005年08月27日00:00]
- 屡建功勋敌胆寒——张云逸(图) [2005年08月26日00:00]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格里戈里·库里申科(图) [2005年08月25日08:30]
-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克莱尔·李·陈纳德(图) [2005年08月24日08:53]
- “打出八路军的威风”——符竹庭(图) [2005年08月23日00:00]
- 抗日英雄谱:美洲洪门爱国老人——司徒美堂(图) [2005年08月22日09:34]
- 枪林弹雨毙日寇——杨勇(图) [2005年08月22日00:00]
- 赤胆抗日 忠心为国——萧劲光(图) [2005年08月20日00:00]
- 中华民族一将才——朱程(图) [2005年08月19日08:54]
- 闪烁着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灿烂光辉——马海德(图) [2005年08月18日00:00]
- 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柯棣华(图) [2005年08月17日11:01]
- 文韬武略建功勋——谭政(图) [2005年08月16日00:00]
-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图) [2005年08月15日14:23]
- 浴血奋战战果累累——陈赓(图) [2005年08月15日13:44]
- 烽火狼烟铁骨铮——杨成武(图) [2005年08月15日09:22]
- 戎马倥偬 赫赫战功——黄克诚(图) [2005年08月12日08:26]
- 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路易·艾黎(图) [2005年08月11日08:25]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图) [2005年08月10日07:57]
- “绝不能让群众受到鬼子的伤害”——马定夫 [2005年08月09日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