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因诵东坡忆雪诗 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12-26 12:08:48 1045
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是什么意思 翻译为: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时间长了就广泛地通晓了众多流派的著作。原文王充①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②,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③。好博览而不守章句④。家

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是什么意思  

翻译为: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时间长了就广泛地通晓了众多流派的著作。

原文

王充①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②,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③。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④。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⑤,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

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出处 :选自《后汉书·列传三十九》第13卷(后汉书·王充传)。

注释

1.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

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约卒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

年轻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

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闭门潜心著书,迁居到这里。

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论衡徙焉》   2.京师:京城。

  3.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

《汉书》是他草创的。

  4.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

  5.市肆:书铺。

  6.称:称赞、赞扬   7.师:拜······为师   8.辄:就   9.遂:就   10.太学:中国古代专攻经书的大学。

  11.好:喜爱   12.少孤:死了父亲

翻译

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孝顺在乡里被称赞。

后来到京城,在太学求学,拜扶风人班彪做了他的老师。

(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却不死记硬背。

因诵东坡忆雪诗 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是什么意思

(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书铺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时间长了就广泛地通晓了众多流派的著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