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有教无类典故 成语: 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有教无类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1275成语: 有教无类注音: |ㄡˇ ㄐ|ㄠˋ ㄨˊ ㄌㄟˋ汉语拼音: yǒu jiào
成语: 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有教无类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1275成语: 有教无类注音: |ㄡˇ ㄐ|ㄠˋ ㄨˊ ㄌㄟˋ汉语拼音: yǒu jiào wú lèi参考词语: 无类之教反义: 因人而异近义: 一视同仁释义: 指施教的对象,没有贵贱贫富的分别。语出《论语.卫灵公》。Emoji符号: 类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有教无类”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无类,不分等第种类。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育理念主张「有教无类」,这句话记录在《论语.卫灵公》中。他认为施教的对象不应该有贵贱贫富的分别,只要有心向学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他门下弟子有三千人之多,其中通六艺者七十二人,首开平民教育先河。后来「有教无类」演变为成语,用来指施教的对象,没有贵贱贫富的分别。典源: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1>。」 〔注解〕 (1)类:等第种类。书证: 01.《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源) 02.《隋书.卷四二.李德林列传》:「有教无类,童子羞于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于圣业。」 03.唐.白居易〈省试性习相近远赋〉:「原夫性相近者,岂不以有教无类,其归于一揆?习相远者,岂不以殊途异致,乃差于千里?」 04.《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列传上》:「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古先哲王,有教无类。」 05.《宋史.卷二八七.陈彭年列传》:「本仁本义,可以弭兵。是为齐礼,亦曰好生。有教无类,自诚而明。」 06.《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安老爷是有教无类的,竟薰陶得他另变了个气味了。」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指施教的对象,没有贵贱贫富的分别。 【使用类别】用在「平等教育」的表述上。 【例 句】 <01>王老师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尽心尽力地教导学生。 <02>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有教无类,嘉惠无数莘莘学子。 <03>不论学生的贫富贵贱,身为一个老师都应一视同仁、有教无类。 <04>持着有教无类的信念,他不顾生活条件艰困,自愿到离岛教书。 <05>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推行以来,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使得许多贫苦人家的子弟也能接受教育。 成语接龙“有”字结尾的成语
无中生有绝无仅有一无所有子虚乌有浑无所有将无作有几无仅有了无所有“有”字开头的成语
有备无患有声有色有恃无恐有志竟成有口皆碑有条不紊有始无终有教无类有名无实有目共睹有条有理有目共见有色有声有触即发有恃不恐有目咸睹有名亡实有眼共见“类”字结尾的成语
不伦不类有教无类拔萃出类拔群出类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有教无类。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有教无类。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有教无类”分成的单字详解:
有, 教, 无, 类。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