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台湾 历史1949年至21世纪的事
历史1949年至21世纪的事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1949年— )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 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年八大—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56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2.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新中国建立初,政府为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①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米粮之战”,全国物价开始稳定。
②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到1952年底,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
P.9③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ph司令员率领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1953年gcdzg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造)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
6.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失误的原因是违背客观规律办事。
后果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8.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开始的标志:“五一六通知”。
结束的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了qj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影响: 见教材 启示: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人们懂得,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必须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1978年12月召开的gcdzg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的历史转折。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全会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形成以dp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1980年建立第一批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开始,引发了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并进而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其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发积累了经验,它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4.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15. 文革后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1982年,第五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16.1997年9月,gcdzg召开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使用了“dp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dp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P.79
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定义):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制度。
作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8.▲“一国两制”:dp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
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
19.1985年3月,dp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三、世界近代史
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定义:▲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为以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它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扣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2. 15——16世纪欧洲重大远洋航行是: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跨大西洋先后到达过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最后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非洲,1498年到达印度;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作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用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但随之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内容:《权利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兵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
文件影响: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终于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其它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4.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作为开过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合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巴黎革命后,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
它提出的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映了第三等级的利益。
影响: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拿破仑: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并于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
评价拿破仑:答: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1)、他执政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帮助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资产阶级的胜利,废除了封建特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他执政时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带有侵略性,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造成了国内的经济困难,
7. 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60 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83年瓦特改良的改良蒸汽机应用工业,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第一艘汽船。
1825年英国史蒂芬逊研制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行成功。
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8. 1600年,英国人建立了东印度公司,
9. 1857年,印度“土兵”起义发展为全民族的反英大起义。
▲起义队伍中,有一个章西女王率领起义军英勇奋战。
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10. 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贩运黑人的交易的全程航线呈三角形,因此史称“三角贸易”。
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中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11. 1836年,英国工人发起的“宪章运动”提出了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的要求。
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运动,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的需要,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12.俄国1861年改革p.7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13.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内战(1861——1865年)前,北方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南方保留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南北方矛盾尖锐,北方主张保护关税,还主张解放奴隶。
南方却把奴隶制度扩展到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
▲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并颁布了《解决黑人奴隶的宣言》。
这两个文件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美国内战的作用:在内战中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方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
经过内战,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价林肯:答:(1)、内战期间,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2)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列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14.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p.86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89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在三方面: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②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③新的讯息传递技术、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特点:以电为核心、广泛性。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的四大特点是:①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巨大成果。
②它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进入电气时代。
③此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④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发明成果:①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电器,电的发明和使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也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铁行业。
②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③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④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综合07.08年中考卷子,把重点的列出来,去掉已经考过的,重点复习剩下的部分。
关于奥运及地震;
关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如果去年考过唐朝,今年就有可能考宋朝或汉朝;
明清的发展趋势也容易被考;
日本侵华也容易。
---怎么看待当今日本篡改教科书中侵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