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国曹魏 三國英雄說:曹操認證的帥才 曹魏宗室最後的傳奇-虎豹大將軍曹真
三國英雄說:曹操認證的帥才 曹魏宗室最後的傳奇-虎豹大將軍曹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首詞隨著《三國演義》小說的流行,可謂是老少皆知。但是《三國演義》
三國英雄說:曹操認證的帥才 曹魏宗室最後的傳奇-虎豹大將軍曹真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這首詞隨著《三國演義》小說的流行,可謂是老少皆知。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歷史小說,今天開始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歷史上真實的三國,真實的英雄又是什麼樣子!今天就說一說連曹操都認證的帥才,可以說是曹魏宗室最後的傳奇,曹真!
1.曹真身世大揭秘
其實曹真在三國時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曹操很欣賞他,諸葛亮可能有一點恨他,司馬懿呢大概也會忌憚他,他是曹操收養的養子。關於他的親生父親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姓秦,《三國志》引《魏略》:真本姓秦,養曹氏。根據歷史記載,曹真的父親秦先生在曹操爭戰兗州,被賊寇追殺的時候,不惜犧牲自己,假扮曹操,幫曹操擋下追兵,讓曹操能夠順利脫身;另一種說法,是他的生父姓曹,名邵,《三國志》引《魏書》:邵以忠篤有才智,為太祖親信。但同樣是在戰場上當曹操遇到攻擊的時候,為了讓曹操脫身,替曹操擋下了追兵。這兩種說法,不管哪一種說法,都同時記述了曹真的生父確實都是替曹操擋過刀的,對曹操有恩,也因此曹操決定收養年少喪父的曹真。
2.曹操時期的成長
於是曹真和曹丕、曹植等一起接受教育,對於曹真的教導,曹操還是很重視的,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像我們知道曹丕、曹植對文學比較感興趣,而曹真的天生就是騎馬打仗的料,平時他就很是喜歡出門打獵。史書中記載:有一回他被老虎追逐,在馬背上曹真拉杆扭腰拈弓搭箭,一箭出手,正中老虎腦門,直接放倒那頭猛虎。(參考《三國志·曹真傳》)曹操得知後對曹真讚譽有加,便派曹真成為曹魏精銳部隊中虎豹騎的統領。說到虎豹騎,算是曹操的特種部隊,《魏書》中記載這支部隊是精英中的精英,最早由曹純負責管理,裡面的隊員在外面軍隊中啊,至少都能夠管得動100名普通士兵,差不多就是連長的等級啊,曹真率領的是一群特戰連長組成的特種部隊。(參考《魏書》記載)
他開始領兵之後呢,先是討伐靈丘的賊兵練兵,接著跟著曹洪曹休兩位曹家班一起前往漢中戰區,對抗西線的劉備,這算是曹真第1次面對大場面作戰。(參考《三國志·曹休傳》)他就以偏將軍的身份擊退蜀國的吳蘭等將領,獲得了封賞晉陞為按現在的說法叫中將。
就在此時曹魏陣營發生了一件舉國震驚的消息,那就是西線作戰,總指揮官夏侯淵在漢中之戰不幸陣亡。劉備方面是士氣大振,為了要穩住局勢,張郃、郭淮兩位名將臨危受命接下了夏侯淵的指揮任務。但是曹操加派了曹真去擔任征蜀護軍一職,這就是古代常說的督軍。曹真也藉此證明自己不只是一個勇敢打老虎的猛將,他也與徐晃、曹洪等人合作地很愉快,穩住了西邊的防守線。後來曹操過世,曹丕即位。
3.曹丕時的獨擋一面
儘管曹丕原則上對於曹氏宗親都有著提防之心,沒有重用曹氏族人,但是曹真算是跟曹丕一起長大的同輩,另一方面他鎮守西方的表現有目共睹。於是曹丕加封曹真為鎮西將軍,還給他假節,讓他管理幽州兩州兩大區域的軍事權。而曹真沒有辜負曹丕的信任,他調兵遣將平定雍涼一帶張進的叛亂。其實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各種邊陲地帶的民亂,都不應該被小看,什麼山越、羌族、還有這個張進之亂也一樣,他其實並不是阿貓阿狗的等閑之輩。當張進起兵反抗的時候,武威、酒泉等地的魏國太守都為之震動,魏國朝廷上甚至有放棄這些邊緣界限,斷尾求生的打算,最後曹真在費耀、郝昭、蘇則等將領的協助之下,才順利讓曹魏在雍涼的統治權穩定下來。
我可以這麼說,曹丕主政期間。曹真靠著實實在在的戰功,成為曹氏宗親當中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領頭羊。後來,他有短暫從西線支援東方,擊敗過孫權。大家知道曹丕過世的早,他死之前特別安排了4位大臣照顧兒子曹叡。曹真是四大顧命大臣中的第一個,另外還有徵東大將軍曹休,鎮軍大將軍陳群,輔軍大將軍司馬懿。剛好兩個姓曹兩個外姓。(參考《三國志·明帝紀》)
4.曹叡與曹真的雄心壯志
說到曹叡,他並不是一個昏庸的君主,曹操就很看好他的能力,同時曹真也是一個很想要出征建立戰功的大將,有沒有可能他們這兩個人,正計劃利用政權交替的時機,讓曹家重新掌握魏國的軍政大權?過去曹丕因為要防著自家人奪權,加上受到很多開國元老的幫助,才能夠要求漢獻帝讓位下台。在那個時候,權力分配是相對平衡的,對一個國家來可能是個好現象,對皇親國戚來說,則恰恰相反。曹叡接班之後連續跟孫權打了幾場仗,都有不錯的戰果。年底呢他就來一個官位大調整,曹真轉任大將軍,曹休當大司馬,陳群的軍權被剝奪,去當三公之一的司空。司馬懿則改任驃騎大將軍。驃騎將軍的職責,主要是討伐敵國,可以調動邊塞,但本身並沒有直屬部隊。某種程度上,司馬懿成為東邊對抗吳國的第一統帥,而西邊對抗蜀國的就變成了曹真。
曹叡接班後的隔年,也就是公元228年,諸葛亮寫了一篇讓我們現在學生很痛苦的出師表,也發動了對曹魏來說很頭痛的北伐,簡單說一下大致過程,諸葛亮北伐曹魏,有上中下三路進軍路線。第一次北伐諸葛亮選擇上路和下路一起進發,趙雲從漢中出發,走斜穀道北上,這邊離長安比較近。大將軍曹真看到年邁的趙子龍,決定親自來對付趙子龍,直接把趙雲壓到箕谷這個地方動彈不得,但是曹真沒有料到趙雲這支部隊算是疑兵。諸葛亮自己帶著本部兵馬從上路圍攻祁山,同時策動隴西三郡反叛,魏明帝曹叡親自到長安坐鎮,穩定軍心,同時派張郃帶領禁軍快馬加鞭趕赴隴西戰場,要對決大家很期待的諸葛亮的徒弟-馬謖。身經百戰的張郃在街亭對上初出茅廬的馬謖,大家都知道了,直接瓦解了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這次作戰曹真有兩個貢獻,第一個部分是抗住趙雲,曹真穩穩地守住長安斜穀道,乾的是苦力活,做得好應該,做不好會被罵活該,第二個貢獻,我認為是準確的傳達雍涼這邊的戰況,才能讓曹叡派出張郃奇襲馬謖。
雖然順利瓦解了蜀漢的第一次北伐,但是曹真沒有鬆懈防備,他預測諸葛亮搞不好會從中路出擊,從散關入陳倉這條路線。於是諸葛亮才剛撤回漢中,曹真就命令郝昭這一名將領,去加強陳倉的防禦工事,不到半年的時間,諸葛亮真的捲土重來,但是郝昭早有準備,就在陳倉這個地方,讓諸葛亮吃了個苦頭。(參考《三國志·曹真傳》)
到了公元229年,諸葛亮又發動了第三次北伐,不過比起前兩次,這波攻擊規模非常小,奪下了武都、陰平兩郡,由於這兩郡離魏國比較遠,曹真沒有介入,由郭淮負責。於是到公園230年秋,曹真在魏明帝授意下,曹真帶領主力大軍開始反攻蜀國,從子午穀道進軍,同一時間安排郭淮、張郃在益州北部做佯攻狀,負責荊州戰線的司馬懿更是從漢水一起帶兵支援,準備夾擊漢中那邊的南鄭。諸葛亮不敢怠慢,親自領兵在南鄭紮營備戰。那一年的秋天大雨滂沱,一整個九月沒停過。諸葛亮在南鄭城等了又等,也沒等來曹魏大軍出現。原來由於連夜大雨子午谷那邊的古道被衝垮,行軍困難,魏明帝頂不住朝野輿論的壓力,放棄了這次征伐蜀國的決定。但是曹真在返回洛陽的途中生病,曹叡親自到他榻前慰問曹真。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曹真是一個願意與下屬同甘苦的將領,甚至會拿出自己的家產當獎金髮給下屬,鼓勵士兵勇敢作戰,因此受到士兵的熱愛。可能正是這次出兵導致他身患重病過世。
5.成坤的小看法:曹真身為宗室重臣,效力曹家三代,既能率領虎豹騎親自作戰,也可以督導大軍知人善任,曹操當初栽培他往軍事方面發展很有遠見,然而,曹真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可就差曹操很遠了,曹真的兒子曹爽,無論領兵作戰還是戰略分析上都不如曹真,在政治鬥爭中被司馬懿拿下,曹氏軍政大權徹底落入外臣之手。
參考文獻:《三國志·曹真傳》
《三國志·曹休傳》
《三國志·明帝紀》
《魏書》
很赞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