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朱见深画作 一團和氣:朱見深為何專寵萬氏?誰是萬歲閣老?

火烧 2022-04-13 17:10:51 1036
一團和氣:朱見深為何專寵萬氏?誰是萬歲閣老? 一團和氣:朱見深為何專寵萬氏?誰是萬歲閣老?朱見深作有一幅《一團和氣圖》,乍看彷彿一個圓球,畫著一個眯眼嬉笑之人,但仔細觀看會發現是三個人抱成一團,初看時
朱见深画作 一團和氣:朱見深為何專寵萬氏?誰是萬歲閣老?

一團和氣:朱見深為何專寵萬氏?誰是萬歲閣老?  

一團和氣:朱見深為何專寵萬氏?誰是萬歲閣老?
朱見深作有一幅《一團和氣圖》,乍看彷彿一個圓球,畫著一個眯眼嬉笑之人,但仔細觀看會發現是三個人抱成一團,初看時的一個面孔實際是由三個面孔組成的。圖的內容,源於虎溪三笑的典故。
從表現形式和構思方法上,《一團和氣圖》符合古代漫畫的特點和要求,但在主題上卻沒有諷刺意味,反而有歌頌漫畫的味道,這是它的特殊之處。
據史學者研究,朱見深有鑒於其父英宗朱祁鎮,製造了兵部尚書于謙等人冤獄的教訓,繼位之後,下令平反昭雪,並在朝廷上下提倡團結,這大概就是這位皇帝之所以作此詼諧圖畫的原因之一。
專寵萬氏: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七月二十日,朱見深大婚。所謂大婚,是專指皇帝的婚娶。朱見深當時婚娶的吳氏,是由父親朱祁鎮選定的。吳氏聰敏知書,通曉禮樂,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據稱,由明英宗朱祁鎮選定而育於別宮的女子有三名,即吳氏、王氏和柏氏。皇帝的婚事,自然是隆重的。但是,僅僅還不到一個月,吳皇后就被廢。取而代之的是王氏,即後來的孝貞皇后。
吳氏被廢背後的緣由,一直為人所猜疑。一種說法是,太監牛玉專恣,討厭太監牛玉的人想藉機奪去他的權柄,故挑動皇帝廢后。皇帝自己的說法是,吳皇后「舉動輕佻,禮度率略」,且可能在冊立時牛玉有舞弊的嫌疑。然而,吳氏雖被廢,但「舞弊」的牛玉卻只是發配到南京的孝陵去種菜。迂腐的官員以為牛玉真是犯有欺君之罪,於是,紛紛上疏,說對牛玉的懲罰太輕。結果,朱見深將上疏的官員王徽、王淵、朱寬、李翱、李鈞貶到邊遠的州去做專管刑獄的判官。因此,「牛玉舞弊」的說法其實是不成立的。真正的原因是吳皇后得罪了皇帝寵愛的萬氏。
吳皇后對萬貴妃十分氣惱,是恨朱見深與萬氏的曖昧關係,最後她以後宮之主的身份杖責萬氏。皇帝獲悉此事,便毫不猶豫地廢了吳皇后。繼立的王皇后,從中吸取了教訓,對萬氏的態度比較友善,不大理會萬氏的橫行霸道。王皇后的明哲保身態度,以及皇帝對萬氏的寵幸,使萬氏成為成化時期後宮真正的主人。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秋,出現了幾次彗星。在古代,彗星的出現意味著不祥。於是,大學士彭時、尚書姚夔也上疏請求皇帝要擴大寵幸的範圍,以廣後嗣。皇帝表面上同意,但行動中仍然專幸萬氏。所以,萬氏在宮中越發地驕橫起來。太監中誰違背了她的意思,就立即被趕出宮去。宮中的婦女,一旦誰與皇帝發生關係並且懷孕的話,就千方百計命人進葯湯,使其墮胎。
賢妃柏氏生下一子,即悼恭太子,也為萬氏所害。明孝宗若不是宮中的宮女、太監、廢后吳氏、周太后的百般保全,恐怕也遭了萬貴妃的毒手。即使這樣,朱見深對於萬氏一直非常有感情。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春,萬氏暴病身亡。憲宗非常傷感,哀嘆說:「萬氏長去了,我亦將去矣!」輟朝七天,謚萬氏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
萬歲閣老:萬貴妃的驕橫,不但影響了成化一朝的內宮的生活,還間接地影響到外廷。一些士大夫,不顧顏面,樂意與萬貴妃及其家人相結納。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大學士萬安。萬安,字循吉,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進士。萬安此人雖無學問,做大學士期間只知道依從皇帝,被人稱作「萬歲閣老」。
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已經入閣的萬安與另外兩名大學士彭時、商輅,一同去面見皇帝議事。彭時和商輅向皇帝提出,京官的俸薪不宜削減。皇帝同意了。萬安在旁邊,立即叩頭,高呼萬歲。弄得彭時、商輅也只得同時趴下,高呼萬歲之後退出。這麼一次精心安排的議政會議,大學士們本來是想要解決很多問題的,卻因為萬安這一聲「萬歲」,遂告流產(明朝大臣呼「萬歲」即是奏事完畢)。
從此,憲宗基本上不再召見大臣。此後,大學士尹直想得到憲宗的召見,直接面談朝政問題,萬安便勸阻道:「當初,彭公請皇上召見,一句話不對勁,就立即叩頭稱萬歲,讓人笑話呀!我們每件朝政盡量做到知無不言,讓太監們選擇給皇上,比當面議政好得多呀!」
一句話,竟然把當初自己演出的醜劇,全部歸過於彭時,可真算是「不學有術」。他最無恥的傑作,恐怕是在給憲宗的奏疏中大談房中術。後來,孝宗在宮中見到這些奏疏,文末署名「臣安進」,於是派太監懷恩向萬安問罪:「這可是一個大臣做得出來的?」萬安卻一點羞辱的感覺也沒有,只一個勁地叩頭,連辭職的場面話都不願說,臉皮可真厚,所以當時的人譏諷萬安,說他「面如千層鐵甲,心似九曲黃河」。
作為一個政客,萬安肯定覺得自己最成功之處,就是結交上了萬貴妃。只是,不曾令萬貴妃想到的是:她死後不久,孝宗即位,有人上疏要查辦曾經與萬貴妃交結的人,萬安就趕緊申辯說:「我和萬貴妃早就不來往了。」其實,也許正是萬安的無能與軟弱,才使萬貴妃的影響力沒有過度地在外廷擴散。不過,萬安只是一個油滑的小人,而不是一個十惡的壞蛋。他做大學士時還做過一件好事,就是順應當時的情勢請求憲宗廢除了西廠。
(本篇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