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倾国倾城到底有多美 倾国倾城
倾国倾城 【成语名字】倾国倾城 gt 【汉语拼音】qī g guó qī g ché g gt 【成语解释】 gt 倾,倾覆。“倾国倾城”,指倾覆城邦家国。形容女子的美艳,会带来祸害。语本汉.袁康《越
倾国倾城

【成语名字】倾国倾城>【汉语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成语解释】> 倾,倾覆。“倾国倾城”,指倾覆城邦家国。形容女子的美艳,会带来祸害。语本汉.袁康《越绝书.卷九.越绝计倪外传一一》。后用“倾国倾城”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成语典故】> 汉.袁康《越绝书.卷九.越绝计倪外传一一》> 哀哉!夫差不信伍子胥而任太宰嚭,乃此祸晋之骊姬、亡周之褒姒,尽妖妍于图画,极凶悖于人理。倾城倾国,思昭示于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于前史。>【成语注解】> 1、祸晋之骊姬:骊姬(公元前?~前651)为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晋献公攻打骊戎时,获骊姬,立为夫人。生子奚齐。后因欲立奚齐为太子而陷害申生,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国外。骊姬,祸,祸害,> 2、亡周之褒姒:褒姒为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褒姒生性不爱笑,幽王为取悦褒姒,举烽火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狈退走,褒姒大笑,幽王甚乐。后来犬戎入寇,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弒,褒姒亦被劫掳,周因之而亡。> 3、妖妍:妖媚美艳。> 4、凶悖:不祥而悖逆。> 5、丽质冶容:美丽而妖媚的容貌。> 6、监:通“鉴”,借镜。> 〔参考数据〕> 《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成语出处】> 1、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仙,戏阳台而无别。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无双者也。”> 2、唐.武元衡〈赠佳人〉诗:“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国倾城胜莫愁;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谢风流。”> 3、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近知先相国崔珏之女莺莺,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 4、《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 5、《隋唐演义.第八○回》:“施脂太赤,施粉太白;增之太长,减之太短;看来丰厚,却甚轻盈。极是娇憨,自饶温雅。洵矣胡天胡帝,果然倾国倾城。”>【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 使用类别 用在“美丽动人”的表述上。>【倾国倾城造句】 > 1、能当选世界小姐,必然天生丽质,有倾国倾城之貌。> 2、她虽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可惜红颜薄命,遇人不淑。> 3、红颜最怕岁月催,纵有倾国倾城之貌,到头来也难免白发苍苍。> 4、这位女明星不但有倾国倾城之貌,且演技一流,难怪会红得发紫。> 5、经过数年病痛的折磨,她变得十分憔悴,完全看不出当年倾国倾城的容貌。> 辨识>【近义词】天香国色,沉鱼落雁,冠绝群芳,风华绝代,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反义词】无盐之貌> 辨似:> 形音辨误 倾,倾覆的意思。不可写作“顷”。>【参考词语】:倾城倾国>【汉语拼音】:qīng chéng qīng guó>【成语解释】:即“倾国倾城”。见“倾国倾城”条。> 1、汉.袁康《越绝书.卷九.越绝计倪外传一一》。:“夫差不信五子胥,而任太宰嚭,乃此祸晋之骊姬,亡周之褒姒,尽妖妍于图画,极凶悖于人理。倾城倾国,思昭示于后王;丽质冶容,宜求监于前史。”(源)> 2、宋.辛弃疾〈满江红.绝代佳人〉词:“绝代佳人,曾一笑、倾城倾国。” >【参考词语】:一顾倾城>【汉语拼音】:yī gù qīng chéng>【成语解释】:犹“倾国倾城”。见“倾国倾城”条。> 1、汉.张衡〈西京赋〉:“要绍修态,丽服扬菁。 眳藐流眄,一顾倾城。”> 2、《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自己本生得一副月貌花容,一团灵心慧性。那怕丈夫千金买笑,自料断不及我一顾倾城。” >【参考词语】:一貌倾城>【汉语拼音】:yī mào qīng chéng>【成语解释】:犹“倾国倾城”。见“倾国倾城”条。> 1、《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此邻人徐氏之女,丹桂小娘子。果然生得一貌倾城,目中罕见。”> 2、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一○出》:“烟花户庭,风尘心性。张郎不成,李郎不应。十人见我九人憎,羞杀我一貌倾城。” >【参考词语】:一顾倾人>【汉语拼音】:yī gù qīng rén>【成语解释】:犹“倾国倾城”。见“倾国倾城”条。> 1、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七出》:“俺淳于棼可是遇仙也?他三回自语,一顾倾人。”>【倾国倾城的】> 《越绝书》是重要史书之一,内容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吴越的历史。吴国阖闾执政时,以伍子胥为相,伐楚以争天下。当此之际,吴之邻国越屡屡派兵袭吴,于是吴、越交战,阖闾战败并伤重而死。吴王夫差即位后,为报父仇,带兵攻入越都会稽,越王句越被迫求和。伍子胥劝夫差不可接受句践的求和,以免留下后患,但夫差志得意满下仍是答应了越的求和。伍子胥屡次进谏,夫差却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赐其自杀。《越绝书》记此事,慨叹夫差不信伍子胥而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这就好像昔日晋献公受骊姬迷惑,使得众叛亲离,种下晋国衰败的祸根;亦犹如过去周幽王纵容褒姒,以致失信于群臣,使犬戎得以入侵。骊姬与褒姒都是极为妖媚美丽的女子,但却又是极为不祥,招来“倾城倾国”的祸害。而越王句越,忍辱负重,生聚教训,发动大军,围困夫差于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果然倾覆,句践终于复兴越国。后来“倾国倾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艳,可以带来祸害。其实此一语义,早在《诗经》中就已经见到。《诗经.大雅.瞻卬》有“哲妇倾城”这样的句子,意思是“妇人多谋深虑乃乱国”,此处“倾城”,便是“倾覆邦国”义。但后来“倾国倾城”这个成语语意转变,专以形容女子的美艳。
很赞哦!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