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武则天李治 唐高宗李治真的一事無成嗎?
唐高宗李治真的一事無成嗎? 歷史上的唐高宗李治給人的印象是軟弱的,即使是在他的諸多政績也往往歸結在武則天身上。李治與武則天的關係確實是他一生的核心關係,但是也不能否定了他的一系列舉措。李治是唐太宗的第
唐高宗李治真的一事無成嗎?

歷史上的唐高宗李治給人的印象是軟弱的,即使是在他的諸多政績也往往歸結在武則天身上。李治與武則天的關係確實是他一生的核心關係,但是也不能否定了他的一系列舉措。
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個兒子,也是長孫皇后的第三個兒子,按理說,前面有兩個非常強勢的哥哥,他應該沒有太大機會,尤其是他的性格也偏溫和,在唐代那個崇尚果決,標榜強權的時代,確實有些非主流。人們常常會用胸無大志來形容他這樣的皇帝,就像用恨鐵不成鋼形容自己的兒子。其實他才是真正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在他的任上,皇權逐步走出了軍功集團的束縛,唐朝逐步有了真正盛世的氣魄。
唐太宗李世民有許多兒子,怎麼會選中他呢?可能是李世民厭倦了紛爭,厭倦了你爭我奪的氛圍,他希望李治能夠改變人們對於君主過於僵硬的印象,也是為了不讓兒子們互相殘殺。可是,在這個隋唐一直以來構建的文化與體系中,再經過唐太宗的加持,一個繼任者想要求存,就不得不選擇一個更強勢果決的幫手。這也是李世民沒有想到的。李治常年躲在強勢的父親與兩個哥哥身後,早就習慣了被庇護的狀態,並不想沖在前面與各個利益集團爭奪。
也就是說,李治必然會找一個非常果決勇毅的人做幫手,一開始與武則天的相遇 ,就是潛意識覺得武則天是自己最好的幫手,其實,在李治執政的這三十多年裡,他仍然一直掌控朝政,即使是後來患了風眩之症,也並沒有真正讓武則天獨掌朝綱,他們就像是一對政治上的好搭檔,李治在後面一直把控大局,武則天用鐵腕給李治開道。不過,即使是這樣,他仍然是在前人挖好的大坑中求存,不斷掙扎,不斷努力,即便看似走出了大坑,卻仍然被另一個大坑籠罩。
貞觀二年六月,李治出生在東宮麗正殿。三年後,封為晉王。貞觀十七年,李治剛滿十五歲,被冊立為皇太子。其實他早已捲入李承乾與李泰這兩個哥哥的奪嫡之爭中了,李承乾因為唐太宗寵信李泰,而決定殺進皇宮,搞政變。失敗後,唐太宗想把位置傳給李泰,李泰為了討好唐太宗,就許以「殺子傳弟」,又恐嚇李治,這其實是既想表現得自己對皇位沒有什麼企圖,又想控制住有威脅之人,這實在是昏招。其實,他即使不做任何表示,就可以得到太子之位了。
關鍵是剛剛出現太子李承乾謀逆,他害怕唐太宗也猜忌他,覺得他也可能謀逆,就急於表忠心,豈不知,這恰恰暴露了他的狠辣,即使李治害怕他的恐嚇,沒有告訴唐太宗。唐太宗也不可能立他為太子了。而且,唐太宗也看透了李泰心中的困局,這種始終被困的處境,讓唐太宗一下子感到萬念俱灰,想要自殺。幸虧長孫無忌給了解決問題的方案,直接立李治為太子,這才緩和了矛盾,讓所有人接受現實。也就是說,李治是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就被立為儲君。
他確實需要一個引導自己走上政治之路的人,而那些如長孫無忌這樣的大臣政治基礎太深,他一個剛剛出茅廬的人很容易被他們輕易轄制。這也是對唐太宗如此仁孝的李治為何會與唐太宗的才人,也就是他的小媽產生感情與勾連?一般人在自己實力薄弱,經驗稀疏的時候,都會選擇自己的母后,或者外戚的長孫無忌,可是,李治明白,那是更大的坑,進去就出不來的大坑,,決不能像唐太宗一樣陷入這個大坑中不能自拔。他冷眼旁觀,就發現了年齡相仿,沒有政治基礎的武媚。
當然,還有一個更大膽的猜測,是唐太宗李世民讓李治把武媚從感業寺召回來,對付他一直以來的心腹之患軍功集團,,畢竟他更了解武媚與李治,以及現在朝政中急於解決的各大難題。不管是誰的判斷,從後來的效果來看,武媚確實完美地完成了這個使命,將那些唐太宗在位的時候一直不敢動的老臣們一一干倒,讓李治的權力空間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即使軍功集團繼續向邊境開拓,拿下了漠北,新羅,以及隋煬帝,唐太宗都多次受阻的高句麗。
但是,軍功集團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確實開始大幅度地減弱。尤其是長孫無忌這個軍功集團的代表人物被打倒,軍功集團的氣焰開始頹下去了。而褚遂良代表的世家大族也在廢后以及重開科舉的選拔後,逐步勢衰。從這個角度看,唐太宗李世民臨終前吩咐的兩大顧命大臣,雖然也確實是朝臣中最有權威的,但是恰恰給李治樹立了兩個靶子,李治後來做的一切舉措都是朝這兩位與他們背後的集團開刀,最終把他們兩個拔除,兩個集團受挫。國家卻在穩步前行。
然而,看似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局面,卻出現了變數,李治一直倚賴的武媚開始不甘於其下,要繼續拓展影響力,這是李治始料未及的,因為武媚比他年齡還大,又生了多個兒女,身體竟然還那麼強健,精力還如此旺盛。尤其是到了李治晚年,自己的身體都逐漸衰老了,武媚的身體還是那麼硬朗。這確實匪夷所思。最後的十年間,李治都自稱天帝,武媚自稱天后,這些都是給武媚最高的權力象徵,但是李治仍然試圖做一些轄制。可是,這些都隨著他的去世而煙消雲散,他最終還是沒有擺脫另一個大坑的束縛,也為後面的子孫帶來了更大的困局,
那就是母子爭權。
很赞哦!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