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太平天国势力范围 太平天國曾給各省改名,名字一個比一個搞笑,看你的老家以前叫啥

火烧 2021-12-20 04:17:56 1031
太平天國曾給各省改名,名字一個比一個搞笑,看你的老家以前叫啥 古語有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由此可見姓名對於一個人有多麼重要,畢竟這是伴隨大家一生的東西,同樣的,對於一

太平天國曾給各省改名,名字一個比一個搞笑,看你的老家以前叫啥  

太平天國曾給各省改名,名字一個比一個搞笑,看你的老家以前叫啥
古語有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由此可見姓名對於一個人有多麼重要,畢竟這是伴隨大家一生的東西,同樣的,對於一個城市、一片土地來說,它的名字也是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歷經了數次朝代的更替,幾乎每個城市都被改過名字,改好聽了,固然是一件好事,可要是沒改好,那可就尷尬了,比如把蘭陵改成棗莊,蘭陵王成了棗莊王;比如把豫州改成駐馬店,豫州袁公子成了駐馬店袁紹,大家自己感受感受差距。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當天,拜上帝會眾萬人在金田村「恭祝萬壽」,洪秀全甚是開心,不久之後便在廣西武宣登基稱太平王,建號「太平天國」,正式開啟反抗清朝的武裝起義。由於這是一支由農民組成的隊伍,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響應,太平天國運動以迅雷不及之速發展起來,接著攻克了600多座城市。
既然拿下了這些城市,當然要宣告自己的「所有權」,而宣告「所有權」最方便的辦法,就是「改名換姓」。於是乎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們開始對各大省份、各個城市改名,改出來的名字簡直一個比一個搞笑。
第1種改名方式:避諱
眾所周知,古代皇帝名字里的字都是要避諱的,比如順治帝叫福臨,於是便不允許全國上下門聯中出現「五福臨門」;比如朱元璋姓「朱」,和「豬」同音,所以明朝就把豬叫做「豕(shǐ)或者彘(zhì)」,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們雖然說著啥「人人平等」,結果真的有了權力,還是忍不住走了老一套。
比如太平天國里的南王叫馮雲山,為了避諱「雲、山」,於是山東省變成了「珊東省」,山西省變成了「珊西省」,雲南省變成了「芸南省」。其他同樣遭受「避諱」噩運的還有黑龍江省,被改成了「烏隆江省」,浙江變成了「浙姜」,新疆變成了「新姜」,瞬間是不是感覺一股姜味兒?不過這些還算是比較正常的,我們再看第二種。
第2種改名方式:與清朝對著干
當年京津地區以及河北省大部分地區,都是清政府的「直隸省」,太平天國的高層看清政府那麼不順眼,奪下了它的直隸省自然要大改特改,於是它們被統一改成了「罪隸省」,而天津作為「罪隸省」的省府,自然還要改,首先就要把和「太平天國」重複的「天」字改掉,於是天津變成了添津。
要知道,天津這個名字可是當年明成祖朱棣親自取的,寓意為「天子經過的地方」,而天津也是我國古代唯一一個有確切建城時間記載的城市,結果就那麼被改成了「添津」,真是無奈。
與此同時,太平天國還把南京周邊地區設為江南省,把南京改名為「天京」,作為江南省的首府。
1864年,太平天國走向了滅亡,雖說導致它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光從「給全國改名字」這件事上,就能看出太平天國內部統治者們的腐朽思想,如此貪婪腐朽的團隊,必然會走向滅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