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的奢华追求对晚清瓷器的影响
慈禧的奢华追求对晚清瓷器的影响 自慈禧「 ”垂帘听政”掌权以后,进入所谓的「 ”同光中兴”的历史时期,长期不景气的景德镇御窑厂开始复苏,烧制了不少精美的瓷器,尤其是光绪时期为慈禧所烧制的御用瓷器。所以

慈禧的奢华追求对晚清瓷器的影响
自慈禧「 ”垂帘听政”掌权以后,进入所谓的「 ”同光中兴”的历史时期,长期不景气的景德镇御窑厂开始复苏,烧制了不少精美的瓷器,尤其是光绪时期为慈禧所烧制的御用瓷器。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慈禧对其御用瓷的奢华追求与铺张,也促使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烧造品质的提升。 慈禧太后 慈禧御用瓷最为突出的是「 ”大雅斋”款、「 ”体和殿制”款御用瓷。慈禧自咸丰二年(1852)入宫后,先后居住过储秀宫、长春宫、乐寿堂,因此慈禧御用瓷除「 ”大雅斋”款和「 ”体和殿制”款外,还常见「 ”储秀宫”款、「 ”长春宫”款、「 ”乐寿堂”款等。这些慈禧专用瓷,从器物造型到纹饰色彩都充满了秀丽精巧、典雅柔和的女性特色,反映了慈禧的个人审美爱好,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这位政治强人柔美的一面。 大雅斋所在地圆明园「 ”九州清晏”绘本 「 ”大雅斋”是慈禧自署的斋号。据考证,「 ”大雅斋”位于圆明园「 ”天地一家春”的西间,是慈禧的书房,而「 ”天地一家春”是圆明园内「 ”九州清晏”中一处建筑名称。「 ”大雅斋”款的慈禧御瓷,其制作程序严格按照康雍乾时期的规制施行,先由宫内如意馆的昆明女画师缪(miao)素筠绘制蓝本图稿,经慈禧允许后发往景德镇御窑厂按蓝本制作。同治十三年(1874)秋末,女画师缪素筠在颐和园完成了印有「 ”大雅斋”瓷器画样的最后一稿,这些画样被附烧造清单后一并发往景德镇御窑厂,其中清单上罗列了烧造的期限、件数、尺寸等。 慈禧「 ”大雅斋”款御用瓷设计图稿与实物 但这批清单烧造数量巨大,由于受气候和窑炉条件所限无法按期完成烧造,御窑厂不得不于光绪元年(1875)和二年(1876)分两批运送回京,共计18814件。这批「 ”大雅斋”瓷,在器型上没有太多大件,更多是秀丽小巧的器皿,品种丰富,像陈列瓷有:花盆、盆奁(lian)、鱼缸、花瓶、高足碗、高足盘等供器;生活用瓷有:碗、盘、碟、茶碗、盖碗、渣斗、圆盒子、长把羹匙。由于慈禧喜爱花卉,这批「 ”大雅斋瓷中有大量的花盆花钵。 ”大雅斋「 ”款鱼缸 「 ”大雅斋”款御瓷画风纤细柔婉,纹饰多以寓意吉祥的花鸟纹样为主,有牡丹花、牵牛花、桃花、紫藤花、萱花、绣球、藤萝花鸟、藤萝月季花、藤萝蝴蝶、莲塘荷花、鹭鸶莲花、栀子桃花、葡萄花鸟、荷花蜻蜓、喜鹊登梅等,也有山水人物等。其绘制多以豆青色地+双黑线勾花,也有不少绘制五彩器的。而「 ”大雅斋”瓷的款识也独具特色,在器物口沿上书「 ”大雅斋”三字横款,右边署红彩图章款「 ”天地一家春”。除少部分高足盘碗类的器物,「 ”大雅斋”瓷的大部分底款都用红彩写「 ”永庆长春”的四字楷体,所以像「 ”大雅斋”瓷这样一器三款的,在中国制瓷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 ”大雅斋”款渣斗 「 ”体和殿制”款瓷器,原学术界认为是同治年间所烧造的,缘由是曾认为「 ”体和殿”这一建筑名称出现在同治时期,所以将「 ”体和殿制”款瓷器的年代定为清同治年。后经考证光绪时期的太监王世龢(he)《造陶庐日录》中有「 ”自光绪九年内廷翊(yi)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四处落地重修,改为一所”的记载,故学术界认为「 ”体和殿”是光绪九年(1883)专为庆贺光绪十年慈禧皇太后50岁寿辰而修建。为庆祝慈禧50寿辰,耗费白银63万两,改建储秀宫供她居住,拆除宫门储秀门和宫前院墙,将储秀宫南边的翊坤宫后殿打通为穿堂殿,取名「 ”体和殿”,连通储秀宫和翊坤宫两个院落。此后,慈禧太后住储秀宫时,就在这里用膳。 「 ”体和殿制”款黄地粉彩牡丹纹钵缸 而属有「 ”体和殿制”款的瓷器则烧成与光绪十二年(1886),是为慈禧的52岁生日祝寿而烧制的。其蓝本图样绘于光绪十一年(1885),光绪十二年二月交给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同年八月烧成,并于十月二十三日上交宫内入库。 慈禧「 ”体和殿制”款御用瓷设计图稿和实物 这批「 ”体和殿制”款瓷器有瓷盆、花盆、水仙奁(lian)、奓(zha)斗以及瓶、碗、盘、蛊、碟等器物,共计4996件。这批「 ”体和殿制”款御瓷,其纹饰图样与「 ”大雅斋”款瓷有许多相似之处,均以四季花卉为主,有牡丹、月季、菊花、兰花、梅花、萱草、荷花、虞美人,此外还有鸳鸯、蝙蝠、寿桃、「 ”卍”字纹、寿山福海、长寿万福等,釉色以黄地为主。款识为矾红「 ”体和殿制”四字双行竖排篆款。 「 ”体和殿制”款识 此外,御窑厂还为宫内烧造过「 ”储秀宫”「 ”长春宫”「 ”乐寿堂”款的慈禧专用瓷,其风格与「 ”大雅斋”款瓷器基本一致,是整个晚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最精美的瓷器,其工艺成就直追康雍乾,达到了我国晚清时期瓷器烧造工艺的最高峰。所以说慈禧本人的自私的性格和奢靡的生活习惯,促进了当时宫廷把玩赏悦之物的发展,与当时的国力民生形成极大的反差。 很赞哦! (1055)
相关文章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清朝历史上慈禧太后最奢侈的一顿饭值多少钱?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与晚清:大清一个女人和一个时代的背影
-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菜单 慈禧太后每顿几百道菜,但是唯独这2道菜打死也不吃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与故宫古树的传说(图)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洗脚有多讲究?竟不让太监碰连水盆都要五行俱全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谁说慈禧太后太没用?是她预言了清朝的灭亡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在去世的前一天 为什么要毒死光绪皇帝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难解的身世之谜,究竟是出生于哪个地方?内蒙古?
- 咸丰皇帝宠慈禧 慈禧秘史:清朝太后慈禧如何征服咸丰帝?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揭秘:清朝历史上比慈禧还厉害的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