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古诗韩愈其一 韓愈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驚豔了春天,美得令人心醉!

韓愈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驚豔了春天,美得令人心醉!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在一年四季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自古以來詩人對春天的讚美便比比皆是。白居易說:“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賀知章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朱熹說:“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也是一首有關春天的千古詩篇。它便是韓愈的經典詩作《初春小雨》。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其文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詩以長篇古詩著稱,以揭露現實矛盾和表現個人失意爲主。當然也不乏清新、富有神韻之作,這首《初春小雨》便是其中代表。《初春小雨》是韓愈的一首描寫和讚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韓愈的這首《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首句“天街小雨潤如酥”,點出題目初春小雨,且以“潤如酥”來表現它的特點,即細滑潤澤。它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春雨是春天裏最顯著的特徵,它在萬物甦醒,凸顯勃勃生機上佔據着重要作用。同時,這句詩也給人一種清新優美的感覺。
次句“草色遙看近卻無”,則是描寫初春小雨後草沾了雨後的景色。即剛剛開始發芽的春草,稀疏,又矮小,看起來若有若無。它是春草沾雨後的一種朦朧景象。這句詩的絕妙之處便在於,韓愈能夠通過春草發芽這一細微特徵,來展現早春的印記。事實上,早春二月,如果不仔細去觀察的話,很容易便忽視早春的特有景色。
最後兩句“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則是韓愈認爲春天裏最美的景色,就是這早春時的小雨和小草。它們要遠遠勝於煙柳滿城時的晚春景色。在描寫春天的詩歌作品中,和韓愈一樣寫早春之景的少之又少,反而晚春較多。所以韓愈這首詩,取早春景色來歌詠,可見其別出心裁的一面。
另外,這首詩還具有啓發人們發現美、積極向上的作用。這首詩除了叫《初春小雨》外,還有另一個名字《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當時56歲的韓愈,準備邀請詩人張籍一同出遊。張籍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於是寫了這首詩,想要以早春景色之美,來激發張籍的遊興。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韓愈希望張籍不要宅在家中,而是去積極發現大自然的美,擁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綜觀韓愈的這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將春天最重要的早春景色小雨和小草特徵,描寫的淋漓盡致。可以說是驚豔了整個春天,美得令人心醉。同時,韓愈這首詩還啓發着我們要多出去和大自然接觸,擁有一顆發現美的眼睛,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