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东汉末年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牛掰!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以少勝多戰役

火烧 2023-01-22 14:06:54 1041
牛掰!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以少勝多戰役 「以少勝多」這個概念在理論上似乎有點說不通,1個人怎麼可能打得過10個人呢(除非他會奇能異數)?但在實戰中以少勝多的戰役確實屢見不鮮。例如,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

牛掰!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以少勝多戰役  

「以少勝多」這個概念在理論上似乎有點說不通,1個人怎麼可能打得過10個人呢(除非他會奇能異數)?但在實戰中以少勝多的戰役確實屢見不鮮。例如,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各種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下面,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小編給大家盤點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以少勝多戰役。

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河南省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進行的決戰。

周軍聯軍總數達4.5萬人。據《史記》記載,帝辛出動的總兵力有七十萬人,另一些文獻記載是十七萬。牧野之戰周武王大獲全勝。

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數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主管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彭城之戰

彭城之戰在漢高帝二年(西元前205年)四月發生,是楚漢戰爭其中一場大戰。楚軍依靠項羽的雄才大略,千里出奇兵,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56萬之眾,創造了古代戰爭中速決戰的典范,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官渡之戰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在此展開戰略決戰。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指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孫劉聯軍合計五萬多人,曹操有幾十萬人,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這是一場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以5萬兵力擊潰數10萬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东汉末年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牛掰!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以少勝多戰役

這場戰役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漢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彝陵之戰也因此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並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交戰,最終東晉僅以謝玄統率的八萬軍力大勝苻堅、苻融率領的八十餘萬前秦軍。

護步達岡之戰

金收國元年(遼天慶五年,1115年),在金遼戰爭中,金軍追擊大敗遼軍主力於護步答岡的戰略決戰。金軍以2萬兵力大勝遼軍70萬,遼軍大潰,死者甚眾。此役,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是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在昆陽一線,故稱為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綠林軍17000擊潰新軍43萬,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昆陽之戰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

薩爾滸戰役

薩爾滸戰役是1619年(明萬歷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三月間,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以及薩爾滸附近地區大敗明軍四路進攻的反擊戰,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後金以六萬兵力大勝明君十萬,後金大勝,掌握戰略主動權。此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古典書城 :gudianshucheng(長按字母復制)

為您分享國學經典、歷史趣聞、詩詞歌賦、名人軼事、秘聞野史、神話傳說、風俗禮儀等精彩內容,通俗不惡俗,呆萌不呆板,共同品味古典文化的神奇魅力。

本文來源:全球通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