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批评的话 朱元璋给儿子找老师,老师:不听话可以打吗?朱元璋只说了4个字
朱元璋给儿子找老师,老师:不听话可以打吗?朱元璋只说了4个字
朱元璋给儿子找老师,老师:不听话可以打吗?朱元璋只说了4个字文/风马牛也相及众所周知,现如今,子女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每一位父母最关心的事情,希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以便他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方便以后在社会上立足。其实,不仅仅是在现代,在古时候,人们也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只不过,在古代教育资源有限,很多老百姓家的孩子都是上不起学的,只有一些富贵人家,才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而在古代,最被重视的应该就是皇帝的教育,因为除了那些开国皇帝,很多的皇帝都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这样才能从中挑选出合格人,来继承皇位。
因此,作为皇帝的儿子,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接受非常严苛且繁杂的教育,不仅仅要学习治国理论、诗词歌赋,就连骑射、武功也要涉猎一番。而在这之中,表现出众的皇子,就会被皇帝立为太子,而不出意外的话,太子就会是下一任皇帝。而说到对皇子们的教育,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其儿子教育的一件趣事。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在我国的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非常传奇的皇帝,因为他是我国近500多位皇帝之中,出生最低微,最能体现“逆袭”这2个字的皇帝。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家里就非常得贫困,而且当时正是元朝时期,汉人的地位并没有多么高,所以老百姓的生活都非常艰苦。在加上朱元璋家里的人口也比较多,所以为了填饱肚子,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就需要外出打工,来养活自己。后来,在天灾人祸的环境下,朱元璋逼不得已,还做了和尚和乞丐,为的也是养活自己。

而到了后来,就连做和尚、乞丐都无法生存的时候,朱元璋便加入了起义的大军。因为朱元璋出社会的时间很早,所以他不论是心性,还是谋略、思想,都要比普通人高。也正是因为这些特质,让他参军之后表现得十分优异,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并且一步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在后来天下争夺之中,他经历了数次的生死危机,才成为了皇帝。
而且,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在执政期间也非常有作为,建立了很多以往都没有的制度,将明朝推向了一个政治清明的巅峰。因为朱元璋在小的时候,受了很多官员的压迫,所以他在位期间,也非常嫉恶如仇,大力整治贪官,只要被发现,就下令严惩。朱元璋在位期间,曾杀了接近15万的贪官,可见他对贪官的痛恨程度。
也正是因为朱元璋非常痛恨贪官,所以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女们,将来会仗势欺人,朱元璋在自己子女们的教育问题上,也十分的重视,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当然,还因为朱元璋自己没有接受过教育,所以为了让自己的王朝能长治久安,他也必须培养出能力出众,品德兼优的继承人。
特别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大儿子朱标,就直接被当成了皇帝继承人来培养,还给他找了当时非常有名望的老师:宋濂。宋濂的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就连朱元璋都经常和他一起探讨问题。但是,要教的人可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宋濂也有所担心,于是便问了朱元璋一个非常直白的问题:如果太子不听话的时候,可以打吗?
其实,在宋濂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心里也是非常担忧的,因为朱标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非常疼爱他。身份如此尊贵的朱标,要是没教好必然会被朱元璋所怪罪,要教得好,那就难免会有一些棍棒惩罚。所以,不止是宋濂,就连朱元璋身边的太监,都替宋濂捏了一把汗。不过,朱元璋的不同寻常就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了,他思考了一下,给了宋濂4个字:不死即可。在朱元璋这4个字说出口的时候,宋濂立刻就松了一口气,同时在心底里对朱元璋更加得佩服了,而且,就连周围的人也都对朱元璋敬佩有加。
就这样,宋濂就开始教导朱标了,而且在接触之后他发现,朱标非常的仁德,是一位非常纯良谦恭的人,让宋濂丝毫没有打他的机会。于是,宋濂就越来越认真得教导朱标,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都倾囊相授。不过,历史总是难以预测的,朱标在30多岁的时候便英年早逝了,这让培养了他大半辈子的朱元璋非常伤心,最后只能挑选了性子和朱标相似的朱允炆为继承人。
其实,有很多的史学家提出过假设,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明朝的发展或许会更上一层楼。因为朱标在诸多兄弟姐妹中,是非常得到大家认同的一个人,就算是后来的朱棣,在朱标在世的时候,也丝毫没有想过要和他作对。所以,如果朱标不死,靖难之役就不会发生,那么明朝的发展,就会走向另外一个轨道。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