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朝那么强大为什么会灭亡 秦帝国(二):秦朝灭亡在于统一太快,没有来得及消化成果

火烧 2021-12-24 03:31:18 1050
秦帝国(二):秦朝灭亡在于统一太快,没有来得及消化成果 自从商鞅变法后,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历经七代国君的不懈努力,吞巴蜀、灭义渠王、不断鲸吞蚕食东方列国,秦国国力不断提高,到秦王政时期,东方六国中任何一

秦帝国(二):秦朝灭亡在于统一太快,没有来得及消化成果  

自从商鞅变法后,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历经七代国君的不懈努力,吞巴蜀、灭义渠王、不断鲸吞蚕食东方列国,秦国国力不断提高,到秦王政时期,东方六国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军事上单独与秦抗衡,秦国已经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此时的秦国,只需要一个宏图伟略的新国君,带领秦国完成统一天下的最后步骤。

秦王政时期,秦朝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此时的韩国仅剩一隅之地苟延残喘,被消灭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魏国彻底失去西部,仅剩东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失去了往日的大国实力;燕国地处北疆,向来虚弱,如果不是燕昭王的伐齐之战几乎就没有存在感;曾经多次称霸的南方楚国,经过与秦的上百年大战,先后失去东川、汉中等地,丹阳、郢都先后失去,被迫不断东迁,由汉水流域的丹阳一路东迁到淮水流域的寿春,山河日下,早已不复当年风光;春秋首霸的齐国,曾经一度有西秦东齐之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举足轻重,但此时,险些被燕国灭国之后,虽然成功复国却已经日薄西山,不再具有曾经的雄心壮志,成为秦国远交近攻政策最成功的典范。

秦王嬴政在解决嫪毐之乱、并除去吕不韦后,大权独握,开始了统一六国的进程。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短短十年,秦国如秋风扫落叶般,先后灭亡韩赵魏燕楚齐东方六国,速度不可说不快。

秦的统一战争,仅仅用了十年,就秋风扫落叶般消灭山东诸国

在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进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和进步,秦朝在统一后制定的各种制度,成为以后各个朝代遵循的标准。但是,在统一后的秦朝,也有很多政策没有及时改变,为秦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伏笔。

比如适用于战时的严刑峻法,奖励耕战等政策,很多原来适用于秦国的政策并不适用于统一后的秦朝。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的战乱纷争,对天下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秦朝统一后并没有停下来休养生息,而是继续消耗民力。秦朝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等重大军事行动,虽然开拓了疆土,缓解了草原游牧民族对大秦王朝的威胁,但也造成劳民伤财,老百姓负担加重。随后的修长城、建阿房宫、造秦皇陵、修驰道等一系列的集中性大工程,使得经历了数百年战乱、刚刚获得统一的秦朝百姓更加不堪其负。

秦驰道大大促进了秦朝全国各地的联系,但大量的“基建”工程同时开工使民众不堪重负

严苛的刑罚加上繁重的徭役,让新统一的山东各国百姓比以前的生活更加艰难,艰苦的生活让他们怀念故国,对新的统治者秦朝心生敌意。这是,如果有人点燃星星之火,他们便会积极响应跟着故国贵族恢复河山。

秦朝在秦王政统一六国之前,都是不断的、一步步扩张,新拓展的领土和人口可以逐一消化,逐步适应了秦国的法家治国制度。而秦王政的迅速统一,使秦王朝一时无法消化新统一之地的人口,大量的百姓对秦朝严苛的制度望而生畏、心生厌恶。统一后没有了战争,原来的奖励耕战政策对他们没有丝毫的诱惑,秦朝连续不断的徭役却让他们倍感压迫。

秦朝法家治世思想和制度,让曾经的六国贵族和那些靠嘴皮子吃饭的人失去了原本的生存之道,游手好闲之人无以生计,好吃懒做之人不再悠闲自得,人们必须靠亲自劳动才能生存下去。自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士阶层,因秦国的统一,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政治舞台,这种改变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

秦朝的战时法家制度,不再适合获得统一的秦王朝

一时之间,山东六国故土的人们,上到贵族旧臣,下到士和老百姓,都对秦的统治感到愤恨不已,秦朝等于同时得罪了山东大地的各个阶层的人们,使他们不约而同的站到了一起。

此时的秦国,犹如堆满干柴的大柴堆,只需要一点火星就会熊熊燃烧起来,烧毁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秦国急需进行降温冷却,逐一把一根根干柴拆分化解,消除燃烧起来的可能性。但是,秦始皇死后,秦国发生了极不正常的皇位更替,众望所归的长公子扶苏不但没能继承皇位,还被不明不白的赐死,镇守北部边疆的名将蒙恬也被削夺兵权,名望平平的胡亥,却突然继承皇位,成为大秦帝国的第二位皇帝。

秦二世坐上皇位后,非但没有想办法化解矛盾,反而变本加厉的压迫最底层的农民,庞大的阿房宫宫殿建筑群还得继续修,骊山陵还得继续建,原来的一切劳役继续服。秦二世的进一步压迫,达到了百姓所能承受的极限。秦始皇死后秦朝的威慑力降低,六国旧贵族、旧王室开始悄悄冒头,原来的百家善辩之士开始窃窃私语,山东各国各种势力蠢蠢欲动。

秦二世的不正常上位,以及胡亥的昏聩,使秦朝失去了掌舵者,秦帝国飘荡在茫茫大海,随时有触礁的危险

任何王朝的灭亡都是先从内部开始的,秦朝也不例外。秦二世得位不正,担心兄弟姐妹们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在奸宦赵高的不断唆使下,秦二世首先拿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开刀,秦朝王室遭到前所未有的自己人的大清洗,短短时间内,秦朝王室几乎被秦二世诛杀殆尽,秦二世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而在朝堂之上,赵高权倾朝野,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残害忠良,和赵高一起篡改遗诏的丞相李斯,最后也被赵高杀害;赵高通过"指鹿为马"事件,硬是颠倒黑白,把仅剩的有良知的大臣杀害,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赵高的胡作非为;秦二世也因"指鹿为马"事件云山雾罩,迷迷糊糊,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干脆不再管理朝政,一头扎进后宫,纵情声色,荒淫无度,朝政完全被赵高操控。就这样,秦朝用以灭火的灭火器,也被赵高从内部逐一销毁。

赵高乱政,使秦朝政治混乱,奸臣当道

终于,横竖都是死的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点燃了灭秦的星星之火,一时间大秦帝国狼烟四起,遍地烽火,原来暗藏在秦朝社会底下的各种势力纷纷响应,一哄而起,熊熊烈火蔓延山东大地,一发不可收拾,燎原之火迅速摧毁大秦王朝,短短几年,大秦帝国土崩瓦解。

秦灭六国之战,不可谓不快,而秦灭亡之速度,更是迅疾。秦为什么在迅速统一后又迅速灭亡呢?就在于秦的统一太快,一口吃成大胖子,吃饱了,喝足了,却也撑死了。

如果秦统一后,适时改变策略,爱惜民力,改变原来的耕战政策,劝课农桑,休养生息,恢复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原来周游列国的百家学派读书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安顿好被灭山东六国的旧贵族,秦也就不会遭到六国遗民的愤恨和反抗,秦也就不会迅速灭亡了。

陈胜吴广起义,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

秦始皇死后如果没有那段不正常的皇位更替,扶苏成为秦二世,施仁政,宽刑狱,休养生息,减少劳民伤财,改变秦始皇时期的高压政策,让山东六国遗民过上安稳的生活,也就不会遭到山东六国的所有阶层一致憎恨了,至少底层百姓不会支持。这样,用不了几十年,秦朝就可以成功消化统一的成果,消除统一六国时产生的仇恨和芥蒂。

由此可见,太快的成功容易忽视潜在的威胁,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功亏一篑,到头来一切努力,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秦统一太快,加上急功近利,虽然创造了万世不朽功绩,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秦国七代国君不断努力的成果也化为乌有,很多开天辟地创立的新制度也被后来者汉朝捡了个便宜。

秦朝那么强大为什么会灭亡 秦帝国(二):秦朝灭亡在于统一太快,没有来得及消化成果

秦朝,迅疾而始,迅疾而终

知历史,明兴替,懂得失,以史为鉴,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现实生活,更多历史精彩,尽在津城沐雨,欢迎大家随手关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参考文献:

《史记》,

《秦始皇传》,

《能够兑现的法律:你所不知道的秦帝国》。

秦朝(19)秦王(25)秦国(7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