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情之请的意思 成語: 休戚共之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05-15 22:43:30 1025
成語: 休戚共之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049成語: 休戚共之注音: ㄒ|ㄡ ㄑ| ㄍㄨㄥˋ ㄓ漢語拼音: xiū qī gò g zhī參考詞語: 休戚與共釋義:義參「休戚與共」。見「休戚

成語: 休戚共之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049成語: 休戚共之注音: ㄒ|ㄡ ㄑ| ㄍㄨㄥˋ ㄓ漢語拼音: xiū qī gòng zhī參考詞語: 休戚與共釋義:義參「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Emoji符號: 戚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休戚共之”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休戚與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國語.周語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孫周是晉襄公的曾孫,因為受到在位的晉厲公排擠,而避難到周王室,擔任單襄公的家臣。他當時雖然年紀輕,但卻為人忠厚,做事合於義理,即使遠走他鄉,對於晉國的一切仍然非常關心。聽到晉國有不好的消息,總是跟著感到悲傷;而聽到晉國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會跟著感到高興。單襄公看得出來孫周是個才德兼備的青年,前途光明無限,因此在病重的時候,叮嚀兒子單頃公說:「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處異鄉,但卻非常關心晉國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覺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後來,晉國發生叛亂,厲公被殺,孫周果然被迎回晉國,即位為晉悼公。後來「休戚與共」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的原文「為晉休戚,不背本也」演變而出,形容彼此同甘共苦。典源: 此處所列為「休戚與共」之典源,提供參考。《國語.周語下》晉孫談之子周1>適周,事單襄公,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言無遠;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義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辯,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讓必及敵;晉國有憂未嘗不戚2>,有慶未嘗不怡。襄公有疾,召頃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其行也文,能文則得天地。……且夫立無跛3>,正也;視無還4>,端也;聽無聳5>,成也;言無遠6>,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終也;慎,德之守也。守終純固,道正事信,明令德7>矣。慎成端正,德之相8>也。為晉休9>戚,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國何取10>!」〔注解〕(1)周:孫周(西元前586∼前558),晉襄公之曾孫,孫談之子,即晉悼公。欒書等弒厲公,迎之於周。公立,修功業,施德惠,多次與楚國爭奪鄭,而楚國不敢與之相爭。使魏絳和戎,戎人親附。十四年,使六卿會合諸侯伐秦,深入秦地,渡涇至棫林,因將帥不和而退。後晉國復霸。在位十五年卒,諡悼。(2)戚:通「慼」,悲哀、憂傷。(3)立無跛:站時雙腿並直不偏倚。跛,音ㄅ|ˋ,偏任、偏倚。(4)視無還:視時不會左顧右盼。還,音ㄏㄨㄢˊ,反復,指眼珠反復轉動。(5)聽無聳:聽時不豎起耳朵。(6)言無遠:言談只論切近之事,不騖遠。(7)明令德:通曉善良的品德。(8)相:音ㄒ|ㄤˋ,輔佐、幫助。(9)休:喜悅、快樂。(10)非國何取:指可以打敗任何一個國家。書證:01.《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顧雍》裴松之注引《吳書》:「徽曰:『正以明公與主將義固磐石,休戚共之,必欲知江表消息,是以及耳。』」 成語接龍

“休”字結尾的成語

喋喋不休

“休”字開頭的成語

休戚相關休戚與共休戚共之休慼是同

“之”字結尾的成語

不情之请的意思 成語: 休戚共之是什么意思?
姑妄言之一笑置之交臂失之度外置之刮目視之休戚共之倒屣迎之愛莫助之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休戚共之”分成的單字詳解:

休, 戚, 共, 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