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当皇帝小说 皇帝:此人要是無錯就貶官,徘徊不定就殺掉!大臣穩了一手,反成了宰相
皇帝:此人要是無錯就貶官,徘徊不定就殺掉!大臣穩了一手,反成了宰相 古來皇帝最忌功高蓋主,大多會幹出一些卸磨殺驢的事情,宋朝的趙匡胤、趙構,明朝的朱元璋皆是如此。然而歷史長河中,也有李世民這種另類。在
皇帝:此人要是無錯就貶官,徘徊不定就殺掉!大臣穩了一手,反成了宰相

古來皇帝最忌功高蓋主,大多會幹出一些卸磨殺驢的事情,宋朝的趙匡胤、趙構,明朝的朱元璋皆是如此。然而歷史長河中,也有李世民這種另類。在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登基上位,不僅沒有下手對付功臣,還接連重賞,並設下「凌煙閣」。凌煙閣宛如一個排行榜,讓功臣有了盼頭名留青史,因此不捨得造反。,李世民重賞群臣,但不代表他不忌憚臣子手中兵權。如徐懋功就是李世民頗有忌憚的一個,甚至到去世之前,李世民還特地做了布置。,徐懋功就是演義中經常出現的徐茂公,此人是李世民身邊最重要的名將、謀士,擊潰薛延陀、破東突厥、滅高句麗、平定磧北,各處關鍵戰局基本都有他的影子。按理來說,徐懋功是李世民的臣,在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爭奪皇位時,應該站在李世民一邊。然而事實上,徐懋功卻始終保持中立。,以上位者的角度來看,不幫忙就是有心偏向另一方,到了大權在握的時候是需要清理掉的。不過所幸李世民也非一般人,徐懋功雖然沒有明著幫他爭奪權力,但也沒有出格行為。武將一心保家衛國,不參與皇族鬥爭是好事,因此李世民後來並沒有清算,依舊讓其領兵出戰。,李世民倒是不擔心自己壓不壓得住徐懋功,但他去世之前,卻擔心李治沒法用好。晚年彌留之際,李世民特地叮囑李治,要是徐懋功無錯就直接貶官;徘徊不定就殺掉;但如果他對封賞、貶官都沒有意見,那麼就讓他擔任宰相。,李治上位之初開始試探徐懋功,而徐懋功的確言聽計從,因此成為當朝宰相。而李治之所以任命他,除了是之前李世民的建議,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平衡長孫無忌的勢力。因長孫家是母族,長孫無忌在李治上位之初不斷左右政務,因此李治扶持褚遂良、徐懋功兩人以平衡長孫家。,等到手中握有一定權柄之後,李治開始將武則天推上檯面,並強行將其冊立為皇后。長孫無忌、褚遂良希望李治收回命令,可惜不僅沒能成功,還導致兩人晚年落魄。褚遂良在封后1年多以後被貶,長孫無忌更是被找借口冤殺。三人之中唯有徐懋功以一句「此乃陛下家事,不合問外人」逃過一劫,依舊受李治重用。,長孫無忌、褚遂良、徐懋功三人做法誰對誰錯?徐懋功才應該是最正確的。臣子處理好手中事情就行,皇帝家事就不該多管。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毀掉的不僅是涉事的皇子,還有一些總在搖擺不定,想要站位「未來皇帝」的臣子。,有趣的是,徐懋功穩了一輩子,然而孫子李敬業卻毀了所有。李敬業因勤王謀逆新帝武則天,導致徐家這一族全都遭殃,不得不隱姓埋名逃亡外地躲藏。一直到了唐德宗李適時期,才有地方功臣聲稱是徐懋功後裔。,
很赞哦!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