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死前,给朱允炆三位能人,为什么没挡住朱棣叛乱?
明太祖朱元璋死前,给朱允炆三位能人,为什么没挡住朱棣叛乱?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能从一位贫农和乞丐,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肯定很深谋远虑。所以,朱元璋死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肯定是有自己道理的。
朱元璋曾经跟朱棣有过深入的交谈,他应该知道朱棣这个人是有反心的,那他为什么没有提前给朱允炆做好充分的考虑和防范呢?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其实以朱元璋的智慧和谋略,他肯定是知道燕王朱棣是有反心的,所以他临死前朱允炆留下了三位谋臣。今天就给大家讲下这个三个人。
第一个人,他就是方孝孺。方孝孺是明朝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和散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六岁就会写诗,绰号“小韩子”,他真可谓是一位人才。但是这个人他的性格有缺陷,他十分傲气,甚至有点固执。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而这个方孝孺以“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没错,方孝孺是可以为大明治理天下的,但是碰到了燕王朱棣他也奈何不了,毕竟他只是个书生,斗不过武将。
(朱允炆剧照)

第二个人,他就是齐泰,他为人十分正直,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被任命为“兵部左四郎”。但是他也跟方孝孺一样,是一个文人,并不会带兵打仗。有一次,朱元璋给他进行了一次面试,让他说出边境各位将领的名字,没想到齐泰很快就说出来了,并且毫无遗漏。之后朱元璋又问他地势如何,齐泰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本手册,虽然不能向第一次那样对答如流,可回答得也是很不错的。朱元璋看到后,感动不已,对他更加信任了。
第三个人,他就是黄子澄。黄子澄也是一书生。有一次,朱允炆问他,如果有人造反可怎么办?黄子澄淡然说道,各位诸侯的势力都比较小,如果他们敢公然造反的话,就发兵去见剿灭他们,一定会取胜。并且他还列举了“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朱允炆听完这些话后,内心非常坦然。
(明成祖朱棣剧照)
可以说,以上三个人都是朱元璋给朱允炆选的人才,但是他们为什么没能阻止燕王朱隶的造反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那三位虽然都是可造之材,但是他们都是文人,并不会打仗。所以当燕王朱棣举起大兵向京都造反时,建文帝又能奈他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