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男的走桃花运会倒霉 李世民如何三次拒絕飛到眼前的桃花運

火烧 2021-05-13 01:09:15 1040
李世民如何三次拒絕飛到眼前的桃花運 第二次桃花運,發生在貞觀二年。曾任隋朝通事舍人的鄭仁基有個十六七歲的女兒,「容色絕姝,當時莫及」。唐太宗李世民的賢內助皇后長孫氏得知消息後,想方設法找到了她,請求李

李世民如何三次拒絕飛到眼前的桃花運  

第二次桃花運,發生在貞觀二年。曾任隋朝通事舍人的鄭仁基有個十六七歲的女兒,「容色絕姝,當時莫及」。唐太宗李世民的賢內助皇后長孫氏得知消息後,想方設法找到了她,請求李世民將其納為嬪妃。李世民也同意了,頒詔聘為充華(嬪妃的一個級別)。

男的走桃花运会倒霉 李世民如何三次拒絕飛到眼前的桃花運

第三次桃花運,發生在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唐太宗親率大軍攻打高麗,高麗王高藏和莫離支蓋蘇文(大臣,名金)派遣使者,要獻給唐太宗李世民兩個高麗美女。

但凡翻閱過一點中國歷史書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桃花運,對於皇帝而言,簡直是家常便飯,盡可以隨意享用。即使有大臣反對,也完全可以拿「業已為之」「業已許之」為借口,不予采納。更何況,像第二次桃花運,有那麼多大臣(其中包括跟魏征齊名的諍臣王珪)都主張可以娶為妃嬪。但是,據《貞觀政要》記載,這三次桃花運,都叫李世民親手給了斷了。

第一次桃花運的了斷,跟黃門侍郞王珪有關。一天,唐太宗跟王珪談話時,指著已經成為自己嬪妃的廬江王寵姬,對王珪說:「廬江王無道,殺害了她的丈夫,把她占為己有。手段殘暴之極,怎麼可能不敗亡呢!」不料,李世民這一番原本不乏正義的感慨,卻被王珪抓了個破綻:你李世民已經知道霸占他人妻子是不對的,為甚麼自己卻做了同樣的事情呢?李世民畢竟是一代明君,聽了王珪引經據典的一大段說法,當時的反應是,「大悅,稱為至善」,馬上讓人把那美人送回她自己家去了(《貞觀政要》卷二《納諫第五》)。

第二次桃花運的了斷,跟魏征有關。魏征得知鄭仁基女兒已經許配給一戶姓陸的人家,立即跑到唐太宗面前,進行勸阻。眾所周知,魏征的勸阻總是義正詞嚴、危言聳聽的。自然,這一次也不例外,「陛下為人父母,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為心……」。總而言之,魏征認為,這事不符合為民父母之道,有虧聖德,是萬萬做不得的。一番話,說得李世民大驚失色。盡管左仆射房玄齡、中書令溫彥博、禮部尙書王珪、禦史大夫韋挺等一班大臣都認為「大禮旣行,不可中止」,陸家也上書否認跟鄭家曾有婚約。但是,最終李世民還是下了一道敕命,承認自己沒有充分了解情況,便頒詔納妃,是很不對的。同時,也批評了有關官員。就是說,終結了這一次桃花運(《貞觀政要》卷二《納諫第五》附《直諫》)。

第三次桃花運的了斷,跟他人無關。李世民當時就對高麗使節說:「朕憐憫這兩個女子從此遠離自己的父母兄弟,因為喜愛她們的美貌而傷她們的心,這樣的事我不幹。」當時就讓高麗使節把那兩個美女領回去了(《貞觀政要》卷八《貢賦第三十三》)。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屈指可數的一流皇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唐太宗恐怕是留下漂亮政治語錄最多的一位。說漂亮話容易,做漂亮事困難,拒絕人類本性所需的美事,更是難上加難,非常人所能做到。但是,唐太宗做到了。這不能不令人肅然起敬。

本文來源:愛歷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