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理备受打击 姜氏在歷史上備受打擊,為何後來,所有神仙卻都給姜太公讓位

火烧 2022-07-04 17:05:13 1048
姜氏在歷史上備受打擊,為何後來,所有神仙卻都給姜太公讓位 姜太公家族受到打擊,是從春秋時期「田氏代齊」開始的。雖然說,到了春秋末期,周天子早已沒有了權威,周禮的約束也已經名存實亡。「田氏代齊」這樣的事

姜氏在歷史上備受打擊,為何後來,所有神仙卻都給姜太公讓位  

心理备受打击 姜氏在歷史上備受打擊,為何後來,所有神仙卻都給姜太公讓位
姜太公家族受到打擊,是從春秋時期「田氏代齊」開始的。
雖然說,到了春秋末期,周天子早已沒有了權威,周禮的約束也已經名存實亡。「田氏代齊」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孤例,之前已經發生過很多。但是,田氏依然要為他的篡位,尋找理論根據。就是說,要從理論上證明,田氏是應該獲得齊國的國君之位的。
田氏之所以要這樣做,有兩個考慮:一是證明他不是奪位,他代替姜氏成為齊國的新國君,是理所當然的。二是讓別的人不能跟著他有樣學樣。不能說他田氏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取國君之位,其他人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推翻他,獲得國君之位。
田氏自己當然是沒有這個能力找證據的。於是,他設置了一個稷下學宮的機構。這個機構,網羅了來自全國各地及列國的精英人才。這些精英人才在這個學宮,有一件事是他們的中心工作。這件事就是為田氏繼位尋找理論根據。
要如何為田氏繼位尋找理論根據呢?
稷下學宮的學者們非常聰明,他們明白,中國是祖先崇拜。所以,要從祖先那裡找依據。於是,他們就找到了黃帝他們把黃帝塑造成整個中華民族的祖先。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把黃帝塑造成中華民族的祖先呢?因為黃帝的「黃」字,中間有個「田」字。也就是說,田氏其實是黃帝這個部落最核心的部位。黃帝成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那麼田氏就是祖先中的祖先。
(黃炎結盟)
稷下學宮的學者們,怎麼樣讓黃帝成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呢?
首先,黃帝本來是入侵者,炎帝才是當時的中原核心駐民,但在炎黃大戰中,黃帝打敗炎帝,成為一種符合正統的融合。再接著,黃帝部落(包括被征服的炎帝部落)打敗九黎部落,一統天下。
此後的帝嚳、顓頊、堯、舜、禹這五帝,都是黃帝的後代,後世的中華民族,也都成了黃帝的後代。
既然如此,田氏不就是從最正統的祖先那裡傳下來的嗎?他獲得國家,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炎帝部落姓「姜」。黃帝部落打敗炎帝部落成為正宗。但是到了西周初年的時候,姜氏得封齊國,這就相當於「竊取國柄」。現在田氏取代姜氏,自然就叫做「正本清源」,因而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黃帝像)
如果歷史上僅僅是田氏通過稷下學宮,確立了黃帝的正統地位,後世給改過來,卻也罷了。但問題是,漢朝的時候,司馬遷以及後來的漢儒們,又再一次強化黃帝的正統地位。他們從國家的「五德」之說,來證明漢朝替代秦朝的正確性。漢朝所代表的是「土德」,他們代替秦朝的「水德」,是合情合理的。而黃帝恰好也是「土德」。既然要確立漢朝的正統性,就必須要確立黃帝的正統性。 黃帝 的意義,又一次變得高高在上。
而倒霉的是,姜氏就再也沒有建立過國家,也就沒有機會,像田氏設立稷下學宮那樣,也設置一個什麼研究機構,來為自己正名。
直到許仲琳的《封神演義》出現。
許仲琳的《封神演義》,是一部神魔小說,但是,卻也是為自己家族翻案的書。為什麼說他是為自己家族翻案的書呢?
實際上,許仲琳的「許姓」,是從「姜姓」變過來的。當年,田氏代齊以後,姜氏的後裔流落各地,有些為了紀念自己的國家,改為姓「齊」。而有的則是為了避免被迫害,改成別的姓。「許姓」就是為了避免被迫害,改成別姓的。
也就是說,「許姓」實際上就是「姜姓」。
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通過西周替代商朝,是得到上天神仙幫助的,以此來證明西周建國是正當的,是理所當然的。
而西周之所以能夠建國,是因為得到了「姜氏」的輔佐。沒有「姜氏」,也就沒有西周。而「姜氏」之所以輔佐西周,也是得到上天安排的。
不僅如此,許仲琳在寫《封神演義》的時候,還把姜太公設計成那個「替天封神」的人(「封神」相當於得江山)。不僅如此,許仲琳還設置了一個關節,姜太公在封神的時候,把所有的人都封了神,包括那個認為他沒用的前妻,他也對她進行了封神,唯獨沒有給自己「封神」。這種情況,與當年姜氏為田氏做了嫁衣,何其相似!
所以,許仲琳就是想通過這個細節告訴天下人,雖然姜氏最終沒有被封神,但他是因為把神全部封給了別人才這樣的。或者說,雖然姜氏沒有獲得江山,但姜氏是把江山讓給了別人。因此,別人必須足夠尊敬姜太公,以及姜太公的後裔。
這也就是「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來歷吧。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神話史》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