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不善业 湘军将领中此人功勋卓著,只因太穷不善打点,落得个「 ”白身总督”
湘军将领中此人功勋卓著,只因太穷不善打点,落得个「 ”白身总督” 刘长佑是湘军最早的一批将领之一,曾国藩评价他「 ”勘乱才也……此老胸中甲兵,吾不能窥测。”正如曾国藩所言,刘长佑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自
湘军将领中此人功勋卓著,只因太穷不善打点,落得个「 ”白身总督”

刘长佑是湘军最早的一批将领之一,曾国藩评价他「 ”勘乱才也……此老胸中甲兵,吾不能窥测。”正如曾国藩所言,刘长佑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自江忠源庐州战死后,刘长佑接替了他的位置,此后从知府升为巡抚,再升为总督,不过刘长佑因对官场恶习向来排斥,最终被弹劾,也是湘军名将中结局最不好的一位。 刘长佑,湖南新宁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年轻时以拨贡的身份进京参加朝考。那时的曾国藩已是朝廷二品大员,担任阅卷大臣,他有心提拔家乡来的刘长佑,并事先索取刘长佑的楷书,打算记住他的字迹,以便在阅卷时能行个方便。 这种好事放在谁身上那都是求之不得,可偏偏刘长佑是个拧脾气,对于功名宁可直中取,也不可取中求。他一口便回绝了曾国藩的好意,这让曾侍郎似有热脸贴在冷屁股上的尴尬。 在科举道路上,刘长佑走的并不顺利,后来他与老乡江忠源回乡办理团练,并于咸丰二年(1852年)率军入广西与太平军作战,此后转战湖北、江西、安徽。江忠源战死庐州后,刘长佑奉湖南巡抚骆秉章之命出任知府,后升道员。 咸丰九年,石达开所部进入湖南,在永州、柳州展开了激战并最终攻占了柳州,此后刘长佑升广西按察使、布政使,不久又实授广西巡抚。同治元年,刘长佑擢升两江总督,不久又调任直隶总督,与鲁西北的农民军作战。因在同治六年时镇压农民军不利,被降级留任。 四年后,刘长佑再次被起用升任为云贵总督,与著名将领冯子材一起肃清了云南边境的匪患。刘长佑担任云贵总督时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时任云南巡抚岑毓英也算是一个军界奇才,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肃清了全省的造反军,但是他对刘长佑十分崇敬,便提出要与刘长佑结为儿女亲家。 总督、巡抚结为儿女亲家本是好事,但是刘长佑认为自己的儿子已经去世,且女儿也已出嫁,无法与岑毓庆结下秦晋之好。可是岑毓庆却一心要结下这个亲,非要把女儿嫁给他的孙子。这样一来,无疑就乱了辈分,刘长佑觉得不太合适。可岑毓庆却说:「 ”哪有何妨?在下尊刘公为长辈,那是在下的荣幸。”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长佑不得不答应下来。 岑毓庆后来评价刘长佑说:「 ”刘公官至一品,而终身不二色(没讨小老婆),可谓伟丈夫。”刘长佑晚年退休后,没积下钱财,岑毓庆送给他一千两银子,非要将他乘坐过的轿子交给自己后世子孙收藏,以表对刘总督的景仰。 刘长佑历任封疆多年,除了显赫的战功以外还得了一个「 ”白身总督”的称号。刘长佑晚年任云贵总督时,因为身体每况愈下,接连上疏请求退休,朝廷都不予批准。最后,他请求觐见皇上,朝廷这才准许他离任进京。 抵达京城后,两宫太后殷勤慰劳,当时他因云南报销费用的案子遭到朝臣的弹劾,但慈禧对此只字未提,信任依旧。可是刘长佑从京城回家的路上,却忽然接到了圣旨将其官降二级。 对此,刘长佑并不感到意外,按清代惯例,封疆大吏进京是要到各衙门烧香拜佛的,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军机大臣以及内廷的太监都需要打点。可是刘长佑在京城中居住了几个月,因为没钱所以就免了这个程序,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会有人给他穿小鞋。果然,他离京不久,便遭到了弹劾。 在那个时期,湘军的主要将领以及封疆大吏都会得到朝廷的赏赐,或加宫保衔,或赏赐黄马褂,又或是赏紫禁城骑马等荣誉,但刘长佑无钱运作内廷,这些荣誉他一样也没得到,所以到头来落得一身干净,因此也就有了「 ”白身总督”这个称号。
很赞哦!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