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担架型号 抗战期间哪位开国元帅曾连续三年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抗战期间哪位开国元帅曾连续三年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核心提示:此时,罗荣桓已经不能行走,更不能骑马,一一五师的六八六团派出了担架队,他就躺在担架上指挥对敌斗争。担架成了他的指挥部。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很多重
抗战期间哪位开国元帅曾连续三年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核心提示:此时,罗荣桓已经不能行走,更不能骑马,一一五师的六八六团派出了担架队,他就躺在担架上指挥对敌斗争。担架成了他的指挥部。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很多重要军事会议在他担架旁召开,许多战斗命令是他从担架上发出的。 原题:哪位开国元帅曾在担架上指挥抗战?连外国医生都被感动哭了 他是十大元帅之一,自1927年跟上md参加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他这个人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是唯一与md一生共事的元帅;他去世后,md为他写下了唯一一首悼念战友的诗,“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他就是开国元帅罗荣桓。 罗荣桓,原名罗慎镇,1902年11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从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协均中学和青岛大学读书,后跟随md参加秋收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纵观罗荣桓辉煌的一生,笔者发现,他同山东抗日战场是密不可分的。自1939年3月1日抱病率部踏进山东抗日战场开始,他共在山东战斗生活了2400多个日日夜夜。在这段时间内,罗荣桓呕心沥血,使山东的抗日武装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成为全国抗日战场上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山东战斗生活的这段时间里,罗荣桓有将近3年的时间是抱着重病甚至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鉴于当时山东的严峻形势,md亲自找罗荣桓谈话,希望他率部进入山东。罗荣桓二话没说,就与一一五师代理师长陈光率师部及第343旅第686团由晋西向山东挺进,于1939年3月初到达山东省鄄城、郓城地区。 “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正如md所言,罗荣桓率部进入抗日战场后,依靠自己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娴熟自如地运用“插、争、挤、打、统、反”六字方针,指挥一一五师在樊坝战斗、陆房战斗、梁山战斗、留田突围等一系列战斗中,披荆斩棘,所向披靡,频创佳绩。不但开辟了鲁西、鲁南等抗日根据地,并与华中、湖西、鲁中、鲁东南根据地建立了联系通道,打开了山东抗战的新局面,极大地鼓舞了山东抗日军民的士气。 然而,就在罗荣桓率领齐鲁儿女奋勇抗击日军之际,1942年冬,他却因操劳过度,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腰部酸痛,频频尿血。 彼时,集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第一一五师政委兼代师长于一身的罗荣桓觉得大敌当前,形势紧迫,绝不是自己养病歇息的时机,就强忍病痛,毅然挑起了全权负责山东境内党政军民工作的重担。 罗荣桓每天照常批阅文电,主持召开会议。此时,罗荣桓已经不能行走,更不能骑马,一一五师的六八六团派出了担架队,他就躺在担架上指挥对敌斗争。担架成了他的指挥部。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很多重要军事会议在他担架旁召开,许多战斗命令是他从担架上发出的。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知道罗荣桓的病情后,很是担心,建议罗荣桓到新四军治病。因为新四军中有一位奥地利泌尿科专家,名字叫罗生特,是一位医术高明的白求恩式的大夫。中央很快批准了陈毅的建议。 罗荣桓在夫人林月琴和一一五师卫生部长谷广善等人的陪同下,于4月初出发,5月28日到达新四军总部。经罗生特全面检查,发现罗荣桓的两肾都有病变。因为没有X光机,不能确诊,只能采取保守治疗。当时罗荣桓对夫人林月琴说:我要争取再活五年,打败日寇,死也瞑目了。 可蒋介石偏偏不让罗荣桓好好在新四军军部静养。6月,蒋介石命令其嫡系李仙洲部入鲁。如果让李仙洲顺利达成目的,极可能造成今后开展抗日斗争更大的困难。罗荣桓坐不住了,决定立即回山东并于6月20日踏上了归程。回到山东后,罗荣桓全身心投入斗争中去:礼送于学忠出鲁,成功制止李仙洲入鲁的反共逆流,使山东战局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此举得到了md的大力赞扬。 罗荣桓返回山东后,陈毅一直放心不下他的病。1943年秋后,陈毅专门委派罗生特到山东继续为罗荣桓治病。当罗生特为他检查完病情后,强烈建议罗荣桓 “每日至少休息5小时。”但罗荣桓以“我们民族正处在空前的苦难之中,人民和战士都在浴血奋战。我是他们的领导,在他们流血牺牲的时候,我怎能躺在医院里”为由婉拒了罗生特的要求。 据说,当时,罗生特被罗荣桓那种舍身忘己、鞠躬尽瘁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他含着眼泪称,“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由于蒋、日、伪合流,山东的日伪军拒绝向八路军投降。“不投降就消灭它!”罗荣桓将山东军区部队统一组成5路,分别向日伪军展开反攻。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反攻,46座县城被解放,攻克烟台、威海等6个重要港口,占领火车站35处,歼灭了驻守这些城市并拒绝投降的日伪军6万余人。 到1945年10月,山东的正规部队已发展到27万人,约占当时我党领导的军队总数的22%,地方武装也发展到50万人,使山东成为我党我军的一个主要战略基地。“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现在)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以后)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当时,md对山东的战局发展十分满意。 1945年10月24日,重病缠身的罗荣桓惜别了为之奋斗近7年的齐鲁大地,率领7万大军奉命踏上了前往东北的征途,在白山黑水间,继续书写他的人生辉煌。(河南说河南原创历史文章,剽窃必究。)
很赞哦!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