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骗多少画 當年以17萬「騙畫」,轉手賣了8736萬的鑒寶專家劉岩,後來咋樣了?
當年以17萬「騙畫」,轉手賣了8736萬的鑒寶專家劉岩,後來咋樣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亂世黃金,盛世收藏」。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收藏品進入人們的視野。為了幫助大家

當年以17萬「騙畫」,轉手賣了8736萬的鑒寶專家劉岩,後來咋樣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亂世黃金,盛世收藏」。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收藏品進入人們的視野。為了幫助大家鑒定手中藏品的真偽,很多電視台都推出了鑒寶節目。比如浙江衛視的《鑒寶》、央視出品的《一錘定音》、河南衛視的《華豫之門》等,都是相似題材的欄目。很多收藏者為了弄清自己手中藏品的價值,都心懷忐忑地走上了鑒寶節目。按理說,參與鑒寶的專家應該都是德高望重之輩,但在《華豫之門》這檔欄目中,有位專家卻扯上了法律官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2009年9月,河南鄭州市民朱雲帶著家傳的《嵩陽漢柏圖》來到了河南衛視《華豫之門》的鑒寶節目。據朱雲介紹,在活動現場,專家劉岩看到《嵩陽漢柏圖》時,要求他晚上到賓館面談。在賓館,劉岩對朱雲說:「這幅畫不是乾隆的真跡,也就值個3萬塊錢。我倒是認識一些收藏家,如果賣給他們,你還能多要個三五萬。」
出於對專家的信任,朱雲心裡也很沮喪。如果真的在節目中被鑒定為贗品,那這幅畫就一文不值了,還不如趁現在賣出去。於是,朱雲放棄了鑒寶,同意劉岩找人買畫。同年10月21日,劉岩帶來了一位姓程的買家,最終在他的撮合下,程姓買家以17萬元的價格買走了乾隆御筆的《嵩陽漢柏圖》。
原本此事已經告一段落,但在2011年6月,朱雲在看電視時發現,自己出手的《嵩陽漢柏圖》,在2010年12月,北京保利公司拍出了8736萬的天價。直到此時,朱雲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專家劉岩和程姓買家聯手騙了。憤怒的他將劉岩和程姓買家告上了法庭。
對於朱雲的說法,專家劉岩予以了否認。他說:「當時的成交價都是雙方認可的,整個交易和我沒有任何關係。而且在當前的藝術品市場上,《嵩陽漢柏圖》這類題材同樣的畫會有若干件,這幅畫是否是贗品,不能輕易下結論。在交易時,我沒有說是真跡,也沒有說是假的。」記者問劉岩:「為何這幅畫後期會拍出8000多萬的天價呢?」劉岩表示,這只是買家程某的炒作手段而已,花錢提高這幅畫的知名度,自己賣給自己,左手倒右手。
當記者聯繫買家程某時,他以不方便接受採訪為由,掛斷了電話。而更為狗血的是,這位鑒寶專家「劉岩」,居然是盜用了另一位文物專家劉岩的身份。劉岩A稱,3年前他就托律師打過電話,要求這位鑒寶「專家」停止盜用自己的身份,但劉岩B並未理會。劉岩B聲稱,對方百分之百沒有找過自己。至於這件案子,朱雲因為證據不足,所以被判敗訴。而劉岩B在此事後則移居香港,似乎對他並沒有太大影響。
很赞哦! (1045)